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桑花飲中加入桑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相輔相成,增強功效:桑花性涼,清熱解毒,善於疏散風熱;桑葉則性寒,清熱涼血,兼具疏散風熱、利咽止咳之效。兩者配伍,既能加強清熱解毒之力,又能增強疏散風熱之功,治療效果更顯著。
- 藥性相合,協調作用:桑花偏於清熱解毒,而桑葉則兼具清熱涼血之效,二者相互配合,既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又能達到涼血止血的效果,避免單一藥物過於偏激,達到藥性協調,藥效更佳。
桑花飲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調和藥性: 桑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甘草性甘,味平,能調和藥性,緩解桑花寒涼之性,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度寒涼刺激,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
-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氣益脾、緩解疼痛、抗炎解毒之功效,能增強桑花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共同作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病症。
桑花飲中加入瓜蔞,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清熱解暑:桑花性涼,具有清熱解暑之效,而瓜蔞則性寒,可清熱利濕,兩者相輔相成,增強了方劑的清熱解暑作用,適用於暑熱感冒、發熱頭痛、口渴咽乾等症。
二、利水消腫:瓜蔞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幫助人體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緩解水腫症狀。桑花則可疏散風熱,兩者協同作用,有利於治療風熱犯肺、咳嗽痰稠、口乾舌燥等症。
因此,桑花飲中加入瓜蔞,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清熱解暑之效,還增加了利水消腫的作用,使其更能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桑花飲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 桑花性涼,善於清熱解毒,但其性偏寒,容易耗損血氣。當歸性溫,味甘辛,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可溫和桑花的寒性,避免過於寒涼損傷脾胃,並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藥效。
- 滋潤養陰: 桑花飲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等症,症狀多伴有口乾舌燥、咽喉乾燥等陰虛表現。當歸可滋陰養血,潤燥生津,與桑花配合,可更有效地清熱解毒,滋潤咽喉,緩解病症。
桑花飲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其疏散風熱、透疹止癢之功效。
桑花性寒涼,善於清熱解毒,而荊芥則辛溫散風,二者相輔相成,一清一散,可有效疏解外感風熱,宣散鬱熱。
此外,桑花飲常用於治療麻疹、風疹等症,荊芥可透發疹痘,使疹出透發,加速病程。同時,荊芥還能止癢,緩解疹癢症狀,提高患者舒適度。
桑花飲中加入紫花地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紫花地丁性寒,味苦,歸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可治療疔瘡、癰腫、乳癰、咽喉腫痛等症狀。桑花飲中加入紫花地丁,可增強其清熱解毒的功效,治療因熱毒引起的病症。
- 涼血止血,活血化瘀: 紫花地丁亦有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治療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等症狀。桑花飲中加入紫花地丁,可協同桑花止血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主治功效
桑花飲是一種中藥方劑,由桑葉、甘草、瓜蔞、當歸、荊芥、紫花地丁組成。桑花飲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治療疔瘡、癤子、丹毒、蜂窩組織炎、壞疽等皮膚感染性疾病。
桑葉性微寒,味苦,歸肺、肝經,具有清熱疏風、清肝明目、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治感冒、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目赤腫痛、吐血、便血等症。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解毒、清熱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可治脾胃虛弱、氣短乏力、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
瓜蔞性寒,味甘、鹹,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潤肺化痰、散結消腫的功效。可治肺熱咳嗽、痰多氣喘、胸痺、結胸、肺痿咳血等症。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可治血虛萎黃、面色蒼白、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血虛、便祕等症。
荊芥性微溫,味辛,歸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治感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咽喉腫痛等症。
紫花地丁性微寒,味苦,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治瘡瘍、腫毒、咽喉腫痛、口瘡、胃火牙痛、便血、尿血等症。
桑花飲的用法用量為:口服,一次10-15克,一日3次。
桑花飲的禁忌證為:孕婦、嬰幼兒、脾胃虛寒者慎用。
桑花飲的副作用尚不明確。
綜上所述,桑花飲是一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中藥方劑,可治療疔瘡、癤子、丹毒、蜂窩組織炎、壞疽等皮膚感染性疾病。但孕婦、嬰幼兒、脾胃虛寒者慎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血。
相同名稱方劑
桑花飲, 出處:《洞天奧旨》卷八。 組成:乾桑葉5錢,生甘草3錢,瓜蔞2錢,當歸5錢,榆樹皮2錢,荊芥2錢,紫花地丁5錢。 主治:各種疔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