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補爛丹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收斂生肌: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止痛的功效。在補爛丹中,白礬可以收斂潰瘍面,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起到修復損傷、補爛的作用。
- 殺菌消炎: 白礬具有一定的殺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傷口感染,防止潰瘍加重。在補爛丹中,白礬與其他藥材配合,共同發揮抗菌消炎的功效,有助於清除傷口中的細菌和毒素,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白礬在補爛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收斂生肌和殺菌消炎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傷口狀況,促進傷口癒合。
補爛丹方劑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 乳香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清除瘀血、消腫止痛。對於因外傷或感染引起的潰瘍、傷口難癒等症狀,乳香可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再生。
- 消腫生肌: 乳香還具有消腫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對於因組織損傷或感染引起的潰爛,乳香能有效控制炎症,促進組織修復,達到補爛生肌的效果。
因此,補爛丹中加入乳香,可有效促進傷口癒合,達到補爛生肌的效果。
補爛丹方劑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 沒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傷口修復。對於瘡瘍潰爛,能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 生肌斂瘡,防止感染: 沒藥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抑制傷口感染,防止潰爛加重。同時,它也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能幫助傷口收縮,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沒藥在補爛丹中,發揮著活血化瘀、生肌斂瘡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治療瘡瘍潰爛,促進傷口癒合。
補爛丹方劑中含有輕粉,主要原因在於輕粉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功效,對於濕熱蘊結、瘡瘍久不癒合、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有一定療效。
輕粉性寒,善於清熱解毒,能使濕熱之邪散去,並能燥濕止癢,促進傷口癒合。然而,輕粉毒性較大,必須慎用,不可過量服用,且需遵醫囑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應。
補爛丹中加入珍珠,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清熱解毒,生肌斂瘡: 珍珠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生肌斂瘡的功效。對於火毒熾盛、瘡瘍久潰不斂、膿血不止的病症,珍珠可以清熱解毒,促進創口癒合,減少膿血分泌。
- 安神定驚,明目益智: 珍珠還具有安神定驚、明目益智的功效。對於一些因熱毒入心、神志不清、心煩失眠的病症,珍珠可以清熱安神,改善睡眠,提高智力。
總而言之,補爛丹中加入珍珠,不僅能清熱解毒,促進創口癒合,還能安神定驚,明目益智,多方面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瘡瘍、恢復健康的功效。
補爛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某些皮膚病和潰瘍狀況。在其組成中包含鉛丹的原因主要與鉛丹的特性有關。鉛丹,即鉛釉,是一種含鉛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殺菌和消炎作用。對於膿腫、潰瘍等病症,鉛丹能有效抑制細菌的生長,促進傷口癒合,因此常被用於中醫外用方劑中。
此外,鉛丹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能夠清熱解毒,通過改善氣血運行,減少體內的毒素,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然而,由於鉛丹含有重金屬鉛,長期或不當使用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在現代醫學中,常會對其使用進行限制和監管。這也促使中醫界在研究和應用中更重視安全性和有效性,以避免潛在的風險。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補爛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記載主治「諸瘡」,泛指皮膚瘡瘍、潰爛、濕瘡等外科疾患。其外用油紙捆縛之法,顯示針對慢性潰瘍、濕疹滲液或久不收口之瘡面,具有燥濕、斂瘡、殺蟲止癢之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煙膠(炙)
- 為煙熏煉製之膠狀物,性燥,能收濕斂瘡,傳統用於濕瘡、疥癬,尤適滲液糜爛者。
- 現代推測:可能含焦油類成分,具輕度腐蝕與刺激再生作用。
黃柏
- 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為治濕熱瘡瘍要藥。
- 含小檗鹼,抗菌消炎,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瘡瘍病原。
白礬
- 酸澀寒,收斂止血、燥濕止癢,外用可固化瘡面滲出物,形成保護層。
- 鋁鉀鹽水解後具收斂性,減少組織滲液。
輕粉
- 辛寒有毒,攻毒殺蟲,傳統用於頑固疥癬、梅毒潰瘍。
- 含氯化亞汞(Hg₂Cl₂),抑菌殺蟲,但需控制劑量避免汞中毒。
三、配伍邏輯與協同效應
- 燥濕為本:煙膠、白礬收濕斂瘡,黃柏清利濕熱,三者共解瘡面濕濁。
- 解毒輔佐:黃柏清熱、輕粉攻毒,針對感染性瘡瘍。
- 劑型設計:桐油黏稠附著,油紙封包(類似現代封閉敷料),增強藥效滲透,隔絕外界刺激。
四、潛在應用推測
此方組合偏向「濕腐型」瘡瘍,如:
- 慢性下肢潰瘍(臁瘡)
- 滲液性濕疹
- 疥瘡合併繼發感染
其原理在於「濕去則瘡斂」,通過收濕、抗菌、局部刺激再生,促進瘡面修復。然輕粉毒性需謹慎,或可依病情調整配伍比例。
傳統服藥法
煙膠(炙)1兩,黃柏1兩,白礬5錢,輕粉3錢。
上為細末。
用桐油調效,外用油紙捆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臨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同名稱方劑
補爛丹, 出處:《瘍科遺編》卷下。 組成:煙膠(炙)1兩,黃柏1兩,白礬5錢,輕粉3錢。 主治:爛腿。
補爛丹,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五。 組成:枯礬3錢,乳香5分,沒藥5分,輕粉3分,珍珠3分,黃丹5分。 主治:生肌。主治:諸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