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丸
WU J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草綱目》卷十七引《醫林集要》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寒 (0.0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無極丸中含有大黃,主要是因為大黃具有瀉下通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在無極丸的組成中,大黃主要用於瀉下通便,因為其寒涼之性,可以清熱瀉火,並促進腸道蠕動,對於熱毒壅滯腸道、導致腹痛便祕等症狀,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此外,大黃也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熱毒,對於某些炎症性疾病,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無極丸》主治功效分析:
綜觀古籍記載,《無極丸》主要針對以下病症具有顯著療效:
婦科疾病:
- 經血不通、經閉: 《本草綱目》、《串雅內外編》、《家用良方》等均指出本方能治療婦女經血不通,具有通經之效。《古今醫鑒》更直言此方「治經閉專治之劑」。《萬氏家抄濟世良方》也載明可治產後血塊痛及婦女經水不通。
- 赤白帶下: 《本草綱目》、《串雅內外編》、《家用良方》皆提及本方能治療婦女赤白帶下。
- 崩漏不止: 《本草綱目》、《串雅內外編》、《家用良方》載明可治療崩漏不止。
- 產後積血、惡露不行:《本草綱目》、《串雅內外編》皆說明本方可治產後積血。《沈氏女科輯要》亦有惡露不來宜用本方之記載。《重訂廣溫熱論》更指出可治惡露不行。
- 癥瘕腹痛: 《本草綱目》、《串雅內外編》、《家用良方》等均提及本方能治療癥瘕腹痛。《古今醫鑒》載明此方能治婦人血塊氣疼。
- 產後發狂譫語: 《沈氏女科輯要》、《續名醫類案》記載,本方可治產後血瘀導致的發狂譫語,且有成功案例。
男科疾病:
- 五勞七傷: 《本草綱目》、《串雅內外編》、《家用良方》等均提及本方能治療男子五勞七傷。
兒科疾病:
- 小兒骨蒸潮熱: 《本草綱目》、《串雅內外編》、《家用良方》等均提及本方能治療小兒骨蒸潮熱。
其他病症:
- 腸風下血: 《本草綱目》、《串雅內外編》、《家用良方》等皆載明本方可治腸風下血。
- 五淋: 《本草綱目》、《串雅內外編》、《家用良方》等均提及本方能治療五淋。
治療原理分析:
《無極丸》的組成頗具特色,其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
- 大黃: 為本方主藥,其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攻積導滯、活血祛瘀之功。《本草綱目》等記載大黃能清熱解毒、通便瀉火,用於治療血瘀、積滯等證。本方中大黃經過童便、醇酒、紅花、淡醋等不同炮製,旨在增強其不同方面的療效。
- 童便、食鹽: 童便具有滋陰降火、引藥下行的作用,鹽能軟堅散結。二者與大黃同浸,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之效。
- 醇酒: 酒性辛溫,能活血通絡,與大黃同浸,可增強其活血化瘀、通行藥力的作用。
- 巴豆仁: 與大黃同炒,能增強其攻積導滯、破瘀通便之效,但需去豆不用,旨在取其藥性,避免峻下傷正。
- 紅花: 具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之功,與大黃同浸,可加強其活血化瘀之效。
- 當歸: 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能輔助大黃活血化瘀,並可緩解其攻伐之性。
綜合而言,《無極丸》的治療原理是通過大黃的峻下攻積、活血化瘀,配以童便、醇酒、紅花、當歸等藥物的引導、佐助,以達到破瘀通經、清熱解毒、通利二便之效。 本方針對婦科血瘀證尤為有效,能通經活絡,祛瘀止痛,兼顧男子五勞七傷、小兒骨蒸潮熱,體現了其廣泛的應用價值。
傳統服藥法
錦紋大黃1斤。
上分作四分:一分用童便1碗,食鹽2錢,浸一日,切曬;一分用醇酒1碗,浸1日,切曬,再以巴豆仁35粒同炒豆黃,去豆不用;一分用紅花4兩,泡水1碗,浸1日,切曬;一分用當歸4兩,入淡醋1碗,同浸1日,去歸切曬;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空心溫酒送下。取下惡物為驗、未下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無極丸,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一。 組成:綿紋大黃4兩(每兩用酒、醋、童便、鹽水各煮7次,俱曬乾)。 主治:婦人血塊氣疼,有爬床席,十指出血。
無極丸, 出處:《本草綱目》卷十七引《醫林集要》。 組成:錦紋大黃1斤。 主治:婦人經血不通,赤白帶下,崩漏不止,腸風下血,五淋,産後積血、癥瘕腹痛;男子五勞七傷;小兒骨蒸潮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