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內府玉紅膏方劑中含有硇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殺蟲: 硇砂性寒,具有燥濕殺蟲之效。對於濕熱蘊結、蟲蛇咬傷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 活血止痛: 硇砂亦可活血化瘀、止痛消腫。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內府玉紅膏中加入硇砂,旨在利用其燥溼殺蟲、活血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效果。
內府玉紅膏中添加血竭,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
血竭為棕櫚科植物麒麟血藤的乾燥樹脂,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內府玉紅膏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等症,因此加入血竭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並加速傷口癒合,提升藥效。
內府玉紅膏中含有阿魏,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 阿魏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內府玉紅膏所治療的瘀血阻滯、疼痛等症狀,阿魏能起到疏通經絡、消散瘀血的作用。
- 溫通止痛: 阿魏還具有一定的溫通止痛作用,能溫經散寒,緩解疼痛。對於內府玉紅膏所治療的寒凝血瘀、疼痛等症狀,阿魏能起到溫經止痛的作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內府玉紅膏中含有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雄黃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內府玉紅膏多用於治療皮膚濕疹、瘡瘍腫毒等症,雄黃的清熱解毒之性,可有效抑制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
- 殺蟲止癢: 雄黃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可有效殺滅引起皮膚病的寄生蟲,並緩解皮膚瘙癢。因此,將雄黃加入內府玉紅膏,可增強其治療皮膚病的療效。
內府玉紅膏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內府玉紅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乳香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幫助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
- 行氣止痛:乳香還具有一定的行氣止痛功效。對於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乳香可以幫助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因此,乳香的加入可以提高內府玉紅膏的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功效,對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具有較好的效果。
「內府玉紅膏」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沒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內府病症引起的瘀血阻滯,沒藥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和腫脹。
2. 促進癒合:沒藥也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可促進創傷癒合。對於內府病症引起的組織損傷,沒藥能促進傷口癒合,加速恢復。
因此,在「內府玉紅膏」中加入沒藥,可以有效地治療內府病症,促進康復。
內府玉紅膏中含有「孩兒茶」,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 孩兒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內府玉紅膏所治的熱毒蘊結、瘡瘍腫痛等症狀,孩兒茶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 活血化瘀: 孩兒茶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瘡瘍的癒合。
因此,內府玉紅膏中加入孩兒茶,旨在發揮其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熱毒蘊結、瘡瘍腫痛的療效。
「內府玉紅膏」方劑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生肌: 珍珠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生肌的功效。對於因熱毒所致的瘡瘍、腫痛、紅腫等症狀,珍珠能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 滋陰潤燥,美白肌膚: 珍珠還具有滋陰潤燥、美白肌膚的功效。在中藥理論中,珍珠可入肺經,能潤肺生津,改善因燥熱所致的皮膚乾燥、暗沉等問題,使肌膚光澤潤白。
內府玉紅膏中含有象牙,主要源於古代醫學對象牙的特殊理解。象牙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鎮痛止癢、生肌斂瘡等功效,古人將其入藥,用於治療各種皮膚病及外傷。
此外,象牙的質地堅硬、細膩,易於研磨成粉末,便於製成膏藥外敷。因此,象牙在內府玉紅膏中可能作為一種藥引,起到輔助藥效、增強療效的作用。
「內府玉紅膏」中添加「輕粉」,乃因其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效。輕粉為硃砂經升華提煉所得,性寒涼,入心經,可散熱毒、止癢止痛。
此方劑主要針對濕熱蘊結、毒邪侵襲所致的皮膚病症,如濕疹、瘡瘍、皮膚瘙癢等。輕粉能清熱解毒,驅散濕熱毒邪,並燥濕止癢,改善皮膚病症,故成為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藥物。
內府玉紅膏為傳統中醫外科常用方劑之一,其配方精妙,用於治療各種皮膚病變,如瘡瘍、濕疹等。在內府玉紅膏的組成中,鉛丹(黃丹)為一重要成分,其使用源遠流長。鉛丹,性寒味辛,具有收斂生肌、解毒殺蟲之效。在古方中,鉛丹常被用作外用藥物,因其能促進傷口愈合,防止感染,故在處理皮膚潰瘍、燒燙傷時,可見其身影。
然而,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鉛丹含有鉛元素,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導致鉛中毒,對肝腎功能造成損害,甚至影響神經系統。因此,使用含鉛丹的方劑時,必須嚴格控制劑量與使用時限,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以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風險。在遵循古方的同時,亦應兼顧現代醫學的安全標準,確保治療效果與患者安全並重。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內府玉紅膏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癰疽發背(深部膿瘍、背部蜂窩組織炎)、對口疔瘡(頸部或顏面危險性疔腫)、瘰疬結核(淋巴結結核或慢性炎症),屬中醫外科「瘡瘍」範疇。其功效可概括為 「解毒散結、活血消腫、化腐生肌」,針對熱毒壅滯、氣血瘀阻或潰後久不收口之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解毒攻毒、破瘀散結
- 雄黃、硇砂、輕粉:辛溫或寒毒之品,直攻痰瘀熱毒,破結消腫。
- 血竭、乳香、沒藥:活血化瘀止痛,改善局部氣血壅滯,為瘡瘍初期膿未成時關鍵藥組。
- 阿魏:臭烈走竄,化積消癥,助散痰核瘰疬。
生肌斂瘡、促進修復
- 珍珠、象牙、兒茶:收濕斂瘡,促進黏膜或瘡面癒合,象牙兼能托毒外出。
- 黃蠟、豬油:為膏基,潤膚防裂,保護創面,緩解金石藥燥烈之性。
隨證加減的靈活性
- 倍量乳香、沒藥增強止痛;血竭增量針對瘀血硬結;珍珠或石決明加量助生肌;加冰片針對熱毒熾盛;象皮、人髮灰用於頑固潰瘍,反映「辨證調方」思維。
配伍特點
- 攻補並行:以金石峻藥(硇砂、輕粉)攻邪,搭配血肉有情之品(珍珠、象牙)修復,佐香油、黃蠟緩和藥性。
- 內科思維外用化裁:將內科活血(血竭)、化痰(阿魏)等法轉化為外用製劑,透過局部吸收直達病所。
此方體現中醫外科「腐去新生」理念,從清解、化瘀到生肌,階段性調控瘡瘍病程,其複方組合與現代抗炎、促進組織再生機制或有相通之處。
傳統服藥法
硇砂4分,血竭4分,阿魏5分,雄黃5分,乳香5分,沒藥5分,兒茶5分,珍珠(豆腐煮)3分,象牙(炙黃)3分,輕粉3分,黃丹2錢。瘡癰,倍乳香、沒藥;紫血堅硬,倍血竭;生肌,倍珍珠,如無珍珠,火煅石決明代之;瘡熱,加冰片;瘡不收口,加象皮;發背大瘡,加男發灰。
上為末。香油3兩,黃蠟、豬油各1兩,鐵鍋熬溶,候溫,入前藥末攪,視油紅色為度,攪勻成膏。
或敷患處,或攤貼任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內府玉紅膏性味辛溫,有毒,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內府玉紅膏, 出處:《仙拈集》卷四。 組成:硇砂4分,血竭4分,阿魏5分,雄黃5分,乳香5分,沒藥5分,兒茶5分,珍珠(豆腐煮)3分,象牙(炙黃)3分,輕粉3分,黃丹2錢。 主治:癰疽發背,對口疔瘡,瘰癧結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