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血竭丸

紅花血竭丸

HONG HUA XUE JIE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2.5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8%
肝經 28%
脾經 23%
腎經 5%
膀胱經 4%
肺經 4%
小腸經 4%
心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肺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紅花血竭丸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止痛止血: 沒藥性溫,味苦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止血的功效。與紅花、血竭等藥物配伍,可增強活血化瘀之力,並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沒藥可與紅花、血竭等藥物相配伍,起到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例如,沒藥可緩解紅花的燥性,避免其過於燥烈傷陰,同時也促進血竭的活血化瘀作用。

紅花血竭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行血止痛: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行血止痛之效,與紅花、血竭等藥材共同作用,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緩解疼痛。
  2. 補血養血,滋潤陰血: 當歸還具補血養血功效,能滋潤陰血,改善氣血不足,從根本上改善因氣血不足導致的疼痛或其他不適。

加入當歸,能有效提升紅花血竭丸的療效,使其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補血養血,更適合治療氣血不足、瘀血阻滯引起的各種病症。

紅花血竭丸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入肝、心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與紅花、血竭等藥材搭配,可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具有顯著的療效。

2. 促進傷口癒合: 乳香中含有樹脂、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抗炎、促進組織修復的作用。配合紅花血竭等藥材,可加速傷口癒合,防止感染,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紅花血竭丸中加入血竭,主要是因為血竭具有以下兩大作用:

  1. 活血化瘀: 血竭性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疼痛等症狀,血竭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起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2. 收斂止血: 血竭能收斂止血,對於外傷出血、創傷出血等症狀,血竭能快速止血,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紅花血竭丸中加入血竭,可發揮其活血化瘀和收斂止血的雙重功效,有助於治療瘀血疼痛、外傷出血等症狀。

紅花血竭丸中添加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 琥珀性味甘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與方劑中的紅花、血竭等藥材協同作用,可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並緩解疼痛,消腫止痛,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
  2. 化瘀生新,促進癒合: 琥珀具有化瘀生新的作用,可促進血腫吸收,加速傷口癒合。與方劑中的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創傷癒合,從而達到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紅花血竭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婦人衝任不和,血海虛冷,經候不通,結成堅塊,時作腹痛」,其病機核心在於:

  1. 衝任失調:衝脈為「血海」,任脈主胞胎,二脈虛冷則氣血凝滯,月經閉阻。
  2. 血瘀成癥:經血不行,積聚成塊,阻滯胞宮,故腹痛時發。
  3. 虛寒夾瘀:血海虛冷為本,瘀血內結為標,屬虛實夾雜之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溫通破瘀」為主軸,兼顧養血調衝:

  1. 活血破瘀
    • 紅花(君藥):酒煎熬膏,增強辛溫通行之力,破血中瘀滯,直達血海。
    • 血竭:散瘀定痛,專消「堅塊」;沒藥乳香活血散結,三者協同化瘀止痛。
  2. 調衝養血
    • 當歸(酒浸):補血溫經,潤燥通絡,兼顧血虛與血瘀。
    • 琥珀:鎮驚安神,通利衝任,防瘀久化熱擾神。
  3. 劑型與服法巧思
    • 以紅花酒膏為黏合,借酒性溫行,助藥力透達下焦;
    • 枇杷葉湯送服,其性苦降,可防溫燥上逆,兼和胃氣。

推理延伸功效
從藥性配伍可推論,此方適用於:

  • 寒凝血瘀型閉經:經色暗紫、小腹冷痛拒按。
  • 癥瘕初期(如子宮肌瘤、內膜異位症),屬瘀塊未堅者。
  • 酒煎與溫通藥物配伍,暗示患者多有「面色青白、肢冷畏寒」等陽氣不振之象。

配伍邏輯深層意涵
古人組方體現「通補兼施」思想:當歸補血為「守」,紅花、血竭破瘀為「攻」,琥珀、乳沒疏通為「行」,使瘀去新生,衝任自和。全方偏溫燥,適用於寒證,若瘀久化熱則非其所宜。

傳統服藥法


沒藥半兩(別研),當歸1兩(酒浸1宿,焙乾為末),滴乳香2錢半(別研),血竭2錢半(別研),琥珀(別研)2錢半。
上藥並研勻,以紅花2兩,酒半升熬紅花色淡,濾去滓,再將紅花酒熬成膏,搜和藥末,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5丸,空心食前煎枇杷葉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

相同名稱方劑


紅花血竭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六。 組成:沒藥半兩(别研),當歸1兩(酒浸1宿,焙乾爲末),滴乳香2錢半(别研),血竭2錢半(别研),琥珀(别研)2錢半。 主治:婦人衝任不和,血海虛冷,經候不通,結成堅塊,時作腹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