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駐景丸方劑中加入車前子,主要是基於其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膀胱、腎經,能有效清除體內濕熱,促進水液代謝。
對於駐景丸所針對的病症,車前子能發揮以下作用:
- 利水消腫:車前子可幫助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減輕水腫症狀。
- 清熱解毒:車前子可清熱解毒,緩解因濕熱引起的炎症反應。
因此,車前子在駐景丸方劑中,扮演著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病症。
駐景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血養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駐景丸常用於治療女性月經不調、血虛面色蒼白等症狀,而當歸的補血功效能有效改善這些症狀。
- 調和藥性: 駐景丸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寒或燥的藥材,而當歸性溫,能起到調和藥性、緩和藥性偏燥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平和穏定,避免副作用。
駐景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改善氣血不足、滋陰補腎等症狀。其中熟地黃是其重要成分之一,因為熟地黃具有非常好的滋補作用。熟地黃是以生地黃經過炮製後所得,其性質溫和,能有效地滋陰潤燥、補血養陰,對於患者的身體有著良好的調理效果。
在駐景丸中,熟地黃的加入使得方劑能夠達到更好的補益效果,特別是在治療因腎虛引起的疲勞、失眠或腰膝無力等症狀時,熟地黃能夠幫助提升人體的抵抗力,增強體質。此外,熟地黃也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氣血的流通性,對於改善面色蒼白、精神不振等問題具有明顯的療效。因此,熟地黃在駐景丸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其治療效果的重要保障。
駐景丸方劑中包含楮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固精,改善腎虛所致的遺精、早洩等症狀: 楮實性寒,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固精、澀精止遺的功效。對於腎氣不足、精關不固導致的遺精、早洩等症狀,楮實可起到滋補腎精、固攝精氣的作用。
- 改善腎虛導致的耳鳴、腰膝痠軟等症狀: 楮實除補腎固精外,亦可補益腎陰,改善腎虛導致的耳鳴、腰膝痠軟、頭暈目眩等症狀。駐景丸中常與其他補腎藥物配伍,共同發揮治療腎虛的功效。
總而言之,楮實的加入,是駐景丸方劑中補腎固精、改善腎虛症狀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其更能有效治療相關疾病。
駐景丸方劑中加入花椒,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止痛止癢: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入侵而引起的皮膚瘙癢、疼痛,花椒可以起到溫經散寒、止癢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症狀。
- 活血化瘀: 花椒亦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對於因瘀血阻滯引起的皮膚病症,花椒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因此,駐景丸方劑中加入花椒,主要是為了發揮其溫經散寒、止痛止癢和活血化瘀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皮膚病症的目的。
駐景丸中使用五倍子,主要基於其收斂止瀉的功效。五倍子為漆樹科植物鹽膚木的蟲癭,性寒、味酸澀,入肺、大腸經。其含有豐富的單寧酸,具有強烈的收斂作用,能止瀉止血,並可抑制腸道蠕動,減輕腸道炎症。
在駐景丸中,五倍子與其他藥材配伍,可有效改善因脾虛泄瀉、肺虛久咳等症狀引起的腸道功能紊亂,達到止瀉、固澀、止咳的功效。
駐景丸方劑中包含枸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枸杞子性甘平,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駐景丸主治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所致的目昏、視力減退等症,枸杞子可補益肝腎,改善視力,從根本上解決病症。
- 養血潤燥,改善面色:枸杞子亦有養血潤燥的功效,可改善面色蒼白、皮膚乾燥等症狀。駐景丸除治療眼疾外,亦可改善面容,使人容光煥發,故選用枸杞子以達到美容養顏之效。
駐景丸方劑中包含菟絲子,主要原因有二:
- 補腎益精:菟絲子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固精縮尿之效。駐景丸主治腎虛精虧、腰膝痠軟、遺精早泄等症,菟絲子能補益腎氣,固攝精髓,改善患者腎虛所致的症狀。
- 滋養肝腎:菟絲子亦能滋養肝腎,與駐景丸中其他滋補肝腎的藥材如枸杞子、山茱萸等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補益肝腎、改善肝腎功能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腎虛精虧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駐景丸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駐景丸》 主治 「肝腎氣虛,兩目昏暗,視物不明」,其核心病機在於肝腎精氣虧虛,致目失所養。中醫理論認為:
- 「肝開竅於目」,肝血充足則目能視物;
- 「腎藏精,精生髓,髓養目」,腎精上注於目則睛明神旺。
若肝腎氣虛,精血不能上榮目竅,則見視力模糊、昏蒙不清,甚或眼乾澀痛。此方以補益肝腎為本,兼以明目,長期服用可固本培元,增強目力。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君藥:菟絲子(5兩)
- 性味歸經:甘溫,入肝、腎、脾經。
- 作用:
- 補肝腎:菟絲子為平補肝腎之要藥,既溫腎陽,又益腎精,兼能養肝明目。
- 固精氣:其「酒浸」炮製加強溫通之力,助精氣上達於目。
- 明目:古載「菟絲子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消渴明目」,直接針對目暗不明。
2. 臣藥:熟乾地黃(2兩)
- 性味歸經:甘微溫,入肝、腎經。
- 作用:
- 滋腎填精:地黃為補腎陰之基藥,與菟絲子相配,一陰一陽,共補肝腎之根本。
- 養血榮目:肝血充足則目得血而能視,地黃通過補血間接助明目。
3. 佐藥:車前子(1兩)
- 性味歸經:甘寒,入肝、腎、肺經。
- 作用:
- 滲濕明目:車前子性偏下行,能利水濕而瀉肝腎濁氣,防止地黃、菟絲子過於滋膩。
- 清肝降火:其微寒之性可制約溫補藥之燥性,使全方補而不滯,標本兼顧。
配伍特點
- 「補中寓通」:菟絲子、熟地黃補肝腎為主,車前子利濕為輔,補瀉並施,使精氣充而濁陰降。
- 「陰陽雙調」:菟絲子偏溫陽,熟地黃偏滋陰,二者相合,平衡腎中陰陽。
- 「以蜜為丸」:蜂蜜潤燥,緩和藥性,延長補益效果;**「溫酒送服」**可助藥力上行,直達目竅。
總結
《駐景丸》以 補肝腎、填精血 為核心,佐以 清利明目,適用於肝腎虛損所致的視力衰退。其組方邏輯嚴謹,兼顧標本,體現中醫「虛則補之」「精氣上注」的治療思維。透過長期調養,使肝腎精氣充盈,目得所養而視物自明。
傳統服藥法
菟絲子5兩(酒浸3日,曬乾,別搗為末),車前子1兩,熟乾地黃2兩。
久服補肝腎,增目力。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以溫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長期服用,應定期複查肝腎功能。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駐景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四五引《千金月令》。 組成:車前子(焙)、菟絲子。 主治:導小腸熱。主治:小便淋澀。
駐景丸, 出處:《聖惠》卷三十三。 組成:菟絲子5兩(酒浸3日,曬乾,别搗爲末),車前子1兩,熟乾地黃3兩。 主治:久服補肝腎,增目力。主治:肝腎俱虛,眼常昏暗,多見黑花,或生障翳,視物不明,迎風流淚。
駐景丸,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二。 組成:車前子1兩,當歸(酒洗)5錢,熟地黃2兩,楮實1兩,川椒(炒,去黑子)1兩,五倍子(炒)1兩,枸杞(去核)1兩,菟絲子(酒浸洗淨)1兩。 主治:肝腎氣虛,兩目昏暗,視物不明。
駐景丸, 出處:《銀海精微》卷上。 組成:楮實(微炒)1兩,枸杞子1兩,五味子1兩,人參1兩,熟地(酒浸,焙乾)2兩,乳香(制)1兩,肉蓯蓉(酒浸,焙乾)4兩,川椒(去目,炒乾)1兩,菟絲子(淘淨,去砂土,酒浸3宿,蒸過焙乾)4兩(一方加當歸)。 主治:心腎俱虛,血氣不足,下元衰憊。視物不明,如紗遮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