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倉公當歸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 補血調經: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其能改善氣血不足,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滋潤血脈、改善經期不調、痛經等症狀。
- 和血潤燥: 當歸可潤燥生津,滋養血脈,適用於血虛所致的皮膚乾燥、毛髮乾枯、口乾舌燥等症狀。與其他藥材配伍,能達到補血養血、和血潤燥的功效。
倉公當歸湯中加入防風,主要是利用其祛風止痛的功效。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入膀胱、肺經。其祛風散寒、止痛的特性,可以與當歸等藥物共同作用,緩解因風寒入侵所引起的頭風、頭痛、肢體疼痛等症狀。同時,防風還有解表的作用,可以幫助驅散外邪,進一步達到止痛的效果。
此外,防風與當歸的配伍,也符合中醫“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防風作為佐藥,可以輔助當歸發揮活血止痛的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
倉公當歸湯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止痛:獨活性溫,味辛,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濕痺,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倉公當歸湯以當歸補血活血,而獨活則可疏通經絡,緩解風寒濕邪所致的疼痛,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 協調藥性:當歸性溫,偏於補血活血,而獨活性溫,偏於祛風濕止痛,兩者搭配可以相互協調,避免藥性偏頗,使藥效更加全面。獨活亦能有效地抑制當歸的燥熱之性,使方劑更加平和,更適合患者服用。
倉公當歸湯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發散風寒,宣肺止咳:麻黃性溫,具有發散風寒、宣肺止咳之效。對於因風寒侵襲肺經而導致的咳嗽、鼻塞、頭痛等症狀,麻黃可起到疏通經絡、宣散寒邪的作用,配合當歸補血活血,更能改善氣血循環,緩解寒邪壅滯之症。
- 溫陽化氣,促進氣血運行:麻黃具有溫陽化氣的作用,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寒邪的排除,並減輕因寒邪凝滯而導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倉公當歸湯的組成中包含附子,主要原因在於附子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效,用於治療寒邪客於陽氣,陽氣不足所致的陽虛證。當歸湯主治血虛、血寒證,若患者兼有陽虛,則可加入附子以溫陽散寒,補益陽氣,達到溫陽補血的功效。附子與當歸相配,一溫一補,相互協調,更能發揮藥物的最大療效,使得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倉公當歸湯中加入細辛,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經散寒,止痛止痙:細辛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痙的功效。當歸湯主治血虛寒凝,經絡不通,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細辛加入其中,可溫經散寒,促進血行,緩解疼痛。
- 助當歸活血化瘀:細辛辛溫,可促進血液循環,助當歸活血化瘀,改善血液運行不暢的狀態。當歸具有補血活血之效,細辛與當歸配合,可以起到更好的活血化瘀效果,促進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倉公當歸湯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首載於《金匱要略》等古籍,主治「賊風口噤,角弓反張,痙者」,即外感風邪侵襲人體,導致牙關緊閉、肌肉強直、身體反張如弓的痙攣狀態。後世醫家擴展其應用,如《聖濟總錄》用於風痙見「坐而順掣,腰脊仰倒」者,強調其對風邪引發經絡拘急、氣血逆亂的調控作用。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配伍之核心思想
本方以「祛風散寒、溫通經絡、活血解痙」為主軸,針對風寒邪氣閉阻筋脈、氣血凝滯之病機:
- 當歸(君藥):性溫味甘,為血中氣藥,既能補血活血,又兼散寒止痛,針對痙病之「血虛風動」打下基礎。
- 麻黃、防風、獨活(臣藥):
- 麻黃開泄腠理,發散風寒,解除表邪閉鬱;
- 防風祛風勝濕,善治「風痙」;
- 獨活深入少陰,除筋骨間風寒濕邪。三藥協力驅散外風,疏通經絡。
- 附子、細辛(佐使藥):
- 附子大熱,溫補腎陽,散寒通絡,助麻黃破陰凝;
- 細辛辛烈走竄,內化寒飲,外達皮毛,與附子共逐深伏之寒邪。
2. 酒煎法的增效作用
以「酒5升,水3升」煎藥,酒性辛溫,能助藥力直達筋脈,更強化活血通絡、解散風寒之效,尤其針對「口噤不開」者,酒行藥勢,促氣血通暢。
3. 治療機轉推論
痙病多因風寒外束、津液失布,筋脈失養而攣急。本方透過:
- 散寒解表(麻黃、附子)→ 解除表邪閉阻;
- 祛風活絡(防風、獨活)→ 鬆弛筋脈拘急;
- 溫養氣血(當歸、酒)→ 改善筋脈濡潤。
三服後「由蘇至大汗」的層次反應,正對應邪氣由裏出表的透解過程。
古今應用延伸
本方後世衍生為「倉公酒」等劑型,用於風寒濕痹、中風拘攣等證,反映其組方對「風邪夾寒、筋脈失養」病機的廣泛適應性。現代可聯想於中風後肌張力異常、破傷風早期等屬寒凝筋急者,然需嚴格辨證。
傳統服藥法
當歸18株,防風18株,獨活1兩半,麻黃30株,附子1枚,細辛半兩。
上(口父)咀。以酒5升,水3升,煮取3升,服1升;口不開者,格口納湯。1服當蘇,2服小汗,3服大汗。
風痙:嘗見口噤似痙,略知人事,但坐而順掣,腰脊仰倒者,亦風痙也,服倉公當歸湯而愈。
當歸湯(《聖濟總錄》卷八)、倉公當歸酒(《三因》卷七)、倉公酒(《普濟方》卷一○五引《鮑氏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因此,不宜在發熱、出汗多的情況下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倉公當歸湯, 出處:《千金》卷八。 組成:當歸18株,防風18株,獨活1兩半,麻黃30株,附子1枚,細辛半兩。 主治:賊風口噤,角弓反張,痙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