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聖散

DI SHE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五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脾經 16%
大腸經 16%
心經 8%
小腸經 8%
膀胱經 8%
腎經 8%
肺經 8%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腎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抵聖散方劑中加入乳香,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抵聖散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加速傷口癒合。

2. 行氣止痛: 乳香亦具行氣止痛之效,可疏通經絡,緩解疼痛。抵聖散中加入乳香,可協同其他藥材,起到止痛的效果,減輕患者的痛苦。

抵聖散中包含輕粉,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輕粉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疾病,如瘡瘍腫毒、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
  2. 燥濕止癢:輕粉亦具燥濕止癢之功效,可用於治療溼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疾患,如溼疹、皮炎、疥瘡等。

抵聖散乃針對熱毒蘊結之症而設,輕粉作為藥方組成之一,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有助於緩解病症,達到治療效果。

抵聖散中含有白礬,主要原因如下:

  1.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之效。抵聖散多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等皮膚病,白礬可有效抑制濕邪,減輕瘙癢症狀。
  2. 收斂止血:白礬亦具收斂止血作用,可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滲出。抵聖散中若出現潰瘍、出血等症狀,白礬可起到輔助止血的作用,加速傷口修復。

主治功效


抵聖散,一味傳統中藥方劑,由乳香、輕粉、白礬組成,主治骨骼癤瘡、漏管性潰瘍丹,以及長期無法痊癒的慢性皮膚潰瘍。

乳香,一味功效廣泛的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多重功效。乳香能有效治療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瘡癰腫痛等,兼具活血化瘀、止痛、消炎、抗氧化等多重功效,促進傷口癒合與修復。乳香中的樹脂酸類化合物具有利尿作用,能促進多餘水分排出,減輕水腫。其辛散溫通之性,能活血行氣止痛,緩解疼痛。此外,乳香清熱解毒,能清熱散結,消腫解毒,常與金銀花、白芷、沒藥等配伍,治療瘡瘍腫毒、癰疽、痰核等。

白礬,中藥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止血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等症狀。清熱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等症狀。止瀉方面,白礬可以治療痢疾、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燥濕方面,白礬可以治療身重、倦怠、乏力、四肢不溫、皮膚黏膩等症狀。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中毒、熱毒引發的疾病。外用方面,白礬可以止血、消炎、收斂、抗菌、殺菌,可以治療皮膚瘙癢、痤瘡、水泡疹、燒傷、疤痕等症狀。

輕粉,中藥材,具有化腐生肌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瘡瘍潰爛、不斂口等症狀,同時輕粉外用還可以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收斂止汗,可治療濕瘡、痱子、腳氣、肛門瘙癢等症狀。

中藥方劑「抵聖散」,結合乳香、輕粉、白礬三種藥材的功效,有效治療骨骼癤瘡、漏管性潰瘍丹,以及長期無法痊癒的慢性皮膚潰瘍。乳香活血化瘀、化腐生肌,促進傷口癒合;輕粉化腐生肌,清熱燥濕;白礬止血、清熱解毒、乾燥收斂,三藥合用,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達到良好的臨牀療效。

傳統服藥法


烏賊魚骨半兩,馬牙消半兩,定粉半兩,食鹽1分,蕤仁1兩(去赤皮,別研如膏),白龍腦1分。
上為細末。
每以銅箸頭,取如半小豆大,每日3-4次點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抵聖散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前列腺炎胰臟炎霍亂腹中有鳴叫聲夜盲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癤和癰細菌性食物中毒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骨及軟骨之惡性腫瘤(骨癌)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胃腸出血腎盂腎炎尿道膿傷慢性多發性(多病灶性)骨髓炎背部膿瘡大腸激擾綜合症口臭

相同名稱方劑


抵聖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八。 組成:五倍子不拘多少。 主治:小兒腹中虛痛,肛門脫出。

抵聖散, 出處:《博濟》卷五。 組成:滴乳香、膩粉、白礬(燒存性)各等分。 主治:骨疽瘡,及冷漏久不合者。

抵聖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六。 組成:蟾1枚(塗酥,炙微黃),蜣螂1分(去翅足,微炒),麥蘖1分(微炒),神曲1分(炒微黃)。 主治:小兒食疳,不欲乳食,羸瘦。

抵聖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五。 組成:多年煮酒瓶頭箸葉(惟福建過夏酒有之,3-5年至10年者爲佳)7個(燒存性),麝香少許。 主治:男子婦人血淋便澀,水道疼痛。

抵聖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八九。 組成:栝樓4兩(去皮),何首烏4兩,大山茨菰2兩,甘草節2兩,地榆2兩,沒藥1兩,乳香半兩,麝香1錢(别研)。 主治:發背癰疽,及一切瘡癤腫毒。

抵聖散, 出處:《聖惠》卷七十七。 組成:紅蘭花(6月6日取)1分,蜀葵花(5月5日採)1分,桃花(3月3日採)1分,淩霄花(7月7日採)1分,大麥(7月10日採)1分。 主治:催生。主治:難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