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菊癒風湯

SANG JU YU FE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肝經 22%
心經 15%
脾經 11%
胃經 10%
大腸經 7%
膀胱經 3%
膽經 3%
心包經 3%
肺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桑菊癒風湯中包含桑葉,其主要原因如下:

  1. 疏散風熱:桑葉性寒,味甘,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止咳之效。對於風熱犯肺引起的咳嗽、咽喉腫痛、鼻塞流涕等症狀,桑葉能有效緩解。
  2. 清熱解毒:桑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紅腫、瘡瘍等症狀。在桑菊癒風湯中,桑葉可輔助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的作用。

桑菊癒風湯中加入甘菊,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清熱解表: 甘菊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的功效,可與桑葉、菊花等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表的作用,緩解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咳嗽、鼻塞等症狀。

2. 平肝明目: 甘菊還具備平肝明目的功效,對於因風熱上擾引起的頭昏眼花、視力模糊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桑菊癒風湯中加入蔓荊子,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1. 疏散風熱:蔓荊子性微寒,味辛,入肝、肺經,善於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對於因風熱上擾引起的頭痛、目赤腫痛、鼻塞流涕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清利頭目:蔓荊子能清熱解毒,通絡止痛,可改善頭昏腦脹、耳鳴目眩等症狀。

因此,在桑菊癒風湯中加入蔓荊子,有助於增強其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更有效地治療風熱感冒所致的頭目不清、鼻塞流涕、咽喉腫痛等症狀。

桑菊癒風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滋陰養血,潤燥止咳:桑菊癒風湯主要針對風熱犯肺引起的咳嗽,而當歸具有滋陰養血、潤燥止咳的功效,可緩解肺燥津傷,有助於止咳化痰,使藥效更全面。
  2. 調節氣血,促進藥物吸收:當歸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更好地被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同時,當歸能補益氣血,配合其他藥物更有效地治療風熱咳嗽,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桑菊癒風湯中加入桔梗,主要是因為其具有 宣肺利咽、排膿消腫 的功效。

  • 桑菊癒風湯主治風熱犯肺,症狀為咳嗽、痰黃黏稠、咽喉腫痛等。
  • 桔梗能 宣通肺氣,使肺氣宣散,利於痰液排出,同時 疏散風熱,緩解咽喉腫痛。
  • 此外,桔梗還具有 排膿消腫 的作用,對於風熱所致的肺部炎症有輔助治療效果。

因此,桑菊癒風湯中加入桔梗,能夠更好地 清熱解毒、宣肺利咽、化痰止咳,達到治療風熱犯肺的效果。

桑菊癒風湯中加入枳殼,主要是為了疏肝理氣,降逆止咳

枳殼味苦、酸,性寒,入肝、肺經。其具有行氣消脹、降逆止嘔、寬胸散結的功效。在治療風熱犯肺,痰熱壅肺的咳嗽時,枳殼可以疏肝理氣,降逆止咳,配合桑葉、菊花等清熱解毒藥物,共同起到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同時,枳殼還能促進藥物吸收和藥效發揮,使療效更佳。

桑菊癒風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效。桑菊癒風湯主治風熱犯肺,症狀為咳嗽、痰黃黏稠、咽喉乾燥等。川貝母的清熱化痰功效能有效緩解上述症狀,促進痰液排出,達到清熱潤肺的效果。
  2. 宣肺止咳: 川貝母入肺經,能宣肺降氣,止咳化痰。桑菊癒風湯中的桑葉、菊花、杏仁等藥材,皆具疏散風熱、宣肺止咳之效。川貝母的加入,能增強藥方宣肺止咳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桑菊癒風湯中包含杏仁,其主要原因在於杏仁具有宣肺止咳之功效。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能降氣潤肺,止咳化痰。其苦寒之性,可以清肺熱,化痰止咳;其甘潤之性,可以滋陰潤燥,緩解燥咳。

在桑菊癒風湯中,杏仁與桑葉、菊花等藥物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宣肺止咳,清熱化痰,治療風熱犯肺引起的咳嗽、咽痛、鼻塞等症狀。

桑菊癒風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是為了疏散風熱,通絡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具有行氣活血、祛風止痛的功效。桑菊癒風湯主要用於治療風熱犯肺,症狀包括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等,而川芎則可以幫助疏散風熱,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供血狀態,從而緩解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此外,川芎也能通暢經絡,改善頭昏腦脹,對於風熱侵襲導致的頭痛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主治功效


桑菊癒風湯,為中醫常用的方劑之一,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清熱瀉火、散風明目的功效。其組成包括桑葉、甘菊、蔓荊子、當歸、桔梗、枳殼、川貝母、杏仁、川芎等。

其中,桑葉性微寒,味苦辛,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平肝息風、清肺熱利咽、清熱涼血、生津止渴、清肝明目、斂瘡等功效。它能疏散風熱,緩解感冒表證、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能止血,主治吐血、便血、崩漏等症;能平肝息風,緩解頭暈頭痛、肝熱上亢等症狀;能清肺熱利咽,緩解咳嗽、咽喉腫痛、音啞等症狀;能清熱涼血,緩解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能生津止渴,緩解口乾舌燥等症狀;能清肝明目,緩解眩暈頭痛、目赤昏花等症狀;能斂瘡,緩解穿掌毒腫、大腸脫肛、癰口不斂等症狀。

甘菊性味苦、辛,微寒,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清熱瀉火、散風明目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身熱、目赤腫痛、咽喉腫痛、暑熱煩渴、目赤腫痛、瘡癤腫毒等病症。甘菊所含的揮發油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作用,可以幫助緩解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此外,甘菊還含有類黃酮、多酚等抗氧化成分,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降低炎症反應,從而起到清熱瀉火的作用。

蔓荊子性微寒,味酸、辛,歸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的功效。它可以治療感冒、流感、風寒感冒等病症,以及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等症狀。此外,它還可以治療頭面諸風疾,如頭痛、眩暈、目赤、耳鳴等;痰熱咳嗽;肝陽上亢引起的血壓高,以及風濕痹痛等症。另外,蔓荊子也可用於治療肝腎虛損的夜盲及弱視。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桔梗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排膿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膿瘍、癤子、瘡瘍等疾病。

枳殼性微寒,味苦、辛,歸肺、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故不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洩瀉者。枳殼也能止咳化痰,主治咳嗽痰多、喘息氣促;消食化積,主治食積不消、腹脹腹痛;降氣,主治胃氣上逆、嘔吐呃逆。此外,枳殼還具有破氣、行氣、消痞、散結、除痰、止痛、緩瀉等功效。在臨牀上,枳殼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川貝母性微寒,味甘、苦,歸肺經。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川貝母可清肺熱、化痰止咳,對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咯痰帶血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可平喘、鎮咳、祛痰,對氣喘、咳嗽、痰多胸悶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具有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杏仁性溫,味甘、苦,歸肺、大腸經。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杏仁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B羣、蛋白質等,為呼吸系統保健之品,可治咳嗽痰多;其含有的油脂具有潤滑腸道的作用,而苦味則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糞便,常與柏子仁、郁李仁等同用,具有增強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腸燥便祕;杏仁味苦、性溫,入肺、大腸經,具有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之功效,用於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血虛津枯,腸燥便祕等症;杏仁中含有豐富的脂肪油、蛋白質、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具有潤肺生津、止咳平喘、滑腸通便的作用,本品味甘,入肺經,能潤肺止咳,益氣生津,為潤肺止咳之佳品。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桑菊癒風湯,諸藥合用,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清熱瀉火、散風明目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寒侵襲頭部,導致鼻塞,時常流清鼻涕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疏風清熱、宣肺通竅的功效,適合風邪傷腦、鼻竅不通、時流清涕等症。但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流鼻涕白痰,白鼻涕

相同名稱方劑


桑菊癒風湯, 出處:《醫醇剩義》卷二。 組成:桑葉3錢,杭菊3錢,蔓荊子1錢半,當歸1錢半,桔梗1錢,枳殼1錢,川貝2錢,杏仁3錢,川芎8分。 主治:風邪傷腦,鼻竅不通,時流清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