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丸

朱明丸

ZHU MI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産論》卷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2%
胃經 12%
大腸經 12%
脾經 12%
心包經 12%
小腸經 12%
心經 12%
三焦經 12%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朱明丸方中包含大黃,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原因:

  1. 瀉熱通便:朱明丸主治熱結便祕,大黃性寒,苦寒瀉熱,能清熱瀉火,通腸潤燥,可有效解決熱結不通之症。
  2. 活血化瘀:朱明丸亦可用於治療血瘀證,大黃不僅能通便,更具活血化瘀之效,能改善血行不暢,促進瘀血消散,從而達到治療血瘀證的目的。

總之,大黃在朱明丸中扮演著瀉熱通便、活血化瘀的關鍵角色,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朱明丸主治「妊娠大便燥結而腹滿者」,即孕婦因腸道燥熱導致的大便乾結、腹部脹滿之證。古代醫家認為,妊娠期間陰血下聚養胎,母體陽氣相對偏盛,易形成陰虛內熱之體質;若飲食不節或氣滯化熱,可能進一步耗傷津液,使腸道失潤,傳導受阻而見燥結腹滿。此方以清熱通下為主,兼顧緩瀉,意在緩解標症而避免傷胎。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配伍分析

    • 大黃(三兩)
      為君藥,性苦寒,歸大腸經,具瀉熱通腸、破積滯之效。《神農本草經》載其「主下瘀血⋯⋯蕩滌腸胃,推陳致新」。其瀉下之力能直接清瀉腸道實熱,開結通便,針對「燥結腹滿」之標。然大黃藥性峻烈,傳統認為妊娠慎用,此方以喬麥配伍,或可制其峻性。
    • 喬麥(一兩)
      性涼味甘,歸脾、胃、大腸經,《本草綱目》言其「降氣寬腸⋯⋯消積滯」。其富含膳食纖維,能潤腸通便,兼緩和大黃攻下之勢,避免瀉下太過傷及胎元。與大黃相配,形成「峻藥緩攻」之結構,既瀉熱導滯,又減輕對孕婦氣血的耗損。
  2. 劑型與用法設計

    • 以麵糊為丸,丸者緩也,可延緩藥物釋放,減輕對胃腸的刺激。
    • 每次僅服一錢(約3克),劑量輕小,體現「衰其大半而止」的妊娠用藥原則,確保通下而不傷正。
  3. 治療原理推演
    此方以「通因通用」為法,通過瀉熱導滯治其標。大黃瀉熱破結,喬麥潤腸緩下,兩者協同改善腸道燥熱狀態,促進排便而緩解腹滿。然須注意,此方僅適用於妊娠實熱內結之實證,若屬氣虛或陰虧所致便秘,則非其所宜。

三、潛在應用與侷限

朱明丸的設計體現了古代對妊娠便秘的權衡:雖避用猛烈攻下藥,但仍需適度通泄以解標急。其核心在於「熱結」病機,通過寒涼降泄與甘緩並行,兼顧療效與安全性。然喬麥用量較大黃為輕,推測其重點仍在瀉熱,潤腸之力較弱,若燥結嚴重恐需酌加滋陰潤燥之品。

傳統服藥法


喬麥1兩,大黃3兩。
上為末,面糊為丸。
每服1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下腹脹氣胃腸脹氣

相同名稱方劑


朱明丸, 出處:《産論》卷一。 組成:喬麥1兩,大黃3兩。 主治:妊娠大便燥結而腹滿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