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散

SHENG D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偏熱 (1.2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肝經 22%
肺經 22%
脾經 22%
胃經 11%
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生地散方劑中含有生地黃,主要因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熱病煩渴、口乾舌燥、血熱妄行等症狀。
  2. 滋陰潤燥: 生地黃能滋陰潤燥,改善津液不足導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問題。對於熱病耗傷津液、陰虛火旺等症狀亦有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生地黃在生地散中,扮演著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重要角色,與其他藥材配合,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效果。

生地散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活血: 生地散以涼血止血為主,但同時也需顧及血虛之症。當歸具有補血活血之效,可與生地相輔相成,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滋陰補血,使血虛之症得以緩解。
  2. 調和藥性: 生地散中多用寒涼之品,若單用寒涼藥容易損傷陽氣。而當歸性溫,能調和藥性,避免寒涼藥傷及正氣,使藥力更加平和有效。

生地散中加入生薑,是利用其辛溫發散的特性,來調節藥性,達到更好的療效。

首先,生薑可以緩解生地黃的寒涼之性,避免其過於寒涼而損傷脾胃。其次,生薑的辛溫之性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運行於經絡,促進藥效的發揮。

總而言之,生薑的加入,不僅可以中和生地黃的寒性,還可以提升藥物的療效,使藥性更為溫和,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主治功效


生地散主治功效分析

生地散,由生地黃、當歸、生薑三味藥物組成,其主治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然其應用不僅限於產後血虛腹痛,更有拓展至其他血證及小兒解顱等病症。以下將結合古籍內容,對生地散的治療原理與主治功效進行分析:

1. 產後血露過多,腹中痛,脈數虛

這是生地散的原始主治。《醫方考》雖未收錄此方,但在《婦人良方》及《古今醫統大全》中皆有提及,其主治為產後血虛兼寒所致的血露不止,腹痛等症狀。

  • 治療原理:
    • 生地黃: 生地黃性味甘寒,具有滋陰補血,清熱涼血,潤燥生津的功效,可針對產後陰血虧虛,血熱妄行之病機。
    • 當歸: 當歸性味甘溫,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可補益產後血虛,促進血液循環,並可緩解腹痛。
    • 生薑: 生薑性味辛溫,解表散寒,溫胃止嘔,化痰止咳。產後氣血虧虛,容易感受寒邪,生薑可溫散寒邪,溫養脾胃,促進氣血運行。
    • 綜合分析 : 三藥合用,以生地黃滋陰涼血為基礎,當歸補血活血以增強其功,生薑溫中散寒,防止生地黃、當歸之滋膩。全方共奏滋陰補血、活血止痛、溫經散寒之效,旨在恢復產後氣血平衡,緩解產後腹痛,止血露不止。

2. 各種血證:吐血、衄血、咯血、溺血、下血(無寒者)

《資生集》認為生地散可用於治療各種見血之症,但前提是無寒象,屬於熱證。

  • 治療原理:
    • 清熱涼血: 生地黃的清熱涼血之效,可直接針對血熱妄行的出血證。
    • 滋陰養血: 生地黃與當歸合用,可滋陰養血,緩解因陰血虧虛而導致的出血。
    • 活血止血: 當歸雖有活血之性,但亦有止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並防止血瘀。
    • 生薑 :在本證中起到溫散,加強整體血行能力,並與生地黃之滋膩相制衡。
    • 綜合分析 : 本方應用於血熱出血證,以清熱涼血為本,滋陰養血為輔,活血止血,並以生薑溫陽,防止寒涼藥過於滯膩。

3. 小兒解顱

《証治準繩‧幼科》及《醫學綱目》均提到生地散可用於治療小兒解顱。解顱是指嬰兒出生後囟門不合,頭顱骨縫開解如裂之症。

  • 治療原理:
    • 補益腎精: 根據古籍所述,解顱多與腎精虧虛有關。生地黃具有補腎精之功,可滋養腦髓,促進頭顱骨骼的發育。
    • 滋陰養血: 小兒解顱亦常伴有陰血虧虛,生地黃與當歸合用,可滋陰養血,補充身體所需。
    • 疏散寒邪: 小兒體質嬌嫩,易受外邪侵襲,生薑可疏散寒邪,促進氣血循環。
    • 綜合分析 : 本方用於小兒解顱,針對腎精不足,血氣虧虛的病機,以滋腎精,養陰血為主,溫陽為輔,以促進腦髓發育,骨骼閉合。

4. 小便尿血

《祕珍濟陰》中記載,生地散可治療小便尿血。

  • 治療原理:
    • 清熱涼血: 生地黃可清熱涼血,針對血熱妄行的尿血證。
    • 滋陰止血: 結合當歸,可滋養陰血,止血以應其尿血之症。
    • 生薑 : 作為佐藥,在此起到溫散,加強血行能力,並與生地黃之滋膩相制衡。
    • 綜合分析 : 本方用於尿血,亦為血熱下注,血離經脈所致,故以生地黃為主藥,清熱涼血,並輔以當歸養血,生薑溫通。

總結:

生地散看似簡單,實則蘊含精深之理。其核心作用在於生地黃的滋陰涼血,搭配當歸的補血活血,生薑的溫散,可靈活應對多種病症。從產後血虛腹痛,到各種血證,再到小兒解顱及小便尿血,生地散的應用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在不同疾病中均能發揮其獨特的治療作用,這也反映出中醫方劑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傳統服藥法


生地5兩,當歸3兩,生薑1兩(炮黑)。
上為散。
每用3-5錢,童便煎,去滓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養血、活血止痛的功效,適用於産後血露去多,腹中痛,脈數虛者。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陰過度,導致水濕內停。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生地散, 出處:《醫略六書》卷三十。 組成:生地5兩,當歸3兩,生薑1兩(炮黑)。 主治:産後血露去多,腹中痛,脈數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