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貫眾平胃散

DA GUAN ZHONG PING WE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5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胃經 26%
肺經 20%
肝經 13%
心經 6%
大腸經 6%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大貫眾平胃散」方中包含「貫眾」,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止瀉,殺蟲止痢:貫眾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痢的功效,對於因濕熱、蟲積導致的腹瀉、痢疾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方中加入貫眾,可以起到清熱瀉火,驅除腸道寄生蟲,止瀉止痢的作用。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貫眾與其他藥物配合,可以發揮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例如,與黃連、白芍等藥物配合,可以更有效地清熱解毒,止瀉止痢。

總之,貫眾在「大貫眾平胃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清熱止瀉、殺蟲止痢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可以有效治療濕熱、蟲積導致的腹瀉、痢疾等症狀。

大貫眾平胃散中加入蒼朮,主要是利用其燥濕化濕、健脾和胃的功效。

  1. 燥濕化濕: 蒼朮味辛性溫,能燥濕化濕,對於脾胃濕困導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健脾和胃: 蒼朮還能健脾和胃,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消化功能,有助於改善因濕邪困脾造成的脾胃虛弱。

因此,在治療脾胃濕困的方劑中加入蒼朮,可以起到燥濕化濕、健脾和胃的雙重作用,提高療效。

大貫眾平胃散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降逆止嘔: 厚朴性辛溫,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厚朴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消食化積: 厚朴還有消食化積的功效,能幫助消化不良、食積停滯等症狀的改善。

總而言之,厚朴在大貫眾平胃散中,可以起到降逆止嘔、消食化積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大貫眾平胃散中包含陳皮,主要原因有二:

一、理氣和胃: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具有行氣解鬱、燥濕化痰、健脾和胃的功效。大貫眾平胃散主治胃氣不和、食積停滯所致的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噁心嘔吐等症,陳皮可理氣消食,解除胃中停滯,改善消化功能。

二、燥濕止瀉:陳皮還有燥濕止瀉的功效,能有效治療濕氣引起的腹瀉。大貫眾平胃散中也常配伍一些具有止瀉功效的藥物,陳皮可協同作用,加強止瀉效果,並防止濕邪困阻脾胃。

大貫眾平胃散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大貫眾平胃散以貫眾為主藥,性寒苦,善於清熱解毒,止瀉止痢。甘草性甘平,味甘,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的作用。加入甘草可以減輕貫眾的寒涼之性,避免傷脾胃。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益氣健脾、緩和藥性、解毒的作用。與貫眾搭配,可以增強貫眾的清熱解毒、止瀉止痢功效,同時緩解貫眾的寒涼之性,提高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大貫眾平胃散主治功效分析

《古今醫統大全》記載,大貫眾平胃散的主治功效為「治婦人陰中生蟲,痛癢不定」。此方劑針對婦科陰部因蟲邪侵襲而導致的痛癢症狀。

組成分析:

大貫眾平胃散由五味藥組成,分別是貫眾、蒼朮、厚朴、陳皮和甘草,且各味藥等分。其藥性與功效如下:

  • 貫眾: 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殺蟲的功效。在此方中,貫眾為君藥,主要作用是清除陰部蟲邪及熱毒,以達到止癢、止痛之目的。其苦寒之性,亦能抑制蟲類滋生。

  • 蒼朮: 性溫,味辛、苦,具有燥濕健脾、行氣消食的功效。婦科陰部濕氣較重,易滋生蟲邪,蒼朮能燥濕,將陰部濕氣祛除,為清除蟲邪提供良好環境。同時,蒼朮能健脾,使脾胃運化功能正常,減少濕邪內生。

  • 厚朴: 性溫,味苦、辛,具有行氣除濕、和胃降逆的功效。厚朴能行氣,使氣機流暢,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並能和胃降逆,緩解因濕熱而引起的胃部不適。

  • 陳皮: 性溫,味辛、苦,具有理氣化痰、調中開胃的功效。陳皮能理氣,使氣機條暢,有助於氣血運行,加速藥效發揮。同時,陳皮還能化痰,調中開胃,改善脾胃功能,幫助消化,減少濕邪產生的因素。

  • 甘草: 性平,味甘,具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的功效。甘草能調和藥性,使各味藥物協同作用,發揮最佳療效。此外,甘草還能益氣,有助於增強機體正氣,提高抗病能力。

治療原理:

大貫眾平胃散的治療原理是清熱解毒、燥濕殺蟲、健脾和胃、調和氣機。陰部生蟲多與濕熱、蟲邪侵襲有關。方中貫眾能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為主要治蟲之藥;蒼朮能燥濕健脾,從根本上斷絕蟲邪滋生的條件;厚朴行氣除濕,陳皮理氣化痰,兩藥同用可促進濕邪排泄,使氣機條暢;甘草則調和諸藥,並能益氣和中,固護脾胃之氣。

此方劑通過以上諸藥的協同作用,達到清除陰部蟲邪,祛除濕熱,調和脾胃氣機,從而緩解婦人陰部因蟲邪引起的痛癢不定症狀。其組方思維可謂周詳,既考慮到病邪的去除,又兼顧到機體的調理,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特色。此方不僅可治婦人陰中生蟲,亦可推廣應用於其他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瘙癢症狀。

傳統服藥法


貫眾、蒼朮、厚朴、陳皮、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
每服2錢,熟煮豬肝拌藥末,入陰戶內。數日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大貫眾平胃散, 出處:《醫統》卷八十三。 組成:貫眾、蒼朮、厚朴、陳皮、甘草各等分。 主治:婦人陰中生蟲,痛癢不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