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烏頭散

CHUAN WU TO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4

寒性指數

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腎經 21%
肝經 21%
膀胱經 15%
肺經 15%
脾經 5%
心經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肺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川烏頭散中包含烏頭,主要原因如下:

  1. 溫經散寒、止痛: 烏頭性溫熱,味辛,入心、脾、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之效,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疼痛,如風寒濕痹、肢體麻木、寒邪凝滯等症狀,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2. 驅寒止痛: 川烏頭散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凝滯所致的疼痛,而烏頭正是驅寒止痛的良藥。它能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寒性疼痛,有良好的療效。

烏頭性烈,使用需謹慎,應遵醫囑服用。

川烏頭散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調和寒熱: 川烏頭性寒,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但寒性較烈,易傷陽氣。桂枝性溫,能溫經通絡,緩解川烏頭的寒性,避免其過度耗損陽氣,使藥力更加平和,不易傷正。
  2. 協同作用: 桂枝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與川烏頭的祛風散寒、止痛消腫作用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寒邪侵襲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狀的效果。

因此,川烏頭散中加入桂枝,既能調和寒熱,又能協同作用,使藥效更佳,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川烏頭散

川烏頭散,又名烏頭散,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方劑組成:烏頭一兩,桂枝一兩。藥材來源:烏頭,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根莖;桂枝,為樟科植物桂樹的樹枝。

川烏頭散的組成和功效

烏頭,又名川烏草、附子、天雄,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

桂枝,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川烏頭散的臨牀應用

川烏頭散主要用於治療陰疝腹腰疼痛,手足冰涼,身體疼痛,針灸和藥物都無法根治。此外,川烏頭散還可以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狀。

川烏頭散的禁忌與注意事項

川烏頭散是一種毒性較大的中藥方劑,服用時應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不得擅自服用。川烏頭散禁止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服用。川烏頭散的使用劑量應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不得擅自增減藥量。川烏頭散不宜與酒同服,以免加重藥物的副作用。

總結

川烏頭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川烏頭散主要用於治療陰疝腹腰疼痛,手足冰涼,身體疼痛,針灸和藥物都無法根治。此外,川烏頭散還可以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狀。川烏頭散是一種毒性較大的中藥方劑,服用時應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不得擅自服用。

傳統服藥法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細辛半兩,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乾薑1兩(炮裂,銼),赤茯苓2兩,防風2兩(去蘆頭),當歸1兩(銼,微炒),秦艽1兩半(去苗),附子1兩半(炮裂,去皮臍),桂心1兩半,赤芍藥1兩半,獨活2兩,牛膝1兩半(去苗)。
上為散。
每取3錢,以水1中盞,加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腰骶痛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腎衰竭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腎絲球腎炎手腳冰冷睪丸疼痛腫脹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川烏頭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四八。 組成:川烏頭10枚(炮裂,去皮臍),桂枝2兩。 主治:陰疝腹腰痛,手足逆冷,身體疼痛,針灸諸藥所不能任者。

川烏頭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九。 組成: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細辛半兩,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乾薑1兩(炮裂,銼),赤茯苓2兩,防風2兩(去蘆頭),當歸1兩(銼,微炒),秦艽1兩半(去苗),附子1兩半(炮裂,去皮臍),桂心1兩半,赤芍藥1兩半,獨活2兩,牛膝1兩半(去苗)。 主治:婦人風痹疼痛,四肢不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