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活人書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心經 12%
腎經 12%
脾經 12%
膽經 12%
肺經 12%
胃經 12%
肝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膽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痼冷。

傳統服藥法

沈香1兩,木香1兩,鹿茸1兩,大茴1兩,小茴(鹽水炒)1兩,青皮1兩,梔子(去殼,炒)1兩,補骨脂1兩,木通1兩,生地1兩,熟地1兩,肉蓯蓉1兩,地龍(洗淨土,炒乾)1兩,石菖蒲1兩,葫巴2兩(生熟各半),大海馬1對(酥炙),人參。
補益。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錢,早、晚2服。2-7見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陰莖、睪丸和陰囊內縮
陰道炎
白帶
腎及輸尿管結石
前列腺增生
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
男性勃起障礙(陽痿)
四肢麻痺癱瘓
腎盂腎炎
尿道膿傷
子宮頸炎
小便疼痛
手指緊繃難以伸直
腹部腫大
腹部筋脈肌肉拘急攣縮

相同名稱方劑

回陽丹, 出處:《古今醫鑑》卷七。 組成:乾薑1兩,牡蠣1兩。 主治:痼冷。

回陽丹, 出處:《魯府禁方》卷二。 組成:白及2錢,胡椒2錢。 主治:陰症,手足厥冷,心腹病痛。

回陽丹, 出處:《聖惠》卷十一。 組成:硫黃半兩(細研入),木香半兩,蓽澄茄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乾薑1分(炮裂,銼),桂心半兩,乾蠍半兩,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 主治:陰毒傷寒,面青,手足逆冷,心腹氣脹,脈候沉細。

回陽丹, 出處:《簡易方》引桃溪方(見《醫方類聚》卷二十)。 組成:川烏(洗)3兩,草烏3兩(洗),地龍(洗)1兩,靈脂(洗)1兩,南星(洗)1兩,腦子少許,麝香少許。 主治:卒暴風中氣中癱瘓,手足不遂,語言謇澀,口眼歪斜,筋脈攣急,半身不舉,不省人事。

回陽丹, 出處:《蘭室秘藏》卷中。 組成:羌活2分,全蠍2分,升麻根2分,甘松2分,草烏頭3分,水蛭(炒)3分,大椒5分,三柰子5分,蓽茇5分,杜礬5分,柴胡7分,川烏7分,炒黃鹽(爲必用之藥,去之則不效)1錢,破故紙1錢,蒜1錢,虻蟲3個(去翅足,炒)。 主治:下焦虛冷,臍腹疼痛,帶下五色,月水崩漏,淋瀝不絕。

回陽丹, 出處:《奇方類編》卷下。 組成: 回陽丹(《奇方類編》卷下。)出處:《奇方類編》卷下。組成:沉香1兩,木香1兩,鹿茸1兩,大茴1兩,小茴(鹽水炒)1兩,青皮1兩,梔子(去殼,炒)1兩,補骨脂1兩,木通1兩,生地1兩,熟地1兩,肉蓯蓉1兩,地龍(洗淨土,炒乾)1兩,石菖蒲1兩,葫巴2兩(生熟各半),大海馬1對(酥炙),人參。主治:補益。 。 主治:補益。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外接回生神膏

相似度 100%

牡蠣炮薑散

相似度 100%

回生神膏

相似度 100%

白膏子

相似度 66%

白堊散

相似度 66%

溫六丸

相似度 66%

一甲復脈湯

相似度 66%

一甲煎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