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催生飲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調經之功效。孕婦在臨產前,子宮收縮乏力,胎兒難以順利娩出,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子宮血液供應,為子宮收縮提供充足能量,有助於順利生產。
二、補血益氣,增強體力:當歸同時具有補血益氣的功效,可增強孕婦體力,抵抗生產過程中的疲勞,為順利生產提供必要的體力支撐。
總之,當歸在催生飲中起到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以及補血益氣、增強體力之功效,有助於孕婦順利生產。
催生飲是一種常用於產後或促進分娩的中藥方劑,其中川芎的加入尤為重要。川芎,學名為「Ligusticum chuanxiong」,在中醫理論中,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其性偏溫,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血瘀現象。
在產後,女性的身體需要迅速恢復,血液循環的良好與否直接影響到康復的速度。而川芎的活血作用,能夠有效消除產後的淤血現象,緩解疼痛,並促進傷口癒合。此外,川芎還能增強子宮收縮,促進乳汁分泌,這對於剛生產的母親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而它與其他中藥成分的相互作用,能夠共同達到調理氣血、促進身心健康的效果。因此,川芎在催生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幫助產婦快速恢復,實現健康。此外,適當的使用川芎,也減少了催生過程中的不適感,使產婦能夠更輕鬆地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催生飲中加入大腹皮,主要是利用其利水消腫及活血化瘀的功效,以促進產婦子宮收縮,幫助順利生產。
大腹皮性味辛溫,入脾、膀胱經,能利水消腫,促進血液循環。在催生飲中,大腹皮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減輕產婦水腫,同時也能促進子宮血液循環,活血化瘀,幫助子宮收縮,促進胎兒順利娩出。
此外,大腹皮還有溫中止瀉的功效,能緩解孕婦可能出現的腹瀉等症狀,保障生產過程順利進行。
催生飲方劑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行氣止痛,促進宮縮:枳殼味苦性寒,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消食導滯的功效。對於孕婦臨產時,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腹痛難產,枳殼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並促進宮縮,幫助順利分娩。
- 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枳殼還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的作用。對於孕婦生產時產道瘀血阻滯或水腫,枳殼能起到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的作用,幫助順利分娩。
總而言之,催生飲中加入枳殼,旨在通過其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促進宮縮,緩解疼痛,幫助孕婦順利分娩。
催生飲方劑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通鼻竅,利氣血: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通鼻竅、散風寒、消腫止痛的功效。臨牀上,白芷常用於治療鼻塞、頭痛、風寒感冒等,其通竅之效能,可助於孕婦順暢呼吸,減輕分娩時的痛苦。
- 行氣活血,促進血脈運行:白芷亦具有行氣活血之功效,能促進血脈運行,改善子宮血液循環,有利於胎兒順利娩出。
因此,催生飲方劑中加入白芷,可起到通竅、行氣活血的功效,有助於孕婦順利分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催生飲」之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概述
「催生飲」是一款傳統中醫用於治療臨產時生育困難的方劑,其組成為當歸、川芎、大腹皮、枳殼、白芷。綜觀古代醫籍文獻,如《濟陰綱目》、《萬病回春》、《祕珍濟陰》等,皆有對「催生飲」及其類似方劑的記載,可見其在古代產科中具有相當的重要性。本分析將深入探討「催生飲」的組成藥理,結合古籍文獻,闡述其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
組成藥物分析
- 當歸: 為補血活血之要藥,能養血調經,亦能活血化瘀。產婦臨產時,往往因氣血虧虛或瘀滯,導致產程遲緩,當歸能補益氣血,推動血行,使氣血充盈,有利於胎兒娩出。
- 川芎: 具有行氣活血、祛風止痛之功效。產時氣滯血瘀為常見病理,川芎能疏通氣機,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產痛,亦能增強子宮收縮力,助產。
- 大腹皮: 功能利水消腫,行氣寬中。產婦臨產前,可能出現水腫或腹脹,大腹皮能利水消腫,消除腹部脹滿感,使氣機通暢,有助於分娩。
- 枳殼: 功能理氣寬中,化痰散結。產時氣機不暢,痰阻氣滯,常造成分娩困難,枳殼能理氣疏滯,化解痰結,使氣機順暢,有利於產程進展。
- 白芷: 具有散風解表,除溼止痛之功效。產婦臨產時,易感受風寒溼邪,引發疼痛或產程遲緩,白芷能祛風散寒,除溼止痛,緩解產婦不適。
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
綜合上述藥物分析及古籍記載,「催生飲」的主治功效主要為:治療臨產時因氣血虧虛、氣滯血瘀、或邪氣侵襲所導致的生產艱難,即古籍所載之「燥澀緊斂,生産難者」。
治療原理分析:
- 補血活血,濡養胞胎: 當歸與川芎相配,既能補益氣血,又能活血化瘀,使氣血充足,得以濡養胞胎。氣血充足,子宮肌肉力量增強,推動胎兒娩出,解決因血虛導致的生產乏力。
- 行氣解鬱,疏通氣機: 川芎、枳殼、大腹皮三藥合用,能行氣解鬱,疏通氣機。氣機通暢,則可消除產婦腹脹不適,亦能改善子宮收縮力,有利於產程進展。
- 祛邪止痛,舒緩不適: 白芷具有祛風散寒,除溼止痛之功效,能消除產婦因感受外邪所致之不適,使產程順利進行。
- 綜合作用,協同增效: 方中諸藥相配,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補血活血、行氣解鬱、祛邪止痛之功效,使氣血充盛,氣機通暢,胞胎得養,最終達到催生之目的。
古籍文獻佐證
- 《濟陰綱目》記載「催生飲,治臨產生育艱難」,明確點出其主治之病症。
- 《萬病回春》中提及「產生難者,燥澀緊斂也」,強調了「催生飲」針對生產艱難的病機。
- 《祕珍濟陰》雖收錄之「催生飲」配方略有差異,但同樣以白芷、當歸、川芎等為主,亦證實此類藥物具有催生之效。
此外,古籍中記載了許多與「催生飲」類似的催生方劑,如《濟陰綱目》中的「榆白皮散」、「如聖散」、「催生散」,雖組成不同,但其治療機理與「催生飲」相似,皆以補血活血、行氣解鬱為要,可見中醫在產科治療中,重視氣血運行與氣機疏暢之整體觀。
結論
綜上所述,「催生飲」是一款以補益氣血、疏通氣機為主的方劑,其透過調整產婦之氣血運行,緩解生產時的氣滯血瘀,改善子宮肌肉力量,從而達到催生之目的。此方體現了中醫對產科疾病的獨特見解,強調從整體角度調節氣血陰陽平衡,助產順利。
傳統服藥法
當歸、川芎、大腹皮(洗)、枳殼(麩炒)、白芷各等分。
上銼1劑。
水煎,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催生飲是一張活血化瘀、行氣通絡的方劑,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催生飲, 出處:《回春》卷六。 組成:當歸、川芎、大腹皮(洗)、枳殼(麸炒)、白芷各等分。 主治:燥澀緊斂,生産難者。臨産血虧氣滯,不能榮潤其胎,故生産艱難,脈澀滯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