方劑組成解釋
保胎無憂散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血:熟地黃為滋陰補血要藥,能滋養腎陰,補益心血,對於孕婦因懷孕而耗損的陰血,有很好的補充和調節作用,能幫助穩定胎兒,預防流產。
- 固攝胎氣:熟地黃性溫潤,能補益腎氣,固攝胎氣,對於孕婦因腎氣不足而導致的胎動不安、滑胎等現象,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確保胎兒在母體內安全成長。
保胎無憂散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其固腎澀精、補益肝腎的功效。
山茱萸味酸澀,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斂汗止瀉之效。孕期女性腎氣虛弱,容易出現胎動不安、腰痠腿軟、小便頻多等症狀。山茱萸能補腎固精,加強腎氣,穩定胎兒,預防流產,有效改善孕期常見不適。
此外,山茱萸還具有益肝血、養肝陰之效,對於孕期肝血不足、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有助於維持母體健康,保障胎兒安全。
保胎無憂散中加入益母草,看似矛盾,實則有其深意。
益母草性味苦寒,具活血化瘀、涼血止血之效,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產後惡露不盡等症。
在保胎方面,益母草的作用並非直接保胎,而是針對孕期常見的瘀血阻滯所致的胎動不安、小腹疼痛等症。
透過益母草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子宮血液流通,進而達到穩定胎兒,預防流產的效果。
因此,保胎無憂散中加入益母草,並非直接保胎,而是針對孕期可能出現的瘀血問題,起到預防和緩解的作用。
保胎無憂散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安胎止孕: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止孕的功效。懷孕期間,孕婦體質多偏虛弱,容易受外邪侵襲,導致胎動不安、孕婦腹痛等情況。黃芩能清熱解毒,去除外邪,進而安胎止孕,確保母子平安。
- 疏肝理氣,調和氣血:黃芩能疏肝理氣,調和氣血,對於懷孕期間常見的肝氣鬱結、氣血不暢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這有利於孕婦保持身心舒暢,促進胎兒健康成長。
保胎無憂散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潤肺,安胎止嘔: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養胃生津的功效。孕婦懷孕期間,容易出現燥熱、心煩、嘔吐等症狀,麥門冬可以滋陰降火,安胎止嘔,緩解孕婦的不適。
- 養心安神,穩定胎氣:麥門冬可以養心安神,使孕婦心神安定,避免因情緒波動而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同時,麥門冬還能滋養肺氣,有助於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
保胎無憂散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涼血,安胎止孕: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生津、養血安胎之功效。孕婦懷孕期間,容易出現陰虛火旺、血熱妄行的情況,導致胎動不安、胎漏下血等。生地黃可以滋陰降火,涼血止血,從根本上解決孕婦陰虛血熱,從而達到安胎止孕的目的。
- 補腎益精,固本培元:生地黃兼具補腎益精之效。孕婦腎虛氣弱,容易出現腰痠乏力、胎兒發育不良等症狀。生地黃可以補腎益精,固本培元,增強母體的抵抗力和生育能力,有利於胎兒的健康成長。
保胎無憂散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滋陰,安胎止孕: 阿膠具有補血滋陰、養血生精的功效,能改善孕婦血虛、氣虛等體質,有助於胎兒的穩定成長。
- 固腎安胎,減少滑胎: 阿膠能補腎固精,增強腎臟功能,避免腎虛所致的滑胎。此外,阿膠也有潤腸通便的功效,能緩解孕期便祕,減少腹痛,有助於胎兒穩定。
保胎無憂散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固腎止嘔:五味子性酸收斂,入肺、腎經,具有固腎氣、止嘔逆之功效。孕婦常有腎氣虛弱、脾胃不和,導致嘔吐的症狀,五味子能補腎固精,緩解嘔吐,有助於安胎。
- 滋陰養心:五味子味酸甘,入心經,能滋陰養心,安神定志。孕婦常有心悸、失眠等症狀,五味子能滋養心血,安撫心神,有助於孕婦保持身心穩定,有利於胎兒的健康成長。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保胎無憂散」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以上古籍文獻對「保胎無憂散」的記載,可歸納出此方劑主要用於以下幾方面:
1. 安胎固胎:
- 《胎產秘書》 指出此方用於「漏胎」的狀況,連續服用數劑可達到保胎效果,並強調一日兩帖更佳。
- 《良朋彙集經驗神方》 說明此方用於「素有產難之患」的孕婦,於懷孕後期服用,能確保母子平安,不受驚嚇。
- 《評註產科心法》 中提到,孕婦在胎兒足月但尚未臨產時,若出現腹痛等先兆,服用此方可安胎,並可能延後生產時間。
從上述文獻可知,「保胎無憂散」具有安胎、預防早產的功效。針對有流產傾向或易於早產的孕婦,能起到穩固胎元的作用。
2. 促進順產:
- 《評註產科心法》 記載,此方於臨產前服用,可使生產更為順利,並能預防產後併發症。
- 《評註產科心法》 亦指出,若孕婦足月但尚未出現產兆,服用此方能促進順利生產。
此方能幫助孕婦順利分娩,且在分娩過程中可減少產後病痛,具促進順產之效。
3. 調理氣血、緩解產前不適:
- 《醫醫病書》 反對盲目使用活血藥物,認為會擾動氣血,同時也提到市面上以當歸、川芎為主的「保胎無憂散」亦需慎用。
- 《評註產科心法》 中提及此方,指出此方除安胎,亦可緩解產前不適,使孕婦能以平和的心態迎接生產。
從方劑組成來看,「保胎無憂散」具有調和氣血、疏通經絡、緩和產前緊張的作用。儘管《醫醫病書》提出警示,但此方在合理運用下,的確能緩解孕期不適。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推斷「保胎無憂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 益氣養血,固本安胎: 方中藥材如黃耆、當歸等具有益氣養血的功效,能增強母體的氣血,為胎兒的發育提供充足的營養,並穩固胎元,防止流產。
- 疏肝理氣,調和氣機: 厚朴、枳殼等藥材可疏理肝氣,調暢氣機,使氣血運行順暢,有利於胎兒的正常發育,並促進產程的順利進行。
-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方中部分藥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母體血液循環,改善子宮的供血,同時亦能緩解因氣血不暢所引起的產前不適,以利生產。
- 補腎固胎,溫陽散寒: 部分藥材具補腎固胎之效,能從根本上增強母體體質,防止因腎氣不足導致的胎動不安,並且可幫助溫散寒邪。
總結:
「保胎無憂散」是古代醫家針對妊娠期婦女所創制的方劑,具有安胎、促產、緩解產前不適等多重功效。此方以益氣養血、疏肝理氣、調和氣機為主要治療原則,達到固本安胎、促進順產的目的。然而,使用此方仍須謹慎,需根據孕婦個體情況辨證施治。
傳統服藥法
大熟地5錢,山萸肉2錢5分,益母草1錢,條黃芩5分,麥冬2錢5分,生地1錢5分,阿膠1錢,北五味1分。
從受胎2個月服起,每日1劑,服50劑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保胎無憂散有固胎安胎的功效,但是孕婦在服用前,最好諮詢醫生,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相同名稱方劑
保胎無憂散, 出處:《達生編》卷下。 組成:大熟地5錢,山萸肉2錢5分,益母草1錢,條黃芩5分,麥冬2錢5分,生地1錢5分,阿膠1錢,北五味1分。 主治:小産諸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