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味湯

GUI ZHI JIA WE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心經 16%
肝經 16%
胃經 13%
腎經 13%
肺經 11%
膀胱經 8%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桂枝加味湯中包含桂枝,是因其具有溫經散寒、通脈止痛的功效。

桂枝性溫,味辛甘,入心、肺、膀胱經,可溫通心肺陽氣,散寒止痛,並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此外,桂枝還有發表透疹、解肌發汗、利水消腫等作用,有助於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水腫等病症。因此,在桂枝加味湯中加入桂枝,能發揮其溫經散寒、通脈止痛的作用,治療相關疾病。

桂枝加味湯是在傳統經方桂枝湯基礎上進行加減而成,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更複雜的臨床症狀。原方由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組成,具有解肌發表、調和營衛的功效。當加入烏頭時,通常考慮到患者可能存在較嚴重的肢體冷痛或關節疼痛等情況。烏頭性熱、味辛,能祛風散寒、溫經止痛,在中醫裡常用於治療因寒邪阻滯所導致的各種疼痛症狀。因此,在桂枝加味湯中加入烏頭,主要是為了增強方劑溫通經絡、祛風散寒的能力,特別適合用於寒濕偏重、疼痛明顯的患者。不過,由於烏頭含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嚴格控制劑量,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以免發生不良反應。總體而言,桂枝加味湯通過添加烏頭,使其適用範圍更廣,尤其針對那些因為寒邪引起的頑固性疼痛有著良好的療效。

桂枝加味湯方劑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理氣止痛:茴香性溫,具有溫陽散寒、理氣止痛之效。對於寒邪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可起到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寒邪症狀。
  2. 配合桂枝,增強溫陽散寒之力:桂枝性溫,具有溫經通脈、散寒止痛之效,而茴香則可增強桂枝的溫陽散寒之力,使藥效更加顯著,有利於快速驅散寒邪,改善患者的體寒症狀。

因此,桂枝加味湯中加入茴香,可有效溫陽散寒、理氣止痛,提升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桂枝加味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解毒的作用。桂枝性溫,辛散溫通,甘草可緩和桂枝的辛溫之性,避免其過於燥烈,使藥性更平和,利於人體吸收。

二、增強療效:甘草與桂枝配伍,可增強桂枝解表散寒、調和營衛的功效。甘草本身也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解毒的作用,能夠增強治療效果,促進機體恢復。

桂枝加味湯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解表之效。桂枝性溫,與生薑搭配,可增強溫中散寒之力,有助於驅散寒邪,緩解因寒邪入侵引起的腹痛、嘔吐、發熱等症狀。

2. 調和藥性: 生薑可解桂枝的燥性,避免桂枝過於燥烈而傷陰。同時,生薑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和代謝,提高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綜上所述,生薑在桂枝加味湯中的加入,既能溫中散寒,又能調和藥性,對於治療寒邪引起的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桂枝加味湯中加入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桂枝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之效,但易耗氣傷陰。大棗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可緩解桂枝的燥烈之性,使藥性平和,避免傷及正氣。
  2. 增強療效: 大棗與桂枝同用,可增強桂枝的解表散寒作用,並能補益氣血,促進疾病的康復。同時,大棗還能和中緩急,有助於緩解桂枝所致的胃腸不適,提高藥物的整體療效。

桂枝加味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緩解桂枝湯的燥性: 桂枝性溫,容易燥烈,白芍性涼,可緩解桂枝的燥性,避免傷陰耗血,使藥效更平和穏定。
  2. 補益氣血,和解營衛: 白芍具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與桂枝、生薑等藥材配合,能補益氣血,調節營衛,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溫經散寒、解表止痛的目的。

總而言之,白芍的加入,既能緩解桂枝的燥性,又能補益氣血,使桂枝加味湯的藥效更加全面和諧,更利於治療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無汗等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桂枝加味湯 」

桂枝加味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外腎疼痛,從左乳根部開始,疼痛感像蜘蛛絲般細小,牽拉並緊縮外腎,導致無法彎曲或伸展,脈象沉緊、弦緊、澀。該方劑由桂枝、烏頭、茴香、甘草、生薑、大棗、白芍等七味藥材組成,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活絡、補氣血的功效。

桂枝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生薑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生薑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廣泛的臨牀應用。

大棗

大棗具有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維生素B1、B2、C、鐵元素、黃酮類、皁苷類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凝血、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大棗適用於緩解因氣滯導致的各種不適症狀,改善腸道菌羣,促進腸道消化吸收,增強腸道功能,達到止瀉效果;可調經理氣,改善氣血不足、肝鬱脾虛等症;可止咳化痰,緩解咳嗽症狀;可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貧血癥狀;可補中益氣、健脾胃,改善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等症狀;可補血養肝,促進肝臟新陳代謝,提高解毒能力;可健運脾胃,改善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狀。

白芍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茴香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茴香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噁心嘔吐、泄瀉腹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墜、少腹冷痛、陽痿、早洩、遺精、肝氣鬱滯、脅肋疼痛、腰痛、小腸氣等症。

烏頭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之功,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總結

中藥方劑「 桂枝加味湯 」,主要成分是:桂枝,烏頭,茴香,甘草,生薑,大棗,白芍。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活絡、補氣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外腎疼痛,從左乳根部開始,疼痛感像蜘蛛絲般細小,牽拉並緊縮外腎,導致無法彎曲或伸展,脈象沉緊、弦緊、澀。

傳統服藥法


桂枝湯加澤瀉、川烏(炮)、青鹽茴香各等分。
水煎服。再用炮附子、葫蘆巴(酒炒)、川楝肉(炒)、茴香(炒),四味等分為末,酒煮豶豬腰子,去筋膜,研細,入酒少許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50丸,食前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的功效,因此孕婦、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因此感冒、發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桂枝加味湯, 出處:《普濟方》卷二四九。 組成:桂枝湯加澤瀉、川烏(炮)、青鹽茴香各等分。 主治:外腎弔痛,自左乳根起,如蜘蛛絲許,弔縮外腎,拘攣不得屈伸,其脈沉弦緊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