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行大黃湯

DAN HANG DA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2%
胃經 12%
大腸經 12%
脾經 12%
心包經 12%
小腸經 12%
心經 12%
三焦經 12%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單行大黃湯,顧名思義,僅含大黃一味藥材。此方之所以單用大黃,乃因其藥性峻猛,擅長瀉熱通便,對於熱結便祕、腹痛脹滿等症狀,可迅速發揮作用。

大黃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單用大黃,可避免其他藥材的幹擾,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瀉熱通便的功效,迅速緩解便祕症狀。

主治功效


單行大黃湯主治功效分析

《外臺祕要》記載了數種治療「婦人嫁痛」的方劑,其中「單行大黃湯」以其簡潔的組成和顯著的療效,值得深入探討。

方劑組成

單行大黃湯僅由一味藥物組成:

  • 大黃(三兩): 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通便導滯等功效。

古代主治

古籍明確指出單行大黃湯的適應症為「婦人嫁痛」。所謂「嫁痛」,指的是婦女在行房時所產生的疼痛。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大黃的藥性及「嫁痛」的病機,可推論單行大黃湯的治療原理如下:

  1.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嫁痛」常與瘀血阻滯、經絡不暢有關。大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滯,使經絡暢通,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若「嫁痛」是因局部炎症或感染引起,大黃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有效緩解炎症,消腫散結,進而減輕疼痛。

  3. 通便導滯,緩解盆腔壓力: 便祕或腸道壅滯可能導致盆腔壓力增高,加重「嫁痛」。大黃具有通便導滯的功效,可排除腸道積滯,減輕盆腔壓力,有助於緩解疼痛。

  4. 引火下行,調節氣機: 大黃藥性苦寒,有引火下行的作用,可將上焦之火下引,平衡陰陽,調整氣機,改善氣滯血瘀的病理狀態。

煎服方法

古籍記載,單行大黃湯的煎服方法為:

  • 大黃(三兩) 以酒一升煮一沸,頓服。

此方法與一般中藥煎煮略有不同,以酒煮,可藉助酒的行氣活血之力,加強大黃的藥效。煮沸時間短,主要是為了避免藥性過於峻烈,以達到快速緩解疼痛的目的。頓服的方式,更符合急性發作時的用藥需求。

總結

單行大黃湯雖僅由一味大黃組成,但其藥性全面,可針對「嫁痛」的病機,發揮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通便導滯等多重功效,且煎煮方式簡便,療效迅速,體現了古人對疾病的深刻理解和用藥的巧妙智慧。此方為治療婦人嫁痛提供了簡潔有效的臨牀參考。

傳統服藥法


大黃3分。上切。
以好酒1升煮十沸,頓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單行大黃湯, 出處:《千金翼》卷四。 組成:大黃3分。 主治:婦人嫁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