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痛風膏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經散寒,活血化瘀: 生薑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痛風發作時,常伴隨局部紅腫、疼痛、發熱等症狀,這些症狀往往與寒邪入侵、氣血瘀滯有關。生薑能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消散腫脹。
- 解毒消腫,止痛止癢: 生薑含有薑辣素,具有抗炎、消腫、止痛、止癢的功效。痛風發作時,局部組織炎症反應強烈,生薑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腫痛,緩解瘙癢。
痛風膏中加入蔥白,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解毒散瘀:蔥白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散瘀、消腫止痛之效。痛風發作時,關節紅腫熱痛,蔥白可有效緩解局部炎症,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2. 通絡止痛:蔥白含有揮發油,具有通絡止痛之效。痛風發作時,關節周圍氣血運行不暢,蔥白可促進氣血流通,緩解關節疼痛。
此外,蔥白也具有清熱解表之效,對於痛風發作時伴隨的發熱症狀,亦具有一定療效。
「痛風膏」中添加「豬牙皁」的用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 消炎止痛: 豬牙皁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痛風發作時,關節會出現紅腫熱痛,豬牙皁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減輕患者的痛苦。
- 活血化瘀: 豬牙皁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消除痛風引起的炎症反應,加速病情的恢復。
因此,痛風膏中添加豬牙皁,可以起到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輔助治療痛風。
痛風膏方劑中包含花椒,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作用:
- 溫經散寒止痛:花椒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痛風發作時,常伴隨劇烈疼痛,而花椒可以溫暖經絡,驅散寒氣,減輕疼痛。
- 活血化瘀消腫:花椒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痛風發作時,關節處會出現紅腫、疼痛,花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炎症,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因此,花椒在痛風膏方劑中發揮著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緩解痛風發作的症狀。
痛風膏中加入乳香,是基於其活血化瘀和消腫止痛的功效。
乳香具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等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減輕炎症反應和疼痛。
痛風發作時,關節部位會出現紅腫熱痛,這是由於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腔內,引起炎症反應。乳香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減輕炎症反應和疼痛,達到緩解痛風症狀的效果。
痛風膏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其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沒藥味苦,性溫,入肝經、腎經。其樹脂成分具有抗炎、止痛作用,可緩解痛風引起的關節紅腫、疼痛。同時,沒藥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微循環,有助於消除瘀血,促進傷口癒合,進而減輕痛風症狀。
此外,沒藥還有抗菌、抗氧化作用,能抑制病菌感染,預防痛風引起的併發症。因此,在痛風膏中加入沒藥,有助於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痛風膏的組成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在於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在中醫理論中,痛風的發病與風、寒、濕等外邪侵襲,及氣血不暢、痰濕內阻有關。麝香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輕疼痛與腫脹的症狀。此外,麝香中的有效成分對於局部的炎症反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幫助緩解痛風患者的關節不適。
另外,麝香的香氣也具有舒緩情緒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因病痛所帶來的焦慮與緊張,提升患者的整體舒適感。以其獨特的療效與功用,麝香成為痛風膏的理想成分,有助於促進康復,調理身體。總體而言,麝香在痛風膏中的作用不僅針對症狀的緩解,還涉及整體的調理與恢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痛風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痛風」,為中醫古籍所述之「痹證」範疇,多因風寒濕邪侵襲經絡,氣血瘀滯,痰濕凝聚所致。臨床表現為關節腫痛、屈伸不利,遇寒加劇。痛風膏外貼患處,功擅祛風散寒、行痰除濕,通過局部透皮吸收,直接作用於經絡,緩解關節僵痛。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驅散寒濕
- 薑汁、蔥汁:辛溫發散,助陽通絡,開腠理以驅風寒。
- 川椒:溫中散寒,除濕止痛,尤擅緩解關節冷痛。
- 牙皂:辛散走竄,化痰通絡,破除痰濕瘀阻。
活血化瘀
- 乳香、沒藥:行氣活血,消腫定痛,改善氣血瘀滯所致腫痛。
- 麝香:通行十二經絡,開竅活血,增強諸藥透皮滲透力。
成膏與黏附
- 廣膠(即牛皮膠):作為基質,黏合成膏,使藥力緩釋,兼能滋養筋脈。
- 米醋:軟堅散結,助藥物溶解滲透,並引藥入肝經(肝主筋)。
配伍特點
- 內外兼治邏輯:雖為外敷,但透過辛溫藥(薑、蔥、椒)發汗祛邪,結合活血藥(乳、沒、麝)化瘀通絡,佐以膠、醋固附病所,形成「開泄—疏通—固著」的治療鏈。
- 痰瘀並治:牙皂化痰,乳沒活血,針對痰濕與血瘀互結之病機,契合「久痛入絡」理論。
現代應用推論
此方可能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或急性痛風發作(中醫辨屬寒濕型者),透過局部改善循環、減輕炎症反應。然須辨證屬寒濕或痰瘀為要,非所有痛風均宜。
傳統服藥法
薑汁1碗,蔥汁1碗,廣膠8兩,牙皂1兩,川椒1兩,米醋1碗,乳香5錢,沒藥5錢,麝香1錢。
祛風散寒,行痰除濕。
將薑、蔥汁同椒、皂煎熬,去滓,入醋再熬,再加廣膠,慢火熬成膏,取起入乳沒、麝香在內,和勻。
每用絹或狗皮攤貼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痛風膏, 出處:《攝生秘剖》卷四。 組成:薑汁1碗,蔥汁1碗,廣膠8兩,牙皂1兩,川椒1兩,米醋1碗,乳香5錢,沒藥5錢,麝香1錢。 主治:祛風散寒,行痰除濕。主治:痛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