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理氣活血湯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瀉火通便,活血化瘀: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火通便、活血化瘀的功效。當氣滯血瘀引起疼痛或腫脹時,大黃能清熱解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並能通暢腸道,排除積滯,有利於氣血運行。
- 引導藥力,增強療效: 理氣活血湯中常含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藥物,而大黃則起到引導藥力向下走的作用,將藥物有效成分引導至病竈部位,進一步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理氣活血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消積: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之效。方中加入枳殼,可疏肝理氣,消散瘀滯,改善氣機阻滯,促進血行。
- 降逆止嘔:枳殼能降氣止嘔,對於氣逆上衝、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有一定緩解作用。理氣活血湯常用於治療氣滯血瘀、經絡不通所致的各種疼痛,而氣逆上衝則可能加重疼痛,因此加入枳殼有助於緩解嘔吐,提高療效。
「理氣活血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涼血止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養血、止血的功能。方中若出現氣滯血瘀,伴隨有熱象,如口渴、舌紅、脈數等,則生地黃可清熱涼血,緩解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及出血。
- 滋陰養血:生地黃能滋陰養血,潤燥生津。若氣血不足,導致血虛生風,則生地黃可補益氣血,使血脈流通,減輕疼痛。
因此,生地黃在「理氣活血湯」中扮演着清熱涼血、止血、滋陰養血的重要角色,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達到理氣活血、消腫止痛的效果。
理氣活血湯中加入劉寄奴,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止痛:劉寄奴性味苦寒,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
- 疏肝理氣:劉寄奴還具備疏肝理氣的功效,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脇脹痛、脅肋疼痛等症狀。
因此,在理氣活血湯中加入劉寄奴,可發揮其活血止痛、疏肝理氣的功效,以達到治療肝氣鬱結、氣滯血瘀等病症的效果。
理氣活血湯中包含赤芍,主要是因為赤芍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活血化瘀:赤芍性涼,味苦,入肝經,具有涼血止痛、活血化瘀之效。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疼痛、經閉痛經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清熱解毒:赤芍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熱毒壅滯所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
因此,赤芍在理氣活血湯中,既能幫助活血化瘀,又能清熱解毒,配合其他藥材,達到理氣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
主治功效
理氣活血湯之主治功效分析
理氣活血湯,顧名思義,其核心功效在於理氣與活血。從其組成藥物來看,此方劑旨在疏通氣機,活絡血脈,以達到治療瘀滯不通之目的。
大黃:此藥於方中扮演著重要的「清道夫」角色,其苦寒之性,能清熱解毒,同時藉由其活血化瘀之功,將體內瘀滯之血排出體外。此外,大黃亦能通便排毒,疏通腑氣,促使邪熱從腸道排出。
枳殼:此藥則側重於「理氣」,其苦辛之性,能行氣止痛,使氣機暢通,消散食積,並調和脾胃之功能,使氣血得以正常運行。
生地黃:生地黃在此方中,以其滋陰補腎、清熱涼血之功,一方面能制約大黃的苦寒之性,避免損傷陰液,另一方面則能養心安神,使氣血運行不致過於耗散。
呂寄奴:此藥以其辛溫之性,能散寒止痛,活血化瘀,同時兼具利水消腫之效,有助於消除體內因氣血不通所造成的腫脹。
赤芍:此藥具有涼血止痛、活血調經、清熱解毒之效。從古籍所載之「撞擊傷目」來看,亦可推知其活血散瘀之功效。此藥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局部之瘀血,減輕疼痛。
綜合而言,理氣活血湯之治療原理在於:透過大黃之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疏通腸道;枳殼之行氣止痛、調和脾胃,暢通氣機;生地黃之滋陰補腎、清熱涼血,滋養陰液;呂寄奴之散寒止痛、利水消腫,消除腫脹;以及赤芍之涼血止痛、活血調經,促進血液循環。此等藥物相互協同,共同發揮理氣活血之功效,使氣血調和,瘀滯得以消散,達到治療疾病之目的。
《傷科大成》所載方劑比較
《傷科大成》所載之方劑,以「羌活、防風、川芎」散風祛邪、「蘇梗、陳皮」理氣、「紅花、歸尾、桃仁」活血化瘀、「山羊血」補血。與理氣活血湯皆有活血化瘀之藥物,如紅花與赤芍,桃仁與大黃,皆能針對瘀血病理進行治療,而兩方皆有理氣之藥物,如枳殼,陳皮等。可知兩方之治療方向皆以活血理氣為方向,但《傷科大成》之方劑多用於外傷,以散風祛邪為首,而理氣活血湯則更側重於內在氣機不暢,血瘀之症。
此方劑之組成雖無《傷科大成》所載之「羌活、防風」等祛風藥,但整體而言仍以活血化瘀為主,兼顧理氣,並輔以養陰,使其治療範圍更廣泛,適用於氣滯血瘀之諸多病症。
傳統服藥法
酒大黃6克,枳殼6克,生地15克,劉寄奴9克,赤芍9克,炒桃仁9克。
活血理氣,祛瘀消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理氣活血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理氣活血湯, 出處:《張皆春眼科證治》。 組成:酒大黃6g,枳殼6g,生地15g,劉寄奴9g,赤芍9g,炒桃仁9g。 主治:活血理氣,祛瘀消腫。主治:撞擊傷目。
理氣活血湯, 出處:《張皆春眼科證治》。 組成:柴胡6g,杭白芍9g,歸尾9g,牡丹皮9g,香附9g,青皮3g,炒梔子6g。 主治:疏肝解鬱,理氣活血。主治:暴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