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三蟲方

QU SAN CHONG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7%
肝經 17%
胃經 9%
大腸經 9%
脾經 9%
心包經 9%
小腸經 9%
三焦經 9%
肺經 7%
心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去三蟲方」中使用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蟲症往往伴隨發熱、口渴、煩躁等症狀,生地黃可清熱解毒,緩解蟲症引發的熱症。
  2. 養陰生津: 生地黃能滋陰生津,潤燥止渴,有助於緩解蟲症引起的津液不足、口乾舌燥等症狀。同時,生地黃還可以改善腸胃功能,促進消化,減少蟲害的發生。

因此,生地黃在「去三蟲方」中起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驅蟲止癢、清熱解毒的療效。

「去三蟲方」中包含大黃,乃因其具有驅蟲之效。

大黃味苦寒,入肝、大腸經,善於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通便瀉下。其苦寒之性可抑制蟲體活動,並促進其排出體外。此外,大黃還能促進腸道蠕動,加速蟲體的排出。

因此,在去三蟲方中,大黃可作為主要驅蟲藥物,達到驅除腸道寄生蟲的目的。

主治功效


去三蟲方功效主治分析

根據《太平聖惠方》與《福壽丹書》記載,去三蟲方之主治為「諸蟲」,意指體內寄生蟲。方中僅記載生地黃與大黃二味藥材,其治療原理可從二藥之功效分析:

生地黃: 生地黃味甘、苦,性寒。其功效為滋陰補血、清熱涼血、養肝益腎。在去三蟲方中,生地黃的作用主要在於滋陰清熱。蟲體寄生於人體,常造成機體陰液虧損,以及因蟲體毒素累積而引發的熱證。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以緩解蟲體寄生造成的陰虛,清熱作用則能減輕蟲體毒素所致的熱象,為驅蟲創造有利條件。 此外,生地黃的補血功效也有助於提升患者的整體抵抗力,利於身體康復。

大黃: 大黃味苦、寒,性峻。其功效為清熱解毒、利尿通便、活血止痛。在去三蟲方中,大黃的作用為清熱解毒,並驅逐蟲體。大黃性峻,瀉下力強,能直接作用於腸道,清除蟲體及其毒素,達到驅蟲的目的。其清熱解毒作用則能進一步消除蟲體毒素對人體的傷害。 大黃的利尿作用可能也有助於排出蟲體代謝產物。

方劑整體作用機理:

去三蟲方以生地黃滋陰清熱,為驅蟲創造有利環境,並緩解蟲體寄生所造成的陰虛及熱證;再以大黃峻下清熱,直接驅逐蟲體及其毒素,達到治療目的。二藥合用,一緩一急,相輔相成,共同發揮驅蟲功效。 《太平聖惠方》中更記載以酒漬藥,或能增強藥物滲透力,提高驅蟲效果。

綜上所述,去三蟲方以其清熱解毒、滋陰潤燥、驅蟲通便的功效,針對體內寄生蟲感染,發揮著協同作用。 其簡單的組成,卻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通過調和陰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此方劑僅為古方記載,實際應用需參考現代醫學知識及專業醫師的指導。

傳統服藥法


生地黃汁3鬥,清漆2升,真丹3兩,瓜子末3升,大黃末3兩。東向灶葦火煎生地黃汁三沸,納清漆。以荊匕攪之,日移1尺;納真丹,復移1尺;納瓜子末,復移1尺,納大黃末,微火勿令焦,侯之可丸,如梧桐子大。
先食服1丸,日3次。濁血下鼻中,30日諸蟲皆下;50日百病癒,面色有光澤。
(《醫方類聚》卷二○二引《得效》)。本方方名,《醫方類聚》引作「去三蟲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去三蟲方, 出處:《千金》卷二十七。 組成:生地黃汁3鬭,清漆2升,真丹3兩,瓜子末3升,大黃末3兩。 主治:諸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