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溫經定痛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活血止痛: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調經、養血補血、止痛的功效。對於經期疼痛、血瘀不通所致的疼痛,當歸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達到止痛的效果。
二、 溫經散寒: 溫經定痛湯主要針對寒凝血瘀導致的疼痛,而當歸溫經散寒的功效,有助於溫暖經絡,驅散寒邪,改善氣血運行,達到溫經止痛的效果。
溫經定痛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行氣止痛: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作用。溫經定痛湯多用於寒凝血瘀導致的疼痛,川芎可溫經散寒,促進氣血運行,從而緩解疼痛。
二、活血化瘀: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消散瘀血,進而止痛。
因此,溫經定痛湯中加入川芎,能有效地發揮其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溫經止痛的目的。
溫經定痛湯中使用延胡索,是基於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藥性。
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主要功效為疏肝解鬱、行氣止痛、活血化瘀。在溫經定痛湯中,延胡索與其他藥材配合,能有效緩解寒凝血瘀、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達到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效果。
因此,延胡索的加入是溫經定痛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為方劑的整體療效提供了重要保障。
溫經定痛湯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溫經定痛湯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症,而紅花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解除瘀血阻滯,達到止痛的效果。
- 溫經散寒,通利血脈:紅花能溫經散寒,有助於改善寒凝血瘀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同時,紅花也能通利血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紅花在溫經定痛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地改善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症狀,起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溫經定痛湯中加入桂枝,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一、溫經散寒:桂枝性溫,味辛甘,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寒凝血瘀、經絡不通導致的疼痛,桂枝可以溫通經絡,使氣血運行暢通,緩解疼痛。
二、調和營衛:桂枝能調節營衛氣血,促進氣血流通,使寒邪不致凝滯,有助於改善血行狀況,減輕疼痛。
總之,桂枝在溫經定痛湯中起着溫經散寒、調和營衛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寒凝血瘀、經絡不通所引起的疼痛。
溫經定痛湯中包含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莪朮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減輕疼痛。溫經定痛湯主要用於治療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而莪朮的活血化瘀作用正好能緩解瘀血阻滯,減輕疼痛。
- 溫經散寒,止痛止癢: 莪朮性溫,能溫經散寒,並具有止痛止癢的作用。溫經定痛湯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引起的痛經、腹痛、關節痛等症狀,莪朮的溫經散寒作用能改善寒凝血瘀的病症,緩解疼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溫經定痛湯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婦女痛經」屬「瘀滯兼寒」之證,其核心病機為寒凝血瘀,氣機不暢。具體表現如下:
- 少腹冷痛,喜得熱熨:寒邪客於胞宮,血脈凝滯不通而痛,遇熱則寒邪暫散,氣血稍通,故痛減。
- 經色烏黑,量不多:血瘀內阻,新血難行,經血暗滯;寒性收引,經量因而受限。
- 腰痠背寒:寒凝血瘀,經絡不通,陽氣不達,故伴隨腰背冷痛。
- 舌淡苔白,脈沉緊:舌淡為寒,脈沉主裡,緊脈為寒痛之象,整體反映裡寒瘀滯之候。
二、組成藥物邏輯推理
本方以「溫經散寒、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治療原則,藥物配伍層次分明:
溫經散寒
- 桂枝:辛甘溫,入血分溫通經脈,散寒止痛,為方中溫散寒邪之君藥。
- 台烏藥:辛溫,善行下焦氣滯,兼能散寒,助桂枝溫通胞宮。
活血化瘀
- 當歸:甘辛溫,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兼能潤燥,防溫藥過燥。
- 川芎:辛溫,為血中氣藥,行氣活血,通絡止痛。
- 紅花:辛溫,專入血分,活血通經,散瘀止痛。
- 莪朮:辛溫破血,行氣消積,尤其適用於血瘀氣滯之實證。
行氣止痛
- 延胡索:辛散溫通,既能活血,又長於行氣止痛,為「痛經要藥」。
- 台烏藥與莪朮相配,增強下焦氣機疏通之力,氣行則血行。
三、治療原理
- 溫經與活血並行:桂枝、台烏藥散寒通陽,當歸、川芎、紅花活血化瘀,寒散則血行,血行則痛止。
- 氣血雙調:川芎、延胡索行氣以活血,莪朮破滯消積,改善瘀滯狀態。
- 標本兼顧:一方面溫散寒邪治本,另一方面活血行氣治標,緩解經痛。
總結:此方以溫通為主,佐以行氣活血,針對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通過散寒、化瘀、行氣三法協同,達到「溫經定痛」之效。
傳統服藥法
當歸2錢,川芎1錢半,延胡2錢,紅花1錢,桂枝1錢半,莪朮2錢,台烏2錢。
溫經行血理氣。
水煎,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孕婦慎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如果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應慎用本方。
- 本方有溫經散寒的作用,因此,如果有發熱、口渴、尿黃等熱證的患者,不宜使用本方。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溫經定痛湯, 出處:《中醫婦科治療學》。 組成:當歸2錢,川芎1錢半,延胡2錢,紅花1錢,桂枝1錢半,莪朮2錢,台烏2錢。 主治:溫經行血理氣。主治:婦女痛經。瘀滯兼寒,少腹冷痛,喜得熱熨,經色烏黑,量不太多,腰痠背寒,舌淡苔白,脈沉緊。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