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口地黃散

SHU KOU DI HUA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肝經 21%
心經 14%
胃經 14%
脾經 7%
膽經 7%
大腸經 7%
肺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漱口地黃散

漱口地黃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黃芩、甘草、荊芥和薄荷。它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涼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瘡、牙齦出血、扁桃體炎等症狀。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薄荷性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薄荷發汗解表疏散風邪,清利咽喉透達表邪;止血化瘀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血管張力;降氣疏風散寒宣肺利咽清熱解毒使氣機暢通調和氣機平衡;透疹擴張皮膚毛細血管促進汗腺分泌抑制病原微生物;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清涼疏風散熱抑制細菌和病毒生長促進分泌物排出減少泡沫痰形成改善咽喉腫痛等不適。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漱口地黃散的組成使諸藥相伍共奏清熱解毒、瀉火涼血、消腫止痛之功。其中,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薄荷清利咽喉,疏風散熱;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涼血、消腫止痛之效。

漱口地黃散主要用於治療以下幾種疾病:

  1. **咽喉腫痛:**本方可清熱解毒,瀉火涼血,消腫止痛,適用於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等症。
  2. **口瘡:**本方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適用於口瘡、口腔潰瘍等症。
  3. **牙齦出血:**本方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適用於牙齦出血、牙周炎等症。
  4. **扁桃體炎:**本方可清熱解毒,瀉火涼血,消腫止痛,適用於扁桃體炎、扁桃體化膿等症。

漱口地黃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涼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瘡、牙齦出血、扁桃體炎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黃芩8兩,甘草(生)2兩半,荊芥穗1兩,薄荷葉1兩。
上為細末。
每用2錢,水1盞,入薄荷少許,煎3兩沸,去滓,熱漱冷吐,不拘時候。
本方名漱口地黃散,但方中無地黃,疑脫。

方劑組成解釋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甘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
  • 荊芥:疏風解表,透疹。
  • 薄荷:疏風清熱,利咽開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咽喉痛舌頭腫大

相同名稱方劑


漱口地黃散, 出處:《禦藥院方》卷九。 組成:黃芩8兩,甘草(生)2兩半,荊芥穗1兩,薄荷葉1兩。 主治:脾熱、風熱上攻,咽喉腫痛生瘡,閉塞不通,或舌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