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煎

HAI TONG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四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脾經 22%
腎經 14%
胃經 11%
心經 7%
大腸經 7%
三焦經 3%
膽經 3%
肺經 3%
肝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膽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海桐煎方劑中包含海桐皮,主要源於其藥性與功效:

  1. 清熱涼血: 海桐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可針對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病症,如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皮膚瘡瘍等。
  2. 活血化瘀: 海桐皮還能活血化瘀,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具有良好的療效。

因此,海桐皮被納入海桐煎,旨在發揮其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以治療相關病症。

海桐煎方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引藥下行: 川牛膝性寒,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引血下行、通經活絡的功效。海桐煎主要用於治療下焦濕熱所致的帶下病、陰癢等症狀,川牛膝的引導作用可使藥效直達病竈,並將濕熱之邪引導排出體外。
  2. 活血止痛: 川牛膝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下焦瘀血阻滯,緩解帶下病伴隨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提高治療效果。

海桐煎中加入楮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固精:楮實性甘平,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固精縮尿的功效。海桐煎主要針對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遺精滑精、小便頻數等症狀,楮實的加入可以補益腎氣,固攝精關,從根本上改善病症。
  2. 利水消腫:楮實亦具利水消腫之效,可通利水道,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減輕水腫。海桐煎中可能包含其他利水藥物,楮實的加入可增強利水功效,促進水腫消退。

總體而言,楮實的加入不僅補腎固精,更能利水消腫,與海桐煎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海桐煎方中加入枳實,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大作用:

  1. 疏肝理氣: 枳實味苦性寒,入肝經,能疏肝解鬱,理氣消脹。海桐煎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腹脹等症狀,而枳實能幫助解除肝氣鬱結,使氣機暢通,達到緩解症狀的效果。
  2. 消食導滯: 枳實能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並能消除食積,對於食積停滯導致的腹脹、腹痛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在海桐煎中加入枳實,可以協同其他藥材,起到疏肝理氣、消食導滯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海桐煎中加入木香,主要是利用其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肝經。其行氣止痛作用,可緩解脾胃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並促進消化;健脾消食則可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

海桐煎中加入木香,一方面可增強其行氣止痛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促進脾胃運化,有利於藥物吸收和療效發揮。

海桐煎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有二:

  1. 緩解疼痛,調和營血: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止痙、斂陰止汗之效。海桐煎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白芍可緩解疼痛,並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消腫止痛。
  2. 補益氣血,滋養肝腎:白芍可補益氣血,滋養肝腎,有助於改善因氣血不足或肝腎陰虛導致的疼痛和不適。海桐煎中加入白芍,可增強方劑的整體功效,使治療更全面。

海桐煎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 海桐煎主要用於治療寒性腹痛、痛經等症,而肉桂性溫,味辛甘,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寒凝氣滯導致的腹痛、痛經等症狀。

2. 助陽化氣: 海桐煎中往往配伍一些寒涼藥,而肉桂則可以起到溫陽化氣、引藥入經的作用,避免寒涼藥性過寒,減輕其對脾胃的刺激。

主治功效


海桐煎是治療足部和膝蓋的濕痹症的中藥方劑。

海桐皮具有驅蟲殺蟲、祛風除濕、溫筋活血、止痛、活血化瘀、化腐生肌、通經絡、散血等作用,在中醫臨牀上,海桐皮廣泛用於治療痢疾、蛔蟲病、肝吸蟲病、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瘀血淤滯、血瘀經閉、血瘀性疼痛、瘡瘍、經門不利、經絡痛、瘕積瘀血、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多種疾病。

川牛膝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牛膝最突出的功效是強筋骨,尤其以懷牛膝為良品。牛膝活血化瘀,適用於瘀血閉阻引起的婦科疾病,如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腹痛等。牛膝利水滲濕,利尿消腫,可治淋證、小便不利等症。牛膝活血止痛,能緩解頭痛、肌肉痛、經痛、關節痛等疼痛。牛膝通經,舒筋活絡,能緩解經痛。牛膝清熱利尿,能治肝陽上亢,眩暈,胃火上炎,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滋陰,有引火(血)下行之效,故可治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及胃火上炎之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止痛,適用於腰膝酸軟、筋骨疼痛、腎虛、肝血不足、月經不調、產後血虛等症。

楮實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胃、清熱利尿、補氣、強筋骨、滋腎、清肝明目、健脾利水等功效。楮實性寒味甘,入脾、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暑,利水滲濕之功。常被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水濕停滯之症。楮實性甘平,入脾、腎二經,具有益氣健脾、溫腎固精、止瀉的功效。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瀉、遺精等症。楮實寒涼,味甘,無毒,入膀胱經。功專清利下焦,凡小便淋澀疼痛癃閉,或熱淋澀痛,皆宜用之。

枳實性溫味酸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能行氣化痰消痞,破氣除滿止痛,清熱化痰、平喘止咳。富含橙皮苷、鉀、鈣、維生素C等,有收斂、止瀉、解毒、利尿之功。此外,枳實還具有消食化積、補氣功效,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與免疫力。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n\n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傳統服藥法


海桐皮10兩,牛膝9兩,楮實7兩,枳實6兩,木香4兩,白芍藥4兩,桂8兩。
上為細末,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40丸,食前空心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海桐煎, 出處:《雞峰》卷四。 組成:海桐皮10兩,牛膝9兩,楮實7兩,枳實6兩,木香4兩,白芍藥4兩,桂8兩。 主治:久患腳膝濕痹,行履不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