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胡瀉肝除熱湯

QIAN HU XIE GAN CHU R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肺經 15%
胃經 13%
腎經 11%
心經 11%
脾經 9%
膽經 6%
膀胱經 4%
大腸經 2%
三焦經 2%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肝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膽經
膀胱經
大腸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前胡瀉肝除熱湯」中的「前胡」,是因其具有疏散風熱、清利肝膽之效。

前胡味辛、苦,性微寒,入肺、肝經。其藥性善於疏散風熱,對於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頭痛、咳嗽、咽痛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此外,前胡還能清利肝膽,對於肝氣鬱結、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脅肋脹痛、口苦咽乾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前胡」在「前胡瀉肝除熱湯」中起到疏散風熱、清利肝膽的關鍵作用,並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風熱犯肺、肝火上炎等病症的效果。

前胡瀉肝除熱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助藥力: 前胡性寒,善於清泄肝膽之熱,但容易傷脾胃陽氣。乾薑性溫,可溫中散寒,有助於緩解前胡的寒性,避免傷脾胃,並促進藥物更好地發揮清熱瀉肝的作用。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方中其他藥物如黃芩、梔子等多屬寒涼之品,若單用寒涼藥,容易傷脾胃,影響療效。乾薑的加入,可與寒涼藥物相配伍,起到調和藥性、協調藥效的作用,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清熱瀉肝、涼血止血的作用。

「前胡瀉肝除熱湯」中加入「大青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大青葉性寒,味苦,歸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之效。對於肝經熱盛,所致的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皮膚發疹等症狀,大青葉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熱毒,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
  2. 瀉肝火:前胡瀉肝除熱湯主要針對肝經濕熱證,大青葉的清熱解毒之性,能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瀉肝火,清熱濕,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前胡瀉肝除熱湯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助前胡散寒止痛: 前胡善於疏散肝經之熱,但其寒性偏涼,單用恐傷脾胃。細辛性溫,辛散溫通,可助前胡散寒止痛,並溫煦脾胃,避免寒涼之弊。
  2. 配合香附疏肝解鬱: 方中香附善於疏肝解鬱,而細辛亦具有行氣解鬱之效,與香附相輔相成,共同達到疏肝解鬱、散寒止痛的效果。

綜上所述,細辛的加入,既可增強前胡散寒止痛之功,又可配合香附疏肝解鬱,使全方功效更加完善。

「前胡瀉肝除熱湯」中加入「秦皮」的原因主要有二:

  1. 清熱燥濕,涼血止癢:秦皮性寒,味苦,歸肺、肝、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涼血止癢之效。此方用於治療肝膽濕熱、熱毒蘊結所致的各種症狀,而秦皮能清熱燥濕,解毒止癢,有助於清除肝膽濕熱,減輕症狀。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秦皮與方中其他藥材如前胡、柴胡、梔子等,共同發揮清熱瀉火、疏肝利膽、解毒止癢的功效,達到協同作用,提高療效。

[前胡瀉肝除熱湯]中包含[決明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肝瀉火: 決明子性寒,味甘苦,入肝經,具有清肝瀉火、明目退翳的功效。本方以前胡、柴胡疏肝解鬱,清熱利濕,而決明子則進一步清瀉肝火,使肝火下降,達到清熱除濕、疏肝解鬱的效果。
  2. 利水通便: 決明子兼具利水通便的作用。本方中,前胡、柴胡等藥材可利水消腫,而決明子則可促進腸道蠕動,使濕熱之邪隨大小便排出體外,達到清熱利濕、通便的效果。

前胡瀉肝除熱湯中加入梔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梔子味苦性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此方以前胡、柴胡疏肝解鬱,但若肝火旺盛,則需佐以梔子清熱瀉火,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2. 降肝火,利膽汁:梔子可清瀉肝膽之火,並促進膽汁分泌,有助於肝膽氣機疏泄,緩解肝鬱化火所致的黃疸、目赤等症狀。因此,於方中加入梔子,可增強其疏肝利膽,清熱解毒之效。

前胡瀉肝除熱湯中加入淡竹葉,主要是為了增強清熱利濕、瀉火解毒的效果。

淡竹葉性寒,味甘淡,入心、胃經,具有清熱除煩、利尿解毒的功效。其清熱作用較為平和,不燥烈,能有效地緩解肝火上炎、心煩口渴等症狀。

此外,淡竹葉還能利尿排泄,幫助機體排除體內毒素,進一步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因此,前胡瀉肝除熱湯中加入淡竹葉,不僅能增強清熱瀉火之力,更能提高藥效,使療效更顯著。

前胡瀉肝除熱湯中加入車前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車前子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前胡瀉肝除熱湯主要針對肝膽濕熱所致之症狀,而濕熱常伴隨小便不利。車前子能利水通淋,將體內濕熱之邪排出,有助於緩解濕熱症狀。
  2. 清熱解毒: 車前子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能清泄肝膽濕熱,與方中其他藥物如前胡、梔子等共同作用,達到清熱瀉火、解毒除濕之目的,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前胡瀉肝除熱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石膏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方中前胡、柴胡等藥材疏肝解鬱,但若肝火熾盛,則難以完全疏泄。石膏的加入,可有效清泄肝火,避免鬱火內攻,加強疏肝解鬱的效果。
  2. 配合前胡等藥材,清熱利濕: 前胡、柴胡等藥材擅長疏肝解鬱,但對於肝火上炎所致的濕熱症狀,則需要石膏等清熱藥材的配合,以達到清熱利濕的目的。石膏與前胡、柴胡等藥材相配,可有效清熱利濕,改善患者的發熱、口渴、尿赤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前胡瀉肝除熱湯」,由前胡、乾薑、大青葉、細辛、秦皮、決明子、梔子、淡竹葉、車前子、石膏等10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肝明目的功效,主治肝臟勞累,導致虛熱上火,雙眼通紅發炎,閉合困難,無法睜開,心中煩悶,鬱悶難耐,體內熱氣蒸騰,胸膛裡像火燒一樣灼熱。

1. 車前子

性寒涼、味甘,歸腎、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

2. 大青葉

性寒味苦,歸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平肝息風等功效。

3. 淡竹葉

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

4. 乾薑

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5. 決明子

性微寒、味甘苦,歸肝、腎、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開竅、清熱利尿、通便、利水消腫、清肝明目、散風熱、清熱解毒等多種功效。

6. 前胡

性微溫、味苦,歸肺、肝經。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

7. 石膏

性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8. 細辛

性溫、味辛,歸肺、膀胱經。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9. 梔子

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燥濕、清熱瀉火、止咳平喘、止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

10. 秦皮

性微寒、味苦,歸肝、肺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止咳平喘、止瀉、活血化瘀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前胡瀉肝除熱湯」,以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肝明目為主要功效,由前胡、乾薑、大青葉、細辛、秦皮、決明子、梔子、淡竹葉、車前子、石膏等10味中藥組成,適用於肝臟勞累,導致虛熱上火,雙眼通紅發炎,閉合困難,無法睜開,心中煩悶,鬱悶難耐,體內熱氣蒸騰,胸膛裡像火燒一樣灼熱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前胡1兩,乾薑1兩,大青1兩,細辛1兩,秦皮1兩,決明子1兩,梔子仁子1兩,淡竹葉(切)1升,車前子(切)1升,石膏8兩(碎,綿裹)。須利,加芒消3兩。
上切。
以水1鬥,煮取3升,去滓,平旦分為3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瀉火、明目退翳的功效,適合肝勞虛熱、兩目為赤、閉塞不開、煩悶宛轉、熱氣,胸裏炎炎等症狀。但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

相同名稱方劑


前胡瀉肝除熱湯, 出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組成:前胡1兩,乾薑1兩,大青1兩,細辛1兩,秦皮1兩,決明子1兩,梔子仁子1兩,淡竹葉(切)1升,車前子(切)1升,石膏8兩(碎,綿裹)。 主治:肝勞虛熱,兩目爲赤,閉塞不開,煩悶宛轉,熱氣,胸裏炎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