蓯蓉補虛益氣方

CONG RONG BU XU YI QI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九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8%
肝經 17%
脾經 16%
肺經 12%
心經 8%
大腸經 4%
胃經 4%
腎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包含肉蓯蓉,主要源於其補腎壯陽、潤腸通便的功效。

肉蓯蓉為補腎要藥,能溫腎壯陽,益精填髓,適合腎虛陽痿、腰膝酸軟、耳鳴遺精等症。其潤腸通便的功效則能緩解因腎虛所致的便祕,有助於改善腸胃功能,增強體質。

因此,蓯蓉補虛益氣方選用肉蓯蓉,正是基於其補腎益氣、潤腸通便的雙重功效,以達治療虛弱疲乏、腎虛便祕等症的目的。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脾益氣: 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養肺、固腎益精之功效。蓯蓉補虛益氣方主要用於治療氣虛乏力、面色萎黃、食少便溏、腰膝痠軟等症狀,而山藥的補脾益氣作用正好可以改善這些症狀,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 滋陰潤燥: 山藥還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以緩解蓯蓉滋補過度可能導致的燥熱之症。蓯蓉性溫,補益之力強,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燥熱,而山藥的滋陰潤燥作用可以平衡蓯蓉的燥性,使藥效更溫和,更適合長期服用。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其安神益智、開竅醒神的功效

遠志性味苦辛溫,入心、肺、腎經,具有解鬱安神、開竅醒神、益智通竅之效。蓯蓉補虛益氣方旨在補虛益氣、固本培元,而遠志的安神益智功效可以緩解因虛弱導致的神疲乏力、心神不寧、記憶力減退等症狀,與方劑整體的補益作用相輔相成,有助於提高療效。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加入蛇牀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補腎壯陽,益氣固精:蛇牀子性溫,味辛,入腎、膀胱經,具有溫腎壯陽、固精止遺的功效,可改善蓯蓉補虛益氣方中益氣補腎的效果,尤其適用於腎虛陽痿、遺精滑精等症。

二、祛風除濕,止癢消腫:蛇牀子亦能祛風除濕、止癢消腫,對於因腎虛濕氣導致的皮膚瘙癢、濕疹等症,可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因此,蛇牀子的加入,既能提升方劑的補腎益氣功效,又能針對性地治療相關病症,使方劑的療效更加全面。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加入「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精,助蓯蓉補虛:菟絲子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固精縮尿的功效。與蓯蓉一同使用,可增強補腎益氣的效果,更能有效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乏力疲倦等症狀。
  2.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蓯蓉性溫,偏於滋陰補血,而菟絲子則偏於溫陽補腎,兩者搭配使用,可以起到陰陽互補、溫陽益腎的效果,使補虛益氣的功效更加全面,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加入五味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固腎氣,助蓯蓉益精血: 五味子味酸甘,入肺、腎經,有收斂固澀之效,能固腎氣、補腎精,與蓯蓉補腎益精的功效相輔相成,使益精血之效更顯著,並防止補益過度而耗散。

二、 調和脾胃,增強吸收: 五味子能生津止渴,益氣生津,並能健脾胃,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有助於蓯蓉藥效的發揮,使補益之物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達到更好的補虛益氣效果。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包含山茱萸,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腎固精: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之效。蓯蓉補虛益氣方以補腎益氣為目的,山茱萸可輔助補腎固精,增強方劑的整體效用。

二、 溫陽助陽:山茱萸性溫,可溫腎陽、助陽氣,對於陽虛體質者,可起到溫補腎陽的作用,配合蓯蓉等補益藥物,可更有效地改善虛損、陽虛之症。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不應包含「天雄」。

「天雄」為川烏頭的塊根,具有毒性,其藥性峻烈,主要用於溫經散寒、止痛等。而「蓯蓉補虛益氣方」主治虛弱症狀,以補虛益氣為目的,其組成藥材多偏溫補性質。

使用「天雄」會增加藥方毒性,且其寒涼性質與補虛益氣的藥性相違背,會導致藥效減弱,甚至可能產生不良反應,故不應將其列入方劑之中。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加入巴戟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益精填髓: 巴戟天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之效。蓯蓉補虛益氣方以補益氣血、固本培元為目的,而巴戟天可補腎氣,提升元氣,與方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更佳的補虛益氣效果。
  2. 溫腎助陽,溫脾暖胃: 巴戟天性溫,有助於溫腎助陽,並可溫脾暖胃,對於脾腎虛寒導致的虛弱症狀,如腰膝酸軟、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等,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主治功效


蓯蓉補虛益氣方:

蓯蓉補虛益氣方,又稱為肉蓯蓉合劑,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五臟虛弱、陰痹、陰下濕癢、或生瘡、莖中痛、小便餘瀝、四肢虛極、陽氣絕、陽脈傷等症狀。

組成:

肉蓯蓉,山藥,遠志,蛇牀子,菟蕬子,五味子,山茱萸,天雄,巴戟天

方劑組成介紹:

  • 肉蓯蓉:

肉蓯蓉是一種傳統中藥,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可治療腎陽虛衰,精血不足所引起的陽痿、遺精、白濁、尿頻餘瀝、腰痛腳弱、耳鳴目花,以及月經衍期、宮寒不孕、腸燥便祕等症狀。肉蓯蓉還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改善貧血、促進血液循環、強壯筋骨等功效。

  • 山藥: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 山茱萸: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

  • 蛇牀子:

蛇牀子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止癢、祛風除濕、驅蟲殺蟲、壯陽活絡止痛、燥濕等功效。

  • 菟蕬子:

菟蕬子是一種具有多種藥理作用的中藥材,包括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等。

  • 五味子: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 遠志: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 巴戟天:

巴戟天,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

主治功效:

  • 五臟虛弱:身體虛弱,機能低下。
  • 陰痹:陰部不適、疼痛。
  • 陰下濕癢:陰部潮濕瘙癢。
  • 或生瘡:陰部出現瘡癤。
  • 莖中痛:陰莖疼痛。
  • 小便餘瀝:小便排泄不盡,總有尿意。
  • 四肢虛極:四肢無力,極度虛弱。
  • 陽氣絕:陽氣衰竭,身體機能衰退。
  • 陽脈傷:陽脈受損,影響身體機能。

總結:

蓯蓉補虛益氣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澀精止遺、補氣、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等功效。可治療五臟虛弱、陰痹、陰下濕癢、或生瘡、莖中痛、小便餘瀝、四肢虛極、陽氣絕、陽脈傷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補益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骨質疏鬆症陰囊搔癢排尿後有殘尿感陰莖疼痛搔癢睪丸疼痛腫脹膝部腫大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蓯蓉補虛益氣方, 出處:《千金》卷十九。 組成:蓯蓉5分,薯蕷各5分,遠志4分,蛇床子6分,菟絲子6分,五味子7分,山茱萸7分,天雄8分,巴戟天10分。 主治:五臟虛勞損傷,陰痹,陰下濕癢,或生瘡,莖中痛,小便餘瀝,四肢虛極,陽氣絕,陽脈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