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風天麻散

DA PAI FENG TIAN MA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脾經 16%
腎經 14%
肺經 12%
心經 11%
膀胱經 10%
膽經 8%
胃經 7%
大腸經 2%
肝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膽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大排風天麻散中包含天麻,主要源於其舒筋活絡、平肝熄風的功效。

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經,具有鎮痙止痛、平肝熄風、祛風止眩的作用。對於因肝風內動、氣血逆亂所致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抽搐痙攣等症狀,天麻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而大排風天麻散常用於治療風溼痹痛、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等症,天麻的藥性正好可以配合其他藥材,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大排風天麻散中加入烏梢蛇,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祛風止痙:烏梢蛇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通絡止痛之效。與方中天麻、白芷等藥物合用,可增強祛風止痙之力,用於治療風痰阻絡、肝風內動所致的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

2. 活血化瘀:烏梢蛇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營養,對於風痰瘀阻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大排風天麻散中加入羌活,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散寒: 羌活性溫,善於祛風散寒,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而天麻散本身以祛風止痛、平肝熄風為主要功效,羌活的加入,能增強方劑的祛風散寒之力,使之更能有效地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頭風。
  2. 通絡止痛: 羌活具備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以疏通經絡,解除痺痛。大排風天麻散中常用於治療頭風、眩暈、頭痛等症,這些症狀往往與經絡不通、氣血瘀滯有關。羌活的加入,能增強方劑的通絡止痛作用,幫助患者更快地解除疼痛。

大排風天麻散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痛: 獨活味辛性溫,具有祛風濕、止疼痛的功效。方劑中天麻、川芎等藥材主治頭痛眩暈,獨活則能輔助它們,加強祛風止痛的作用,更有效地緩解頭痛、頭暈等症狀。
  2. 活血通絡: 獨活還具有活血通絡的功效,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因風濕阻滯引起的疼痛和麻木。與方劑中的其他藥材配合,可共同改善因風濕、氣血瘀阻等引起的頭部不適。

大排風天麻散中加入秦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痛:秦艽味苦性寒,入肝經,善於祛風濕、止疼痛,與方中其他藥物如天麻、羌活等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風寒溼邪引起的頭風痛、肢體疼痛等症狀。
  2. 疏通經絡:秦艽具有舒筋活絡、通經活血的功效,可幫助改善氣血循環,解除風寒溼邪對經絡的阻滯,促進疼痛緩解,恢復肢體活動功能。

大排風天麻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補益氣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調經止痛等功效。對於風濕痺痛、筋脈拘攣、氣血不足等症狀,當歸能有效改善血行不暢,緩解疼痛,並提升氣血循環,增強身體抵抗力。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大排風天麻散整體偏於祛風止痛,加入當歸則能中和藥性,避免燥烈傷陰,並能起到補益氣血的作用,使藥效更加溫和,更利於身體吸收和利用。

大排風天麻散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祛風止痛: 肉桂性熱,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等症狀,肉桂能溫通經絡,驅散寒邪,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
  2. 助天麻散藥力,增強療效: 天麻性平,味甘,善於平肝熄風、止痛定驚。肉桂的辛熱之性可以輔助天麻散藥力,促進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增強其治療風寒濕邪所致頭風痛的效果。

大排風天麻散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風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之效。其能疏通經絡,改善頭面部氣血循環,緩解頭風、頭痛等症狀,與方中天麻、川芎等藥物協同作用,增強止痛效果。
  2. 通鼻竅: 白芷善於通鼻竅,對於鼻塞、流涕等症狀有改善作用。大排風天麻散主要用於治療頭風、頭痛、眩暈等疾病,而鼻塞、流涕等症狀亦可伴隨出現,白芷的加入有助於改善鼻部症狀,提高療效。

「大排風天麻散」中包含麻黃,主要基於其 發汗解表 的功效。麻黃性溫,入肺經,能宣肺散寒、發汗解表,對於風寒襲表、頭痛鼻塞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該方劑可能用於治療風寒濕痺所致的頭風、頭痛、肢體麻木、言語不利等症狀。麻黃的發汗解表之功,可驅散風寒,解除表邪,並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藥物深入經絡,發揮止痛、止痺的效果。

大排風天麻散中加入細辛,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祛風散寒: 細辛味辛性溫,入肺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之效。可與天麻、大風子等藥物協同作用,緩解風寒襲腦引起的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等症狀。
  2. 開竅醒神: 細辛性溫,能通鼻竅,並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腦部供血,有助於清醒頭腦,提高療效。

大排風天麻散中加入青葙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清熱明目:青葙子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之效。方中天麻、川芎等藥材性偏溫燥,容易出現頭暈目眩、視力模糊等症狀,加入青葙子可起到清熱瀉火、滋養肝腎,緩解上述症狀的作用。

二、疏風散熱:青葙子能疏散風熱,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疏風散熱的作用,改善因風熱上攻引起的頭疼、目赤腫痛等症狀。同時,青葙子還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目地。

大排風天麻散中包含枳殼,其目的主要有二:

  1. 行氣止痛: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具有行氣消積、散結止痛之效。方中天麻、羌活等藥材止痛功效較佳,但偏於止痛而非疏通經絡,故加入枳殼有助於行氣活血,使藥力更好地到達病竈,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舒肝解鬱:枳殼不僅能行氣止痛,還能疏肝理氣,解鬱消鬱。肝鬱氣滯可導致頭痛、眩暈等症狀,而大排風天麻散主治風寒濕邪所致的頭風,而肝鬱氣滯亦可加重病情,故加入枳殼可起到疏肝解鬱,協同其他藥物更好的治療頭風。

大排風天麻散方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祛風止痛: 附子性溫,入腎經,具有溫陽散寒、祛風止痛之功。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頭風、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附子可溫經散寒,祛除風寒濕邪,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補益氣血,強健筋骨: 附子性溫,亦可補益脾腎之氣血,強健筋骨。對於因氣血虧虛,導致的頭風、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附子可以溫補脾腎,補益氣血,從根本上改善症狀。

因此,大排風天麻散中加入附子,可起到溫陽散寒、祛風止痛、補益氣血、強健筋骨的功效,綜合作用,增強方劑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大排風天麻散」,以天麻、烏梢蛇、羌活、獨活、秦艽、當歸、肉桂、白芷、麻黃、細辛、青葙子、枳殼、附子為主要成分,主治肺中風、言語混淆不清、麻木不仁、手腳抽筋等症狀。以下為各成分介紹:

  1. 麻黃:性辛溫,具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尤其擅長治療風寒感冒、水腫、喉癢咳嗽等。

  2.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等功能,可治療頭痛、鼻淵、風濕痹痛等。

  3. 當歸:擁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等功效,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和微循環障礙。

  4. 獨活:以其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特性,適用於風寒感冒、腰痛、風濕痹痛等。

  5. 附子:其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等功效,適用於寒邪內侵引起的各種症狀。

  6. 羌活:性辛溫,特長於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對於頭痛、肌肉痠痛等症有良效。

  7. 秦艽: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擅長處理陰骨蒸潮熱、風濕痹痛等。

  8. 肉桂:以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等特點,適用於陽虛引起的各種病症。

  9. 天麻:主要功效為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適合眩暈、頭痛、麻痺等症。

  10.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等效果,適用於風寒感冒、咳嗽、身體痠痛等。

  11. 枳殼:擁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適合胸脅氣滯、咳嗽痰多等症狀。

  12. 青葙子:性寒味苦,補血養肝、清熱瀉火、散風熱、退翳等功效,用於清除體內毒素、促進視力發育等。

綜上所述,「大排風天麻散」透過多種中藥成分的相互作用,共同治療肺中風、言語混淆不清、麻木不仁、手腳抽筋等症狀,是一種多功能的中醫方劑。

傳統服藥法


天麻2兩,烏蛇(酒炙,用肉)1兩1分,羌活(去蘆頭)1兩,獨活(去蘆頭)1兩,秦艽(去苗土)2兩半,當歸(切,焙)1兩1分,桂(去粗皮)3分,白芷(炒)1兩1分,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乾)2兩1分,細辛(去苗葉)2兩,青葙子(微炒)2兩,枳殼(去瓤,麩炒)2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1分,白蒺藜(炒)2兩,羚羊角(鎊)半兩,芍藥1兩1分。
上為散。
每服2錢匕,空心及晚食前溫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祛風通絡、活血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肺中風、(疒帬)麻不仁、手足牽急等症狀。

本方中天麻、烏梢蛇、羌活、獨活、秦艽、當歸、肉桂、白芷、麻黃、細辛、青葙子、枳殼、附子等十四味中藥均具有祛風通絡、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相互協同,增強療效。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麻痺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多痰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大排風天麻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 組成:天麻2兩,烏蛇(酒炙,用肉)1兩1分,羌活(去蘆頭)1兩,獨活(去蘆頭)1兩,秦艽(去苗土)2兩半,當歸(切,焙)1兩1分,桂(去粗皮)3分,白芷(炒)1兩1分,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乾)2兩1分,細辛(去苗葉)2兩,青葙子(微炒)2兩,枳殼(去瓤,麸炒)2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1分(疒帬)主治:肺中風,(疒帬)麻不仁,手足牽急。 。 主治:肺中風,(疒帬)麻不仁,手足牽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