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諸般敗毒散」中加入「大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大黃性寒,味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通便的功效。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發熱、咽痛、口渴、便祕等症狀,大黃能起到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的作用,協助其他藥材消解體內毒素。
- 促進藥物吸收:大黃具有通便作用,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其他藥材的吸收和發揮藥效,增強整體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諸般敗毒散】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諸般瘡毒」,泛指各類皮膚瘡瘍、癰腫疔毒等化膿性感染疾患。其核心在於「敗毒」二字,意指通過瀉下、清熱、活血等作用,以驅除體內濕熱火毒,促使瘡毒外排。
組成與邏輯推理
君藥:錦紋大黃
- 大黃苦寒沉降,主瀉胃腸積滯、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兼能活血化瘀。
- 本方以酒浸曬乾炮製,既可緩和大黃峻瀉之性,又能借酒行藥力,增強其透達瘡毒之效。
- 「毒從大便出」的機轉,正是大黃瀉下作用的體現,使內蘊熱毒隨糞便排出。
臣藥:白芷、連翹
- 白芷辛溫,善散風燥濕、消腫排膿,為瘡家常用藥。其性上行,可引藥力達表,與大黃之沉降形成升降相配,疏通氣機。
- 連翹苦微寒,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尤善治瘡癰疔毒,被譽為「瘡家聖藥」。其用量獨重(六錢),輔佐大黃加強清解熱毒之力。
佐使:當歸、酒
- 當歸活血養血,與大黃同用可防瀉下傷血,且「血行則毒散」,有助瘡毒消散。
- 酒煎藥及露宿,一則助藥力通行經絡,二則取其「輕揚上浮」之性,協調諸藥內外分消瘡毒。
治療原理總析
此方以「通下清解」為核心:
- 瀉毒於內:大黃瀉下導滯,使熱毒從腸道而出;連翹清熱解毒,直挫火毒之勢。
- 散結於外:白芷透表散邪,當歸活血通絡,共同促進瘡毒外散。
- 標本兼顧:既攻邪(瀉火解毒),又護正(當歸養血),符合瘡瘍治療「消、托、補」之法中的「消法」階段。
特色
「露一宿」的制法,或為借助夜間寒涼之氣,增強清熱之效;「溫粥止瀉」則仿《傷寒論》中「得快利後,糜粥自養」的思路,護胃氣防過瀉。全方體現古人「給邪出路」的治療智慧,兼顧經絡表裡,非單純瀉下可比。
傳統服藥法
錦紋大黃4兩(銼碎)。
尤以當歸一兩銼碎,用好酒二碗,煎至八分,將大黃片浸濕一宿,曬乾,為末聽用。
每服大黃3錢,以白芷1錢,連翹6錢,酒煎8分,露1宿調服。其毒從大便出,出盡則以溫粥止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諸般敗毒散, 出處:《瘍科選粹》卷八。 組成:錦紋大黃4兩(銼碎)。 主治:諸般瘡毒。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