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衝湯

安衝湯

AN C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寒 (0.5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6%
腎經 19%
心經 12%
脾經 11%
大腸經 8%
肺經 8%
胃經 4%
三焦經 4%
膽經 4%
肝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肺經
胃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安沖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固護脾胃: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安沖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症狀,白朮可以補益脾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從而改善氣血不足,提升機體抵抗力。
  2. 補氣升陽,止瀉止嘔: 白朮還有補氣升陽的作用,可以扶正祛邪,改善因脾胃虛弱導致的腹瀉、嘔吐等症狀。安沖湯中加入白朮,可以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止瀉止嘔、固護脾胃的效果。

安衝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託毒生肌之效。安衝湯主要用於治療氣虛外感,症狀如發熱無汗、乏力疲倦、脈弱等。黃耆可補益氣血,增強人體抵抗力,固護表氣,防止風邪入侵。
  2. 扶正祛邪: 黃耆藥性平和,能夠扶持正氣,抵抗邪氣。安衝湯中常配合其他藥物,如柴胡、葛根等,共同發揮清熱解表、疏風解表之效。黃耆可增強藥效,促進機體恢復,達到扶正祛邪之目的。

安衝湯中加入龍骨,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鎮驚安神: 龍骨味甘鹹,性平,入心、肝經,具有鎮驚安神、斂汗固精的功效。安衝湯用於治療心神不安、驚悸失眠、體虛多汗等症,龍骨能起到鎮定心神、安神定志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有效緩解患者的症狀。
  2. 固本培元: 龍骨還具有補腎固本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體質,增強抵抗力,從根本上解決病症。對於因體虛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龍骨的加入能起到補益作用,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安衝湯中加入牡蠣,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鎮心安神: 牡蠣性寒味鹹,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平肝潛陽之效。安衝湯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牡蠣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幫助患者安神定志。
  • 軟堅散結: 牡蠣還具有一定軟堅散結的作用。安衝湯中常加入牡蠣以輔助治療痰核、瘰癧等疾病,促進結節消散。

總之,安衝湯中加入牡蠣,旨在發揮其鎮心安神、軟堅散結的功效,達到治療心神不安、痰核瘰癧等疾病的目的。

安衝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的功效。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安衝湯主要用於治療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

生地黃可清熱涼血,降解血中熱毒,從而抑制出血。同時,其養陰生津的作用,可滋養陰血,促進血液生成,有助於止血和改善出血導致的症狀。因此,生地黃在安衝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安衝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肝氣鬱結,疏肝理氣:白芍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肝氣鬱結,可導致氣機不暢,出現胸悶、脅痛、乳房脹痛等症狀。白芍能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從而改善胸痛、乳房脹痛等症狀。
  2. 養血調經,緩解經期不適:白芍具有養血調經之效,能滋養肝血,調節月經週期,緩解經期不適。安衝湯常用於治療婦科疾病,白芍的加入有助於改善經期不適,促進身體恢復。

安衝湯中加入海螵蛸,主要基於其鎮驚安神、止嘔止瀉的功效,針對患者出現的驚悸不安、心神不寧、嘔吐腹瀉等症狀起到緩解作用。

海螵蛸性味甘鹹平,入心、脾經,具有收斂固澀、鎮驚安神、止嘔止瀉之功效。對於安衝湯所治療的驚悸不安、心神不寧、嘔吐腹瀉等症狀,海螵蛸能起到鎮驚安神、止嘔止瀉的功效,從而達到緩解病情、恢復健康的功效。

安衝湯中加入茜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涼血止血: 茜草性寒,具有涼血止血之效,能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對於因熱毒瘀血導致的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尿血等,茜草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安衝湯常用於治療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等,茜草的涼血止血功效有助於控制出血,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 茜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安衝湯中加入茜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周圍瘀血的消散,有助於止痛消腫,加速傷口癒合。

安衝湯中包含續斷,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補肝腎、強筋骨:續斷味甘苦,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續筋接骨、止痛的功效。安衝湯主要針對肝腎不足、筋骨失養引起的腰膝痠軟、筋骨疼痛等症狀,而續斷可以補益肝腎、強壯筋骨,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
  2. 促進血行、活血止痛:續斷還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安衝湯中往往還會加入其他活血化瘀的藥材,如當歸、川芎等,與續斷配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達到活血止痛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安衝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婦女經水淋漓不止,或非時漏下,屬「崩漏」範疇。其病機多因氣虛不攝、衝任失固,兼有血熱或陰傷。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強調,此證常見經血量多、逾期難止,甚至反復發作,關鍵在於「下焦不固」,故立安衝湯以「固衝止血」為首要目標。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益氣固表,健脾攝血

    • 炒白朮(6錢)、生黃耆(6錢):白朮健脾益氣,黃耆補氣升提,二者協同恢復中焦運化與統血之能,從源頭固攝血行。
  2. 斂澀下焦,潛陽固脫

    • 生龍骨(6錢)、生牡蠣(6錢):質重沉降,收斂元氣,潛鎮虛陽,防止氣隨血脫,兼能固澀衝任。
    • 海螵蛸(4錢)、茜草(3錢):此二藥為張錫純所重,引《內經》「四烏鰂骨一蘆茹丸」治「前後血」之理。海螵蛸鹹澀,直入下焦止血;茜草既能化瘀防留滯,又協同固澀,形成「通澀並用」之妙,避免純斂致瘀。
  3. 養陰涼血,調肝和營

    • 大生地(6錢)、生杭芍(3錢):生地滋陰涼血,芍藥酸斂柔肝,二者合用清熱養陰,緩解血熱妄行之勢,並防燥藥傷陰。
  4. 補腎續傷,強健衝任

    • 川續斷(4錢):補肝腎、續經脈,助衝任得固,標本兼顧。

整體治療思路
此方以「補氣固攝」為基,結合「斂澀止血」「養陰調肝」「補腎固衝」三法,形成多層次調控:

  • 氣血同調:黃耆、白朮補氣以攝血,生地、白芍涼血以和營。
  • 動靜相兼:龍骨、牡蠣靜鎮,茜草微動,防過澀成瘀。
  • 衝任同固:續斷補下焦,螵蛸澀胞宮,直達病所。

張錫純通過臨床驗證,指出若去茜草、螵蛸則效減,關鍵在於此二藥「通澀互濟」的特性,既止血又不滯邪,正是其「固衝不戀瘀」的精妙設計。

傳統服藥法


白朮6錢(炒),生黃耆6錢,生龍骨6錢(搗細),生牡蠣6錢(搗細),大生地6錢,生杭芍3錢,海螵蛸4錢(搗細),茜草3錢,川續斷4錢。
"1.經漏:友人劉某某其長子婦,經水行時,多而且久,淋灕八九日始斷,數日又復如故。醫治月余,初稍見輕,繼又不愈。延愚診視,觀所服方,即此安衝湯,去茜草、螵蛸。遂仍將二藥加入,一劑即愈。又服一劑,永不反復。劉某某疑而問曰:茜草、螵蛸,治此證如此效驗,前醫何為去之?答曰:彼但知茜草、螵蛸能通經血,而未見《內經》用此二藥雀卵為丸,鮑魚湯送下,治傷肝之病,時時前後血也。故於經血過多之證,即不敢用。不知二藥大能固澀下焦,為治崩之主藥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安衝湯是一張補氣養血、固經止血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婦女經水過多、經期延長、或經血淋漓不止等症狀。患者在服用本方劑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相關疾病


子宮崩漏月經期間過長月經淋漓不止

相同名稱方劑


安衝湯, 出處:《衷中參西》上冊。 組成:白朮6錢(炒),生黃耆6錢,生龍骨6錢(搗細),生牡蠣6錢(搗細),大生地6錢,生杭芍3錢,海螵蛸4錢(搗細),茜草3錢,川續斷4錢。 主治:婦女經水行時多而且久,過期不止,或不時漏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