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理氣活血湯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瀉火通便,活血化瘀: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火通便、活血化瘀的功效。當氣滯血瘀引起疼痛或腫脹時,大黃能清熱解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並能通暢腸道,排除積滯,有利於氣血運行。
- 引導藥力,增強療效: 理氣活血湯中常含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藥物,而大黃則起到引導藥力向下走的作用,將藥物有效成分引導至病竈部位,進一步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理氣活血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消積: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之效。方中加入枳殼,可疏肝理氣,消散瘀滯,改善氣機阻滯,促進血行。
- 降逆止嘔:枳殼能降氣止嘔,對於氣逆上衝、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有一定緩解作用。理氣活血湯常用於治療氣滯血瘀、經絡不通所致的各種疼痛,而氣逆上衝則可能加重疼痛,因此加入枳殼有助於緩解嘔吐,提高療效。
「理氣活血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涼血止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養血、止血的功能。方中若出現氣滯血瘀,伴隨有熱象,如口渴、舌紅、脈數等,則生地黃可清熱涼血,緩解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及出血。
- 滋陰養血:生地黃能滋陰養血,潤燥生津。若氣血不足,導致血虛生風,則生地黃可補益氣血,使血脈流通,減輕疼痛。
因此,生地黃在「理氣活血湯」中扮演着清熱涼血、止血、滋陰養血的重要角色,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達到理氣活血、消腫止痛的效果。
理氣活血湯中加入劉寄奴,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止痛:劉寄奴性味苦寒,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
- 疏肝理氣:劉寄奴還具備疏肝理氣的功效,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脇脹痛、脅肋疼痛等症狀。
因此,在理氣活血湯中加入劉寄奴,可發揮其活血止痛、疏肝理氣的功效,以達到治療肝氣鬱結、氣滯血瘀等病症的效果。
理氣活血湯中包含赤芍,主要是因為赤芍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活血化瘀:赤芍性涼,味苦,入肝經,具有涼血止痛、活血化瘀之效。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疼痛、經閉痛經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清熱解毒:赤芍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熱毒壅滯所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
因此,赤芍在理氣活血湯中,既能幫助活血化瘀,又能清熱解毒,配合其他藥材,達到理氣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
主治功效
理氣活血湯
理氣活血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瘡癤潰瘍等疾病。
組成
理氣活血湯由以下中藥組成:
- 大黃:具有瀉下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
- 枳殼:具有行氣止痛、消食導滯的功效。
- 生地黃:具有滋陰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 劉寄奴:具有利水消腫、化瘀止血的功效。
- 赤芍:具有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的功效。
功效
理氣活血湯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疾病:
- 跌打損傷:跌打損傷是指因跌倒、碰撞等原因造成的肌肉、骨骼、關節等組織的損傷。理氣活血湯可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 瘀血腫痛:瘀血腫痛是指因氣血瘀滯而引起的腫脹疼痛。理氣活血湯可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緩解疼痛。
- 瘡癤潰瘍:瘡癤潰瘍是指皮膚或粘膜組織的破損,並伴有膿液或壞死組織。理氣活血湯可以活血化瘀、解毒消腫,促進瘡癤潰瘍的癒合。
用法用量
理氣活血湯一般以中藥湯劑的形式服用,每日1劑,分2次服用。也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適當調整用量和用法。
注意事項
- 理氣活血湯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理氣活血湯含有大黃,大黃有瀉下通便的作用,服用過量可能引起腹瀉。
- 理氣活血湯含有生地黃,生地黃有滋陰清熱的功效,服用過量可能引起腹瀉、嘔吐等症狀。
- 理氣活血湯含有劉寄奴,劉寄奴有利水消腫的功效,服用過量可能引起尿頻、尿急等症狀。
- 理氣活血湯含有赤芍,赤芍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服用過量可能引起出血等症狀。
總結
理氣活血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瘡癤潰瘍等疾病。服用理氣活血湯應遵醫囑,不可自行服用。
傳統服藥法
酒大黃6克,枳殼6克,生地15克,劉寄奴9克,赤芍9克,炒桃仁9克。
活血理氣,祛瘀消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理氣活血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理氣活血湯, 出處:《張皆春眼科證治》。 組成:酒大黃6g,枳殼6g,生地15g,劉寄奴9g,赤芍9g,炒桃仁9g。 主治:活血理氣,祛瘀消腫。主治:撞擊傷目。
理氣活血湯, 出處:《張皆春眼科證治》。 組成:柴胡6g,杭白芍9g,歸尾9g,牡丹皮9g,香附9g,青皮3g,炒梔子6g。 主治:疏肝解鬱,理氣活血。主治:暴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