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芩朮湯

HUANG QI QIN ZH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脾經 15%
腎經 14%
胃經 13%
肝經 12%
心經 11%
大腸經 6%
膽經 3%
三焦經 2%
肺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黃耆芩朮湯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方中加入黃芩,可有效清解外感熱邪,防止熱毒內陷,並緩解因熱邪引起的發熱、口渴、咽痛、咳嗽等症狀。
  2. 解毒止痛: 黃芩可解毒止痛,對於因熱毒所致的疼痛,如咽喉腫痛、腹痛等,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同時,黃芩還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抵抗病邪的侵襲。

綜上,黃芩在黃耆芩朮湯中發揮着清熱解毒、解毒止痛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黃耆芩朮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能補脾胃之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黃耆性溫,善補氣血,但偏於補氣而不善於健脾。白朮與黃耆配伍,一補氣,一健脾,相輔相成,使補氣益脾之效更顯著。

其二,黃芩性寒,善清熱瀉火,但容易傷脾胃。白朮能溫脾燥濕,與黃芩配伍,可緩解黃芩的寒涼之性,避免其傷脾胃,使藥性更加平和,更利於患者服用。

黃耆芩朮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方中加入黃耆,可補益正氣,提升機體抗病能力,有助於抵抗外邪侵襲,防止疾病的發展。
  2. 助藥力: 黃耆性甘溫,具有助藥力之功效。方中加入黃耆,可增強其他藥物的作用,使其更好地發揮功效。

黃耆芩朮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黃耆芩朮湯以補氣健脾為主,加入茯苓可以增強健脾利濕之力,使藥效更加全面。
  2. 利水消腫:黃芩、朮等藥材具有清熱燥濕、利水消腫的功效,而茯苓則能利水滲濕,有助於藥物更好地滲透到病竈部位,發揮其利水消腫的作用。

黃耆芩朮湯為一經典中醫方劑,其組成精妙,旨在調和脾胃,益氣固表。方中阿膠的應用,彰顯了其補血止血、滋陰潤燥之效。阿膠,源自驢皮,經過熬製而成,性平味甘,歸肝、肺、腎經,擅長滋補血虛,對治療出血、乾咳及皮膚乾燥等症有獨到之處。在黃耆芩朮湯中,黃耆與白朮相輔相成,強化脾胃功能,而阿膠則能滋養血液,防止因氣虛導致的血虛或出血,增強整體療效。此三方合用,既可健脾益氣,又能滋陰養血,適合於氣血兩虛、脾胃功能不佳者,充分展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智慧。

黃耆芩朮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調理脾胃虛弱、濕熱內阻之症狀。方中黃耆補氣固表,芩草清熱燥濕,白朮健脾利濕。而加入杜仲,則是基於其補肝腎、強筋骨之效。杜仲味甘性溫,歸肝腎經,能補益肝腎之氣,增強腰膝之力,對於長期疲勞、腰膝酸軟者尤為適用。在黃耆芩朮湯中,杜仲不僅能輔助主藥加強整體補益效果,更可針對因脾胃虛弱導致的腰膝無力、下肢沉重等症狀提供精準療效,從而達到全面調理身體的目的。此方綜合多種藥材之長,相輔相成,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精華。

黃耆芩朮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調和藥性:黃耆性溫,功效補氣固表,芩朮性寒,功效清熱燥濕。甘草性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加入甘草可以調和黃耆、芩朮的寒熱之性,使藥性平和,減少藥物對人體的刺激,提高藥效。

二、增強補氣作用:甘草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補氣作用,與黃耆相輔相成,可以增強補氣固表的效果。同時,甘草還可以緩解黃耆的燥性,防止出現口乾舌燥等副作用。

黃耆芩朮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用於治療脾虛濕熱之症。其主要成分包括黃耆、黃芩、白朮等,而續斷的加入則有其深層意義。續斷在中醫裡被視為滋補肝腎、強筋骨、活血祛瘀的良藥。在黃耆芩朮湯中,黃耆與白朮補氣健脾,黃芩清熱燥濕,三者合用可調理脾胃,但脾虛日久,常會累及肝腎,造成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續斷的加入正是為了強化肝腎功能,補充因脾虛所損失的精氣,並兼顧活血化瘀,使整體方劑不僅能治標,更能治本,達到扶正固本的目的,增強人體抵抗力,促進疾病康復。因此,續斷在黃耆芩朮湯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是整個方劑中重要的一環。

黃耆芩朮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成精妙,旨在調理脾胃,增強體質。方中加入糯米,乃取其性味甘溫,善於補中益氣,健脾和胃之效。糯米富含澱粉,易於消化吸收,可轉化為能量,滋補身體。在黃耆芩朮湯中,黃耆、黃芩與白朮等藥物共奏清熱利濕,補氣健脾之功,而糯米則如同溫和的後盾,提供持久的能量支持,防止因藥性過寒或過燥導致的脾胃受損。此外,糯米還具有收斂止汗的作用,對於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自汗、盜汗亦有一定療效。綜上所述,糯米在黃耆芩朮湯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更能保障患者在療程中的整體舒適度,體現了中醫藥方配伍的精妙與周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耆芩朮湯」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3. 糯米:性溫味甘,入脾、胃二經,具有清熱解毒、止瀉、健脾胃、解毒、補中益氣、溫裡溫中、止汗等功效。

  4. 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5. 阿膠: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

  6.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7.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8.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9. 續斷: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等功效。

主治功效:

胎兒因氣血虛弱,在母體內發育不良,不能正常生長。同時,下腹部受寒,胎盤附著不牢固,導致胎兒不安。

總結:

中藥方劑「黃耆芩朮湯」由黃芩、白朮、黃耆、茯苓、阿膠、杜仲、甘草、續斷、糯米等組成,具有補氣、利水、安胎等功效。適用於胎兒因氣血虛弱,在母體內發育不良,不能正常生長,同時,下腹部受寒,胎盤附著不牢固,導致胎兒不安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胎氣虛熱、不能舉胎、下部虛寒、胎繫不固、致不安者。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固胎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黃耆芩朮湯, 出處:《醫林纂要》卷八。 組成:黃芩1錢5分,白朮1錢(生用),黃耆1錢(蜜炙),茯苓1錢,阿膠1錢(蛤粉炒成珠),杜仲1錢(薑汁炒),甘草3分,續斷8分,糯米100粒。 主治:胎氣虛熱,不能舉胎,下部虛寒,胎繫不固,致不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