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回膿散中加入當歸尾,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引血下行,活血化瘀:當歸尾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有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的功效。回膿散主治癰疽瘡瘍,膿液難出,常伴有血瘀阻滯。當歸尾能引導血行,促進瘀血消散,有利於膿液排出。
- 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當歸尾亦具補血養血,滋陰潤燥之效。癰疽瘡瘍常耗傷氣血,導致體虛乏力。當歸尾能補益氣血,滋養陰液,提高機體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
總而言之,當歸尾在回膿散中起到引血下行、活血化瘀,以及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的雙重作用,有助於促進膿液排出,改善體虛狀態,促進傷口癒合。
回膿散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瀉熱解毒: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通便排毒之效。回膿散主要用於治療癰疽瘡瘍等熱毒壅盛之症,而大黃可清熱解毒,使熱毒從大便排出,從而達到消腫止痛、促進膿液排出之目的。
- 通腑泄熱:大黃能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排泄,使熱毒隨糞便排出,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對於癰疽瘡瘍等症,熱毒往往蘊積於局部,難以自行排出,大黃則能通腑泄熱,使局部熱毒得以宣泄,促進病竈癒合。
回膿散中包含牽牛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引流通暢,消腫散結: 牽牛子味苦寒,性峻,入肝、腎經,具有瀉下通便,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膿腫形成後,氣血瘀滯,腫痛不消的情況,牽牛子能引導膿液排出,促進腫消,達到散結消腫的效果。
- 清熱解毒,利濕化痰: 牽牛子除了通便散結,更具有清熱解毒,利濕化痰的作用。對於膿腫形成過程中,熱毒蘊結,濕痰停滯的情況,牽牛子能清熱解毒,利濕化痰,從而達到治療膿腫的作用。
綜上所述,牽牛子在回膿散中,發揮着引流通暢、消腫散結、清熱解毒、利濕化痰的功效,是治療膿腫的重要藥材。
回膿散方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消腫散結: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對於膿腫初起,或已成膿但尚未潰破者,白僵蠶能有效消散結塊,促進膿液排出。
- 活血化瘀:白僵蠶兼具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散,並防止膿腫發展為慢性病變。
因此,白僵蠶在回膿散方中起到消腫散結、活血化瘀的作用,是治療膿腫的重要藥材之一。
回膿散中包含乳香,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有助於化解膿液,減輕疼痛,改善局部炎症。
- 排膿生肌:乳香能促進傷口組織再生,加速肉芽組織生長,幫助排膿,促進傷口癒合,達到修復傷口的效果。
回膿散中的乳香,能有效地促進傷口癒合,改善炎症,是治療膿腫的有效藥物。
回膿散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沒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加速膿液的排出,並減輕疼痛和炎症。
- 生肌斂瘡: 沒藥亦能促進傷口癒合,有助於組織再生,加速傷口收縮,防止感染,加速膿瘡的癒合。
因此,在回膿散中加入沒藥,可以有效地促進膿液排出,消腫止痛,並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治療膿瘡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回膿散之傳統功效與主治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便毒初起作癢」。便毒乃中醫外科病名,多因濕熱毒邪結聚於下焦陰器周圍所致,初起可見局部腫痛、發癢,甚則化膿。此方標榜「內消」,意指透過消散邪毒、疏通壅滯,以遏止癰腫成形,避免膿成難癒,體現「治未成膿」的思維。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破血逐瘀,疏通經絡
- 歸尾:活血化瘀,專攻血分瘀滯。
- 炙山甲、角針(皂角刺):穿透力強,擅潰癰排膿,初起能散結,已成可透膿。
- 乳香、沒藥:活血止痛,消腫生肌,協調氣血運行。
攻下泄熱,導邪外出
- 大黃:瀉熱通腑,使濕熱毒邪從大便而解。
- 黑醜(牽牛子):生熟各半,生者峻下,熟者緩攻,分消濕熱壅毒。
搜風通絡,解毒散結
- 蜈蚣、炒僵蠶:蟲類藥善走竄,能搜剔經絡風毒,破癥散結。
- 僵蠶兼可化痰散結,助解痰瘀互結之毒。
配伍特點與原理
- 酒煎增強藥勢:以酒為引,助藥性上行外達,增強行血散結之力。
- 攻散結合:大黃、黑醜從下焦泄熱,配伍山甲、蜈蚣等從外消散,形成「內外分消」之勢。
綜論
全方以「破瘀通絡、瀉熱逐毒」為核心,針對便毒初起濕熱瘀阻的病機,透過蟲類藥與活血藥的協同,速破邪毒結聚;輔以瀉下藥導熱外出,體現「邪有出路」的治療原則,從而達內消癰腫之效。此方峻猛,宜於實證初期,貴在速戰速決。
傳統服藥法
歸尾1錢5分,大黃3錢,炙山甲5片,黑醜(生熟各半)3錢,角針1錢,蜈蚣1條,炒僵蠶2錢,乳香5分,沒藥5分。
內消。
水、酒各半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大便溏薄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回膿散,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歸尾1錢5分,大黃3錢,炙山甲5片,黑醜(生熟各半)3錢,角針1錢,蜈蚣1條,炒僵蠶2錢,乳香5分,沒藥5分。 主治:內消。主治:便毒初起作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