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包含肉蓯蓉,主要源於其補腎壯陽、潤腸通便的功效。
肉蓯蓉為補腎要藥,能溫腎壯陽,益精填髓,適合腎虛陽痿、腰膝酸軟、耳鳴遺精等症。其潤腸通便的功效則能緩解因腎虛所致的便祕,有助於改善腸胃功能,增強體質。
因此,蓯蓉補虛益氣方選用肉蓯蓉,正是基於其補腎益氣、潤腸通便的雙重功效,以達治療虛弱疲乏、腎虛便祕等症的目的。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脾益氣: 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養肺、固腎益精之功效。蓯蓉補虛益氣方主要用於治療氣虛乏力、面色萎黃、食少便溏、腰膝痠軟等症狀,而山藥的補脾益氣作用正好可以改善這些症狀,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 滋陰潤燥: 山藥還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以緩解蓯蓉滋補過度可能導致的燥熱之症。蓯蓉性溫,補益之力強,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燥熱,而山藥的滋陰潤燥作用可以平衡蓯蓉的燥性,使藥效更溫和,更適合長期服用。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其安神益智、開竅醒神的功效。
遠志性味苦辛溫,入心、肺、腎經,具有解鬱安神、開竅醒神、益智通竅之效。蓯蓉補虛益氣方旨在補虛益氣、固本培元,而遠志的安神益智功效可以緩解因虛弱導致的神疲乏力、心神不寧、記憶力減退等症狀,與方劑整體的補益作用相輔相成,有助於提高療效。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加入蛇牀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補腎壯陽,益氣固精:蛇牀子性溫,味辛,入腎、膀胱經,具有溫腎壯陽、固精止遺的功效,可改善蓯蓉補虛益氣方中益氣補腎的效果,尤其適用於腎虛陽痿、遺精滑精等症。
二、祛風除濕,止癢消腫:蛇牀子亦能祛風除濕、止癢消腫,對於因腎虛濕氣導致的皮膚瘙癢、濕疹等症,可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因此,蛇牀子的加入,既能提升方劑的補腎益氣功效,又能針對性地治療相關病症,使方劑的療效更加全面。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加入「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益精,助蓯蓉補虛:菟絲子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固精縮尿的功效。與蓯蓉一同使用,可增強補腎益氣的效果,更能有效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乏力疲倦等症狀。
-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蓯蓉性溫,偏於滋陰補血,而菟絲子則偏於溫陽補腎,兩者搭配使用,可以起到陰陽互補、溫陽益腎的效果,使補虛益氣的功效更加全面,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加入五味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固腎氣,助蓯蓉益精血: 五味子味酸甘,入肺、腎經,有收斂固澀之效,能固腎氣、補腎精,與蓯蓉補腎益精的功效相輔相成,使益精血之效更顯著,並防止補益過度而耗散。
二、 調和脾胃,增強吸收: 五味子能生津止渴,益氣生津,並能健脾胃,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有助於蓯蓉藥效的發揮,使補益之物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達到更好的補虛益氣效果。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包含山茱萸,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腎固精: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之效。蓯蓉補虛益氣方以補腎益氣為目的,山茱萸可輔助補腎固精,增強方劑的整體效用。
二、 溫陽助陽:山茱萸性溫,可溫腎陽、助陽氣,對於陽虛體質者,可起到溫補腎陽的作用,配合蓯蓉等補益藥物,可更有效地改善虛損、陽虛之症。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不應包含「天雄」。
「天雄」為川烏頭的塊根,具有毒性,其藥性峻烈,主要用於溫經散寒、止痛等。而「蓯蓉補虛益氣方」主治虛弱症狀,以補虛益氣為目的,其組成藥材多偏溫補性質。
使用「天雄」會增加藥方毒性,且其寒涼性質與補虛益氣的藥性相違背,會導致藥效減弱,甚至可能產生不良反應,故不應將其列入方劑之中。
蓯蓉補虛益氣方中加入巴戟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陽,益精填髓: 巴戟天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之效。蓯蓉補虛益氣方以補益氣血、固本培元為目的,而巴戟天可補腎氣,提升元氣,與方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更佳的補虛益氣效果。
- 溫腎助陽,溫脾暖胃: 巴戟天性溫,有助於溫腎助陽,並可溫脾暖胃,對於脾腎虛寒導致的虛弱症狀,如腰膝酸軟、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等,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主治功效
蓯蓉補虛益氣方:
蓯蓉補虛益氣方,又稱為肉蓯蓉合劑,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五臟虛弱、陰痹、陰下濕癢、或生瘡、莖中痛、小便餘瀝、四肢虛極、陽氣絕、陽脈傷等症狀。
組成:
肉蓯蓉,山藥,遠志,蛇牀子,菟蕬子,五味子,山茱萸,天雄,巴戟天
方劑組成介紹:
- 肉蓯蓉:
肉蓯蓉是一種傳統中藥,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可治療腎陽虛衰,精血不足所引起的陽痿、遺精、白濁、尿頻餘瀝、腰痛腳弱、耳鳴目花,以及月經衍期、宮寒不孕、腸燥便祕等症狀。肉蓯蓉還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改善貧血、促進血液循環、強壯筋骨等功效。
- 山藥: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 山茱萸: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
- 蛇牀子:
蛇牀子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止癢、祛風除濕、驅蟲殺蟲、壯陽活絡止痛、燥濕等功效。
- 菟蕬子:
菟蕬子是一種具有多種藥理作用的中藥材,包括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等。
- 五味子: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 遠志: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 巴戟天:
巴戟天,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
主治功效:
- 五臟虛弱:身體虛弱,機能低下。
- 陰痹:陰部不適、疼痛。
- 陰下濕癢:陰部潮濕瘙癢。
- 或生瘡:陰部出現瘡癤。
- 莖中痛:陰莖疼痛。
- 小便餘瀝:小便排泄不盡,總有尿意。
- 四肢虛極:四肢無力,極度虛弱。
- 陽氣絕:陽氣衰竭,身體機能衰退。
- 陽脈傷:陽脈受損,影響身體機能。
總結:
蓯蓉補虛益氣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澀精止遺、補氣、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等功效。可治療五臟虛弱、陰痹、陰下濕癢、或生瘡、莖中痛、小便餘瀝、四肢虛極、陽氣絕、陽脈傷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補益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蓯蓉補虛益氣方, 出處:《千金》卷十九。 組成:蓯蓉5分,薯蕷各5分,遠志4分,蛇床子6分,菟絲子6分,五味子7分,山茱萸7分,天雄8分,巴戟天10分。 主治:五臟虛勞損傷,陰痹,陰下濕癢,或生瘡,莖中痛,小便餘瀝,四肢虛極,陽氣絕,陽脈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