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乳香定痛散中包含乳香,主要原因有二:
- 活血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減輕疼痛和炎症反應。
- 消腫止痛: 乳香能抑制炎性介質的釋放,降低血管通透性,有效地控制局部組織的腫脹和疼痛。
因此,乳香定痛散中加入乳香,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各種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乳香定痛散中含有沒藥,其原因如下:
- 消腫止痛: 沒藥性苦、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與乳香共同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緩解疼痛。
- 促進傷口癒合: 沒藥能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與乳香搭配,更能發揮協同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乳香定痛散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功效。乳香定痛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瘀阻所致的疼痛,滑石能清熱利濕,有助於消除濕熱,減輕疼痛。
- 滑利排石: 滑石有滑利通竅的作用,能促進尿液排出,有助於將體內積聚的濕熱和瘀血排出體外,達到通經活絡、止痛的效果。
總之,滑石在乳香定痛散中起到清熱利濕、滑利排石的作用,有助於消除濕熱瘀阻,緩解疼痛。
乳香定痛散中加入冰片,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消腫止痛: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乳香定痛散主要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腫等,冰片可以快速消散瘀血,減輕局部腫脹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二、開竅通竅:冰片氣味芳香,可以通竅開竅,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在跌打損傷中,冰片可以促進氣血流通,加速瘀血消散,減輕疼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乳香定痛散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傷損及一切瘡瘍,潰爛疼痛」,其應用範疇聚焦於外傷瘀滯與瘡瘍膿潰所致之疼痛。中醫理論中,此類痛症多因氣血瘀阻或熱毒蘊結,導致局部經絡阻塞、「不通則痛」。方劑以「搐鼻」給藥,借鼻腔黏膜快速吸收藥性,發揮行氣活血、消腫定痛之效,尤其適用於體表創傷或瘡瘍未深者,避免內服藥物對脾胃之負擔。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活血化瘀以通絡止痛
- 乳香、沒藥:為核心藥對,二者均能活血行氣、散瘀定痛。乳香偏重舒筋活絡,沒藥長於散血消腫,協同破除局部瘀滯,改善「不通則痛」之病機。
- 川芎:辛散溫通,為「血中氣藥」,能上行頭目、下行血海,增強活血之力,兼引藥性至頭面(鼻腔用藥)。
清熱解毒以消瘡腫
- 石膏、盆消(芒硝):石膏清解氣分實熱,盆消瀉火軟堅散結,針對瘡瘍之熱毒熾盛或傷後化熱,防止瘀熱互結。
- 雄黃:辛溫有毒,外用可殺蟲解毒、燥濕祛痰,對「潰爛瘡瘍」之腐肉濕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開竅醒神以助藥效
- 腦(冰片)、麝香:芳香走竄,能通諸竅、散鬱火。此二味量少卻關鍵,既可助藥性穿透黏膜,又可「引藥直達病所」,增強全方止痛之效。
用藥特色與機理
- 外用搐鼻,速效止痛:鼻腔黏膜血管豐富,藥末直接刺激可反射性調節局部氣血,且芳香成分(冰片、麝香)能迅即開竅,緩解劇痛。
- 寒溫並用,標本兼顧:既以乳香、沒藥、川芎溫通化瘀,又佐石膏、芒硝清熱瀉火,適用於瘀熱夾雜之證,避免單一溫燥助熱或寒涼凝血之弊。
綜論
此方組成體現「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以活血化瘀為本,清熱解毒為輔,配合開竅藥引經,集中解決「傷損瘡瘍—瘀熱疼痛」之核心病機。其給藥途徑設計巧妙,彰顯古代中醫急則治標的實用智慧。
傳統服藥法
乳香、沒藥、川芎、石膏、雄黃、盆消各等分、腦、麝少許。上為細末。
口噙水,搐鼻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孕婦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乳香定痛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九一引《醫林方》。 組成:禦米殼7兩,烏白芷3兩,甘草2兩。 主治:一切腫疼不止。
乳香定痛散, 出處:《保嬰撮要》卷十四。 組成:乳香5錢,沒藥5錢,滑石1兩,冰片1錢。 主治:傷損及一切瘡瘍,潰爛疼痛。
乳香定痛散, 出處:《外科發揮》卷一。 組成:乳香2錢,沒藥2錢,寒水石(煅)4錢,滑石4錢,冰片1分。 主治:瘡瘍疼痛不可忍。
乳香定痛散, 出處:《袖珍》卷二引《聖惠》。 組成:乳香、沒藥、川芎、石膏、雄黃、盆消各等分、腦、麝少許。 主治:偏正頭痛,鼻塞聲重,風蛀牙疼。
乳香定痛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九一引《煙霞聖效方》。 組成:禦米殼2兩(去頂蒂),揀甘草8錢,麻黃1兩2錢(去節)。 主治:諸瘡疼痛,及一切諸痛。
乳香定痛散, 出處:《扶夀精方》。 組成:乳香2錢,沒藥2錢,敗龜版(酥炙脆)10兩,紫荊皮2兩,當歸須5錢,虎骨(酥炙)5錢,骨碎補5錢,川山甲(火炮)5錢,半兩錢五文(如無,以自然銅1兩,醋淬7次)。 主治:金創打撲,折骨傷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