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催生立應散中加入車前子,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能促進尿液排出,有利於解除妊娠後期水腫,減輕胎兒的壓力,促進分娩。此外,車前子還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緩解孕婦因熱毒引起的胎動不安、胎位不正等症狀,有助於順利分娩。
因此,車前子在催生立應散中起到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促進分娩,保障母嬰安全。
催生立應散中包含當歸,乃因其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對於孕婦臨產時出現的氣血瘀滯、經脈不通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子宮收縮力,有助於胎兒順利娩出。同時,當歸還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可以補充孕婦生產時耗損的氣血,促進產後恢復。因此,將當歸加入催生立應散中,有助於促進產程進展、減少產婦痛苦、促進產後恢復。
催生立應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作用在於促進產婦的分娩過程,減輕分娩時的痛苦。此方劑中包含冬葵子,其主要成分為冬葵子堅果,含有豐富的活性物質,如粘液質、脂肪酸、蛋白質及多種微量元素。冬葵子具有潤腸通便、活血化瘀、促進平滑肌收縮等特性,這些都對於產婦的分娩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冬葵子的潤滑作用能夠幫助擴張產道,減少分娩時的張力,從而降低產婦的不適感。此外,它的活血化瘀效果促進了子宮的收縮,加速了胎兒的出生。這些特性使得冬葵子成為催生立應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分娩過程的天然良藥。綜合來看,冬葵子的加入不僅能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還能幫助產婦更順利地渡過這一重要時刻,對於產婦和胎兒的安全都具有正面的影響。
催生立應散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通經下乳:川牛膝性溫,味苦,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下乳的功效。對於孕婦產前瘀血阻滯、經脈不通,或產後乳汁不通等症狀,川牛膝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幫助順利生產或乳汁分泌。
- 引血下行,助產催生:川牛膝具有引血下行的作用,能將血液引導至子宮,促進宮縮,有利於胎兒順利娩出。同時,川牛膝能促進子宮收縮,幫助產後子宮復原,預防產後出血。
因此,催生立應散中加入川牛膝,有助於促進產程順利,並預防產後併發症。
催生立應散是一種具有促進分娩作用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白芷,主要是由於白芷在中醫理論中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特性。白芷的主要成分有揮發油、苷類和多酚類,這些成分能夠幫助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尤其是在產婦臨產時,能減少產道的緊張和疼痛感。
此外,白芷還具有抗炎和抗菌的作用,能有效減少分娩過程中的感染風險,保障母嬰安全。在分娩過程中,產婦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同樣重要,而白芷的香氣可以起到舒緩神經的作用,減輕焦慮感。綜合來說,白芷作為催生立應散的重要成分,不僅能夠促進分娩的順利進行,還能改善產婦的整體身心狀態,使其更加安全、舒適地度過生產過程。
催生立應散方劑中包含大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活血化瘀: 大腹皮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孕婦臨產時,若氣血瘀滯,導致宮縮乏力,胎兒難以順利娩出,大腹皮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宮縮力,幫助胎兒順利出生。
- 利水消腫: 大腹皮亦具利水消腫之效。孕婦臨產時,若水腫嚴重,會加重生產過程中的難度。大腹皮可利水消腫,減輕孕婦的負擔,促進生產順利進行。
總而言之,大腹皮在催生立應散方劑中發揮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的作用,有助於促進宮縮,減輕孕婦生產時的負擔,幫助胎兒順利娩出。
催生立應散中加入枳殼,主要是利用其行氣寬中和破氣下行的功效,達到幫助產婦順利分娩的目的。
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脾、胃經。其行氣寬中之性可以緩解產婦腹痛、腹脹等症狀,而破氣下行則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幫助胎兒下降,利於順產。此外,枳殼還具備消食積的功能,能幫助產婦消除因飲食不當引起的消化不良,減輕身體負擔,有利於恢復體力。
催生立應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作用。催生立應散的目的是促進產婦順利分娩,而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子宮局部血流,緩解產婦宮縮疼痛,有助於胎兒順利娩出。此外,川芎還能改善產婦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產後腹痛、惡露不盡等症狀,起到輔助作用。
催生立應散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主要功能是促進分娩,幫助孕婦順利產子。方中包含的白芍,具有重要的作用。白芍性平味甘,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解痙攣的效果。在催生過程中,白芍能夠有效調和體內的陰陽,舒緩因緊張而引起的宮縮不規則現象,促進子宮的正常收縮。此外,白芍還能改善血液循環,為子宮提供充足的血液供應,進而促進胎兒的健康發育。
在中醫理論中,陰血不足常常會導致宮縮無力或不規則,這可能是分娩延遲的重要原因。白芍通過補益血液,不僅可以增強宮縮的力度,還能降低產婦產後出血的風險,因此成為催生立應散中不可或缺的成分。綜上所述,白芍在此方劑中扮演著促進分娩和保障母嬰健康的重要角色,體現了中醫對於治療的整體觀念。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催生立應散」主治功效分析
「催生立應散」為古代婦科常用方劑,其主要功效在於治療難產及橫生逆產。綜觀古籍記載,本方劑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方中當歸、川芎、川牛膝皆具活血化瘀之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氣滯血瘀所致的難產。當歸尤擅補血,使氣血充盈,利於產程進行;川芎則能行氣,疏通經絡,使氣機暢達,有利於胎兒順利娩出;川牛膝更能引血下行,導引氣血至胞宮,促使子宮收縮,加速產程。
2. 利水通淋,消腫散結
車前子與冬葵子皆為利水通淋之藥,可消除體內滯留之水液,減輕水腫,亦有清熱之效。大腹皮則能利水消腫,且可行氣健脾,促進氣機運行,防止因氣滯而加重難產。枳殼具有理氣寬中,化痰除脹之功,可消除因氣機不暢所致的腹脹等不適症狀,使氣機調暢,有利於順產。
3. 祛風止痛,柔肝緩急
白芷具有祛風止痛、排膿消腫之效,可緩解分娩過程中因疼痛所引起的不適。白芍則能養血柔肝,緩急止痛,可緩解子宮痙攣,使子宮收縮更有規律,利於胎兒娩出。
綜合分析
「催生立應散」的組方,針對難產及橫生逆產的病機,從多方面進行調理。活血化瘀,使氣血暢通,以利於子宮收縮及胎兒娩出;利水通淋,消除體內滯留之液體,減輕水腫,並可清熱;理氣寬中,暢通氣機,消除腹脹不適;祛風止痛,緩解分娩疼痛;養血柔肝,使子宮收縮更有規律。
從古籍記載來看,《濟陰綱目》提及本方能「固血」,並可「免血涸」,意指本方在催生之餘,亦能兼顧產婦之氣血,避免產後血虛;《古今醫鑒》則提到「服之立產」,可見本方藥力迅猛,催生效果顯著;《生生寶錄》則提到本方可治「橫生逆產」,說明本方對胎位不正之難產亦有療效。
總而言之,「催生立應散」之治療原理,在於透過多種藥材之協同作用,達到活血化瘀、理氣通絡、利水消腫、祛風止痛、養血柔肝之效,從而使產婦氣血調和、氣機暢達、子宮收縮有力,最終達到順利生產之目的。
傳統服藥法
車前子1兩,當歸1兩,冬葵子3錢,牛膝2錢,白芷3錢,大腹皮2錢,枳殼2錢,川芎2錢,白芍1錢。
上銼。
水煎熟,入酒少許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催生立應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二。 組成:車前子1兩,當歸1兩,冬葵子3錢,牛膝2錢,白芷3錢,大腹皮2錢,枳殼2錢,川芎2錢,白芍1錢。 主治:難産及橫生逆産。臨産胞漿先破,産門乾澀,致竅閉難産,脈弦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