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瘀活血丹

散瘀活血丹

SAN YU HUO XUE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實用正骨學》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4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心經 21%
脾經 17%
腎經 13%
肺經 9%
小腸經 3%
胃經 2%
大腸經 2%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小腸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散瘀活血丹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活血祛瘀、改善血液循環。其組成中包含當歸,這是因為當歸具有顯著的補血和活血作用,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並促進新陳代謝。

當歸的化學成分如當歸素和香豆素等,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同時對於調節月經不調也有良好效果。此外,當歸中含有豐富的養分,對於滋養肝腎、增強體質具助益。這對於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多種症狀,如疼痛、血瘀等,起到關鍵作用。

因此,當歸在散瘀活血丹中的應用,不僅有助於達成方劑的療效,也增強了整體的治療效果,對於促進康復和調理身體狀態具有重要意義。

散瘀活血丹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其能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2. 緩解疼痛:赤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環,從而減輕組織炎症,達到止痛的效果。對於疼痛較為劇烈的瘀血癥狀,赤芍的止痛作用能顯著提升治療效果。

因此,散瘀活血丹中加入赤芍,能有效地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的目的。

散瘀活血丹中包含乳香,主要因其具備以下特性: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凝滯,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 行氣止痛: 乳香能通經絡、行氣血,對於因氣血瘀滯而引起的疼痛,有顯著的止痛效果。其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配合使用,以達到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的目的。

散瘀活血丹中加入沒藥,主要是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瘡瘍久不癒合等症狀均有良好療效。

散瘀活血丹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沒藥的加入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並起到止痛消腫的作用,進一步提高方劑的療效。

散瘀活血丹中包含續斷,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續筋接骨的功效。續斷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舒筋活絡、補肝腎、止痛等作用,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在散瘀活血丹中,續斷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加速傷口癒合,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的功效。同時,續斷還能補益肝腎,改善氣血運行,進一步提高藥效。

散瘀活血丹中包含木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消腫止痛、活血化瘀: 木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木瓜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健脾開胃、助消化: 木瓜含有豐富的蛋白酶,可以幫助消化蛋白質,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木瓜可以起到健脾開胃的作用,提高身體的吸收能力,有利於傷口癒合。

因此,散瘀活血丹中加入木瓜,不僅可以促進活血化瘀,更能幫助患者增強體質,加速傷口恢復。

散瘀活血丹方劑中加入血竭,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 血竭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其含有血竭素、鞣質等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散瘀消腫,緩解疼痛。
  2. 止血生肌: 血竭亦有止血生肌的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修復。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血竭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並促進傷口癒合。

散瘀活血丹中加入三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對於瘀血腫痛、跌打損傷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2. 補氣止血,增強療效: 三七還具備補氣止血的功效,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加速傷口癒合,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能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

因此,散瘀活血丹中加入三七,可謂相得益彰,有效地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氣止血的功效。

散瘀活血丹中包含紅花,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

在散瘀活血丹中,紅花與其他藥材配合,可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加速傷口癒合,同時也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散瘀活血丹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跌打損傷」,乃針對外傷所致氣血瘀滯之證。中醫認為,跌撲撞擊易致經脈受損,血行不暢而瘀阻,表現為局部腫痛、青紫、活動不利等。本方以「散瘀活血」為核心,通過化瘀通絡、消腫止痛,促進損傷修復。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活血化瘀主力

    • 當歸身(歸身):補血活血,兼能行血,補而不滯,奠定化瘀基礎。
    • 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助當歸活血,並防瘀久化熱。
    • 乳香、沒藥:相須為用,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為傷科要藥,直接針對瘀血腫痛。
    • 西紅花(番紅花)、田三七:西紅花活血力峻,通經散瘀;三七化瘀止血,兼能定痛,二者合用以強化散瘀效果。
  2. 通絡續傷佐助

    • 川續斷:補肝腎、續筋骨,促進組織修復,防止瘀去而筋脈失養。
    • 木瓜:舒筋活絡,緩解筋肉拘急,改善關節屈伸不利。
  3. 引藥開竅增效

    • 元寸(麝香):辛香走竄,能透達瘀阻,引諸藥直達病所,增強活血效力。
    • 瓜兒血竭(血竭):專入血分,散瘀生新,外用內服皆可止血定痛。

全方配伍特點

  • 動靜結合:當歸補血行血,赤芍涼散,乳沒攻瘀,續斷固本,既祛瘀又不傷正。
  • 內外兼顧:麝香透達表裡,三七、血竭內消外散,適用於深部瘀血與淺表腫痛並存之證。
  • 劑型優勢:研末黃酒送服,酒性溫通可助藥力速行,符合「治傷宜急」之理。

治療原理
以「通」為要,通過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改善局部氣血灌注,緩解疼痛;佐以續筋舒筋之品,標本兼治,加速損傷癒合。適用於跌打初期瘀血未化、腫痛明顯之實證,然需辨證使用,避免誤用於氣虛或出血不止之證。

傳統服藥法


歸身5錢,赤芍4錢,乳香3錢,沒藥3錢,元寸5分,川續斷5錢,木瓜5錢,瓜兒血竭2錢,田三七2錢,西紅花1錢半。
散瘀活血。
上為極細末,玻璃瓶收貯,母令泄氣。
輕病每服2-3分,重病可服1-2錢,黃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散瘀活血丹, 出處:《實用正骨學》。 組成:歸身5錢,赤芍4錢,乳香3錢,沒藥3錢,元寸5分,川續斷5錢,木瓜5錢,瓜兒血竭2錢,田三七2錢,西紅花1錢半。 主治:散瘀活血。主治:跌打損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