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勝金餅子方劑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火解毒: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火解毒、清熱瀉下的功效。勝金餅子方劑旨在治療金瘡、腫毒等熱毒熾盛之症,大黃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協助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 引導藥物:大黃具有瀉下作用,可以引導其他藥物下行,更好地到達病竈部位,發揮藥效。勝金餅子方劑中常配伍其他清熱解毒的藥物,大黃的引導作用可以促進藥效的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勝金餅子方劑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消食化積:枳殼味苦、性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嘔的功效。方中加入枳殼,可幫助消食導滯,化解積滯,改善脾胃功能。
- 理氣止痛:枳殼能理氣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而導致的胸悶、腹痛等症狀,有緩解作用。勝金餅子方劑中,枳殼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達到理氣止痛、改善胸腹脹痛的效果。
主治功效
勝金餅子主治功效分析
治療原理
勝金餅子主治傷寒結胸氣痞。古文記載此方劑主要針對傷寒導致的胸中氣機阻塞、痞滿不適等症狀。
從組成成分分析:
- 大黃: 為此方劑的主要成分,其性味苦寒,具有通腑泄熱、攻積導滯的功效。在方劑中主要發揮通便、消炎、解毒的作用,對於傷寒邪熱內結、腑氣不通導致的結胸、氣痞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枳殼: 性味苦、辛、微寒,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的功效。可疏通氣機,消除胸腹脹滿,與大黃配伍,可增強通腑行氣、消痞除滿的效果。
綜合古文內容分析:
- 《幼幼新書》中提到「治虛中積勝金餅子方」,此方雖名為「勝金餅子」,但其組成與主治與此處討論的「勝金餅子」不同,應為另一方劑。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中明確指出「勝金餅子」主治「傷寒結胸氣痞」。並指出其組成為大黃和枳殼。
主治
傷寒結胸氣痞:
- 結胸: 指傷寒邪熱與痰水互結於胸膈,導致胸脘痞硬、疼痛、按之更甚的病症。
- 氣痞: 指氣機壅滯於胸脘,導致胸中痞塞、脹滿不適的病症。
結論
勝金餅子以大黃、枳殼為主要成分,利用大黃的通腑泄熱、攻積導滯和枳殼的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之功,達到通腑行氣、消痞除滿的效果,從而治療傷寒邪熱內結、腑氣不通所致的結胸、氣痞等症。
傳統服藥法
大黃半兩,枳殼(去瓤,麩炒黃,淨)1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劑,捏作餅子,如小錢大。
結胸者,用芒消半錢,同生薑水化半餅或1餅服之;痞氣者,煎陳皮湯化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胰臟炎膽囊炎
相同名稱方劑
勝金餅子, 出處:《衛生總微》卷七。 組成:大黃半兩,枳殼(去瓤,麸炒黃,淨)1兩。 主治:傷寒結胸氣痞。
勝金餅子,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吉氏家傳》。 組成:粉霜半錢,延胡索半錢,巴豆霜半錢,輕粉1錢,朱砂1塊(皂子大),石燕1個。 主治:虛中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