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將軍膏方劑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瀉火: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將軍膏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毒、疔瘡、丹毒等疾病,大黃可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通便排毒: 大黃還有通便排毒的作用,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加速毒素排出體外,配合其他藥物,可以更有效地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將軍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傷損腫痛」,尤其針對瘀血停滯、腫脹難消之症,具體表現為:
- 瘀血流注紫黑:指外傷後瘀血積聚皮下,局部呈現紫黑色,屬氣血凝滯、經絡不通之象。
- 傷臉上青黑:面部外傷後出現青黑斑痕,多因血瘀日久、色沉肌表所致。
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病機關鍵在於「瘀血內停」,須以「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為治法,而將軍膏以外敷方式,直接作用患處,促進局部氣血運行。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藥味組成與性味歸經
- 大黃(將軍):
- 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經。
- 功效: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
- 外用特點:其峻猛瀉下之性轉為局部活血散瘀之力,能破積滯、通經絡,「推陳致新」以消腫。
- 生薑汁:
- 性味辛溫,歸肺、脾、胃經。
- 功效:辛散走竄,助大黃藥性滲透肌表,兼能溫散水濕,緩和大黃寒性,防止冰伏瘀血。
2. 配伍邏輯與方義
- 大黃為君,單刀直入:
大黃別名「將軍」,取其「蕩滌瘀滯」之效,單用即能破血行滯。外用時,其化瘀消腫之力尤著,清代《醫宗金鑒》記載大黃「敷一切腫毒,瘀熱可散」。
3. 現代機制推論
- 抗炎與改善微循環:大黃所含蒽醌類成分(如大黃素)能抑制炎症介質,減輕腫脹;並擴張血管,促進瘀血吸收。
傳統服藥法
大黃。
上為末。
生薑汁調,敷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化膿性關節炎
相同名稱方劑
將軍膏,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六。 組成:大黃。 主治:傷損腫痛,不消之瘀血流註紫黑,或傷臉上青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