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瘤餅

落瘤餅

LUO LIU BI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經驗廣集》卷四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中性 (1.0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7%
心經 13%
胃經 13%
腎經 10%
肺經 10%
大腸經 6%
膽經 3%
小腸經 3%
肝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落瘤餅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用途在於消腫散結,對於瘤塊、腫瘤等病症具有一定的療效。砒霜,即三氧化二砷,作為這個方劑中的成分之一,其存在的原因主要與其特定藥理作用有關。

首先,砒霜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驅邪"的效果,能夠幫助清除體內的病邪,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瘤塊的形成。其次,砒霜具有較強的毒性,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這一特性在一些傳統方劑中被巧妙利用,使用時須謹慎掌握劑量。最後,成方中配伍其他藥材,如草藥和礦物藥,能夠中和砒霜的毒性,使其在病症治療中發揮更好的效果。

總而言之,砒霜在落瘤餅中的使用反映了中醫對於毒性藥物的運用智慧,但在使用時應遵循正確的醫療指導,避免因劑量不當導致的副作用。

落瘤餅方劑中含有硇砂,其主要原因如下:

  1. 硇砂具有強烈的腐蝕性: 此特性可用於外用治療,如針對頑固的腫瘤或疣,可將其腐蝕去除,達到消瘤的效果。
  2. 硇砂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 對於一些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腫瘤,硇砂可抑制細菌生長,輔助治療。

然而,硇砂毒性極強,使用需謹慎,需由經驗豐富的中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配藥服用,以免造成嚴重的副作用。

落瘤餅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常用於治療瘤瘤等病症。在其組成中,包含鉛丹,這引起了許多關注和討論。鉛丹,主要成分為氧化鉛,具有一定的毒性和風險,傳統中醫認為其具有清熱解毒和化瘀止痛的功效。

在古代中醫理念中,許多方劑中使用的鉛丹是基於其強力的淨化作用,能夠消除體內的病理產物。然而,隨著對於鉛丹毒性認識的深入,現代醫學已經對該成分的使用提出了警告,指出其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如鉛中毒等問題。

因此,雖然落瘤餅中含有鉛丹在某些傳統文獻中被使用,但在當代中醫使用該方劑時,應謹慎考量其安全性與有效性,並尋求更安全的替代療法,以避免對患者造成潛在的健康風險。

落瘤餅方劑中含有輕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腫散結:輕粉性寒,善於清熱解毒,並能散結消腫。落瘤餅主要針對腫瘤、瘰癧等疾病,輕粉可有效消散腫塊,減輕病患痛苦。
  2. 殺蟲止癢:輕粉亦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某些腫瘤或瘰癧可能伴隨蟲積或濕熱之症,輕粉可殺滅蟲體,並抑制濕熱,起到改善病情的效果。

然而,輕粉毒性較大,使用時需謹慎,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並嚴格控制劑量,以免造成不良反應。

落瘤餅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瘤病、疣贅等。其成分中包含雄黃,這主要與雄黃的藥理特性有關。雄黃含有砷化物,具有較強的毒性,但其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散瘀、化瘤的功效。雄黃能夠通過其抗腫瘤特性,抑制不正常細胞的增生,對於治療良性腫瘤及某些皮膚病變可能產生積極作用。

此外,雄黃還具有解毒作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身體的排毒過程,因此在落瘤餅中,雄黃的加入使方劑具備了更全面的療效,特別是針對與腫瘤相關的瘤狀問題。當然,由於雄黃的毒性,其用量必須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以確保安全有效。總的來說,雄黃的加入在落瘤餅中既增強了療效,又體現了中醫用藥的獨特理念。

「落瘤餅」方劑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因氣血瘀滯、痰濁凝結所致的腫瘤,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腫痛。
  2. 消散痰濁,軟堅散結: 乳香亦有消散痰濁之功,對於痰濁凝滯所致的腫瘤,能使其軟化消散。同時,乳香還有軟堅散結的功效,有助於解除腫瘤的堅硬狀態,促進其消退。

「落瘤餅」方劑中包含「沒藥」,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瘤體生長所伴隨的疼痛、腫脹、瘀血等症狀,沒藥能有效改善。
  2. 促進組織再生:沒藥具有促進組織再生的作用,能幫助修復因瘤體生長而受損的組織,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瘤體的形成和蔓延。

因此,沒藥在「落瘤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助於治療瘤體,緩解症狀,促進組織修復。

落瘤餅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用於治療某些腫瘤和癩病等疾病。其中包含硼砂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首先,硼砂具有消腫、散結的作用,能有效減少組織腫脹,促進腫瘤的縮小。其所含的礦物質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能,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進而避免腫瘤的擴散。

其次,硼砂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的特性,能夠對抗體內的熱邪,減輕因腫瘤而引起的熱毒反應,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症狀。

另外,硼砂在某些中藥處方中的應用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使方劑的整體功效更加突出,有助於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因此,硼砂作為落瘤餅中的成分之一,其消腫、解毒的特性使其在中醫治療腫瘤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落瘤餅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瘿瘤初起,成形未破,根蒂不散」。古代所謂「瘿瘤」,多指頸部甲狀腺腫大或體表良性腫瘤,強調瘤體尚未潰爛、根基未深之時,以腐蝕消瘤為主要目的。其法先以艾灸刺激局部,再貼藥餅,利用藥物腐蝕作用使瘤體脫落,後續輔以生肌膏藥收口。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腐蝕消瘤為主

    • 白砒、硇砂、輕粉:三者均為古代外用腐蝕要藥,能直接破壞瘤體組織,促使壞死脫落。
    • 雄黃、黃丹:具毒性,可加強腐蝕效力,兼殺蟲燥濕,防止潰後濕爛。
    • 斑貓(斑蝥):辛熱大毒,外用發泡攻毒,穿透力強,助藥物滲透瘤體根部。
  2. 輔助攻散與防腐

    • 乳香、沒藥:活血止痛,減少腐蝕過程中的腫痛,兼能防腐生肌。
    • 硼砂:清熱解毒,緩解腐蝕後的熱毒積聚。
    • 田螺:性寒,或用以調和諸藥燥烈之性,避免過度刺激周邊組織。
  3. 劑型與用法設計

    • 糯米調和捏餅:糯米黏性緩釋藥性,使腐蝕作用集中而持久。
    • 先灸後貼:艾灸溫通經絡,增強局部氣血循環,助藥力深入;黃柏末覆蓋則清熱斂瘡,保護周圍健康組織。

三、治療機推論
此方以「腐蝕局部、去腐生新」為核心,通過毒性藥物直接破壞瘤體結構(物理性壞死),結合活血解毒藥減少併發症。其邏輯符合古代「以毒攻毒」及「祛瘀生新」的治療思想,適用於局限性的淺表腫瘤,但須嚴格控制使用範圍與劑量。

傳統服藥法


白砒1錢,硇砂1錢,黃丹1錢,輕粉1錢,雄黃1錢,乳香1錢,沒藥1錢,硼砂1錢,斑貓20個,田螺(大者去殼)3個(曬乾切片)。
上為末,糯米調和,捏作小棋子樣,曬乾。
用時先灸7柱,以藥餅貼之,上用黃柏末水調蓋敷藥。並候10日外,其瘤自落。再用生肌收口膏藥自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落瘤餅是有毒的中藥,使用時一定要遵醫囑,切勿自行服用。

相關疾病


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瘤(皮膚癌)甲狀腺腫甲狀腺亢進

相同名稱方劑


落瘤餅, 出處:《經驗廣集》卷四。 組成:白砒1錢,硇砂1錢,黃丹1錢,輕粉1錢,雄黃1錢,乳香1錢,沒藥1錢,硼砂1錢,斑貓20個,田螺(大者去殼)3個(曬乾切片)。 主治:癭瘤初起,成形未破,根蒂不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