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黃芩清肺湯」方名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對於肺熱咳嗽、痰黃黏稠、口乾咽燥等症狀,黃芩能有效清熱解毒,改善肺部炎症。
- 疏散風熱: 黃芩還具有一定的疏散風熱之效,對於風熱犯肺引起的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將「黃芩」作為方劑的組成部分,不僅能清熱解毒,也能疏散風熱,符合「黃芩清肺湯」治療肺熱咳嗽的臨牀應用。
黃芩清肺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梔子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抑制肺熱引起的燥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 護肝利膽,清熱利濕: 梔子性寒,入肝膽經,可清肝膽熱,利膽退黃,對於因熱毒蘊積肝膽引起的黃疸、目赤、口苦等症狀也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總之,黃芩清肺湯中加入梔子,不僅能有效清熱解毒,緩解肺熱症狀,還能輔助護肝利膽,起到多方面的治療作用。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黃芩2錢,梔子2個(擘破)。
不利,加鹽豉20粒。
上作1服。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後溫服。
黃芩清肺飲(《玉機微義》卷二十八)、黃芩清肺散(《保嬰撮要》卷十五)、清肺飲(《赤水玄珠》卷十五)、黃芩瀉肺湯(《麻疹全書》卷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黃芩清肺湯,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七。 組成:黃芩2錢,梔子2個(擘破)。 主治:肺燥所致小便不通。
黃芩清肺湯, 出處:《醫學傳燈》卷上。 組成:荊芥、薄荷、黃芩、山梔、連翹、麥冬、白芍、桔梗、甘草、桑皮。 主治:心火燔灼,胃火助之,元氣未損,真精未虧,或因飲酒之蘊熱,或因暴熱之外侵之實火,目赤,喉痛,胸滿,氣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