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生神膏

回生神膏

HUI SHENG SHE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陰證略例》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偏熱 (1.6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腎經 22%
膽經 11%
胃經 11%
心經 11%
肺經 11%
脾經 11%
肝經
腎經
膽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回生神膏中添加牡蠣,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潛陽,安神定志:牡蠣味鹹寒,入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潛陽安神之效。對於因陰虛火旺、心神不寧所致的心悸、失眠、煩躁等症狀,牡蠣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軟堅散結,消腫止痛:牡蠣性滑,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瘰癧、癭瘤等症。此外,牡蠣還具有消腫止痛的效果,可以緩解因炎症引起的疼痛。

總之,牡蠣在回生神膏中發揮着滋陰潛陽、安神定志和軟堅散結、消腫止痛的功效,是該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生神膏中加入乾薑,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1. 溫陽散寒: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回陽救逆。對於因陽氣不足、寒邪入侵導致的陽虛證,如面色蒼白、手足冰冷、脈微細等,具有溫暖陽氣,驅散寒邪的功效。
  2. 溫經止痛: 乾薑能溫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因寒邪凝滯引起的疼痛。對於因寒凝血瘀導致的疼痛,如腹痛、腰痛、肢體疼痛等,具有溫經止痛的作用。

因此,回生神膏中加入乾薑,有助於溫陽散寒,溫經止痛,達到回陽救逆,止痛消腫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回生神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陰毒傷寒」及「諸雜病陰候」所致之大小便不通,屬寒證、陰證範疇。

  1. 陰毒傷寒:指寒邪深入,陰寒內盛,陽氣衰微,可見四肢厥冷、面色青黑、腹痛吐利、二便閉結等危候。
  2. 大小便不通:因陰寒凝滯,氣化不利,陽虛不能推動水穀下行,導致腑氣不通。
  3. 雜病陰候:泛指因陽虛陰盛引發的各種寒性病症,如寒疝、冷積腹痛等。

透過外敷療法,以溫通陽氣、散寒開結為主,尤其針對「男女根蒂之穴」(男為外腎,女為乳房)施藥,取「坎離交媾」之理,激發陰陽之氣,令汗出而邪散。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方劑組成

  • 牡蠣(煅粉)
    • 性味鹹澀微寒,傳統用於收斂固澀,但煅後轉溫,外用能軟堅散結,兼引藥入陰分。
    • 此處取其「潛陽散結」之效,助陽氣內斂而外發,協調陰陽。
  • 乾薑(炮裂)
    • 性味辛熱,為溫裡散寒要藥,炮製後減其燥烈,增強溫守之力。
    • 作用於少陰、厥陰經,外敷可直接溫通經絡,驅散陰寒。
  • 唾液調敷
    • 唾液在中醫視為「金津玉液」,具「瀝火潤下」之性。
    • 男病用女唾、女病用男唾,暗合「陰陽相引」之道,加強通關開竅之效。

2. 作用機理

  • 溫通陽氣
    乾薑辛熱散寒,牡蠣引藥入陰,二藥配伍可溫化下焦陰寒,破結通滯。
  • 從「根蒂」施治
    • 男子外腎(睾丸)為「宗筋之所聚」,屬肝腎所主;女子乳房為「衝任所繫」,與陰血相關。
    • 此二處為陰陽氣血交會之樞紐,外敷可激發元氣,使陽氣外達而汗出邪退。
  • 汗法透邪
    通過緊敷後「得汗出愈」,符合「邪在表者可汗,在裡者可下」的原則。陰寒內結時,藉由發汗開腠理,引邪從外而解。

3. 適用病機推論
本方適用於「陰寒內閉,陽氣不運」之證:

  • 寒凝下焦,氣化失司 → 二便不通。
  • 陽衰不能溫煦 → 四肢厥逆、脈沉微。
  • 陰邪壅滯 → 腹痛、面青。
    外用溫藥直達病所,避免內服傷正,為「急則治標」之法。

三、總結

本方以簡峻之藥,結合外治與陰陽理論,體現「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的治療思路。通過溫散陰寒、激發氣機,尤其針對性選擇「根蒂」部位施藥,以開通關格、恢復氣化,解決陰證閉結之急候。其效取決於對「陰陽相濟」與「寒結病位」的精準把握。

傳統服藥法


牡蠣1錢,煉粉1錢,乾薑(炮裂)1錢。
上為細末。
男病用女唾調,手內擦熱,緊掩2卵上,得汗出愈;女病用男唾調,手內擦熱,緊掩2乳上,得汗出愈。卵與乳,男女之根,蒂坎離之分也。陰證大小便不通,及諸雜病陰候,大小不通者,並宜此
數日不通為急,非急匆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回生神膏, 出處:《陰證略例》。 組成:牡蠣1錢,煉粉1錢,乾薑(炮裂)1錢。 主治:男女陰毒傷寒,大小便不通,及諸雜病陰候大小便不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