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方劑「祛風活絡洗藥」中包含「防風」,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膀胱經,具有祛風解表、止痛的作用。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如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防風能有效祛除風邪,緩解疼痛。
- 活血通絡: 防風還具有活血通絡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局部組織的修復,對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等症狀,防風能有效改善症狀,促進康復。
因此,在「祛風活絡洗藥」中加入防風,可有效祛除風寒濕邪,止痛活絡,達到治療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等疾病的目的。
「祛風活絡洗藥」方劑中使用白芷,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祛風止痛:白芷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的效果。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筋骨疼痛,白芷可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白芷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瘀血阻滯,白芷可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白芷在「祛風活絡洗藥」中,可以發揮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起到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筋骨疼痛的作用。
祛風活絡洗藥方劑中加入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祛風止痛:白附子性溫,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關節疼痛,白附子能起到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緩解疼痛,改善肢體麻木、活動不便等症狀。
- 活絡筋骨:白附子入肝經,可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對於風寒濕邪導致的筋骨拘攣、肢體麻木等症,白附子能起到溫經通絡、舒筋活絡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幫助恢復肢體功能。
方劑「祛風活絡洗藥」中使用白僵蠶,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祛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具有疏風解表、止痙定搐的功效。其能清熱解毒,散風止痙,對於因風邪入絡而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痙攣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活血化瘀:白僵蠶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給,有助於消腫止痛,緩解因風寒濕邪阻絡所致的疼痛。
因此,白僵蠶在「祛風活絡洗藥」方劑中,能發揮祛風止痙、活血化瘀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祛風活絡洗藥」中使用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辛溫散寒,通經活絡: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散寒止痛、通經活絡之效。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而導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細辛可溫經散寒,促進氣血流通,達到止痛活絡的效果。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細辛在方劑中常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例如與川芎、羌活等藥物合用,可增強祛風散寒、活血通絡之效,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病症。
「祛風活絡洗藥」方劑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平肝熄風: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之效,能有效緩解因風邪入絡而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對於風痺、中風後遺症等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 活血通絡:天麻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從而有利於消除瘀血、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經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祛風活絡洗藥」方劑中加入菊花,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疏風散熱: 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外用可消炎止痛,對於風熱所致的皮膚紅腫、疼痛、瘙癢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 涼血止血: 菊花亦能涼血止血,對於因風熱引起的皮膚破損、出血等症狀有輔助治療效果。
因此,菊花在「祛風活絡洗藥」中可起到清熱解毒、疏風散熱、涼血止血的作用,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炎症反應。
方劑「祛風活絡洗藥」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特性:
- 祛風止痛: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祛風濕、止疼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可起到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
- 活血化瘀:天南星亦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緩解因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和麻木。
因此,天南星在「祛風活絡洗藥」中可有效發揮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風濕痺痛等病症。
「祛風活絡洗藥」中包含「橘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橘絡味甘、性平,入肝、脾經。其富含黃酮類物質,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能有效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因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
- 消腫止痛,止癢消風:橘絡還具有消腫止痛、止癢消風的作用。對於皮膚瘙癢、紅腫等因風邪引起的皮膚病症,橘絡能有效緩解症狀,促進皮膚修復。
總而言之,橘絡在「祛風活絡洗藥」中,能發揮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止癢消風等多重作用,有助於改善因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各種病症。
「祛風活絡洗藥」方劑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止癢消腫:薄荷性涼,味辛,入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止癢消腫之效。對於風濕痺痛、皮膚瘙癢、跌打損傷等症狀,薄荷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減輕局部炎症反應。
- 疏散風熱,活絡經脈:薄荷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並能通經活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對於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症狀,薄荷能疏散風寒濕邪,活血化瘀,緩解疼痛,促進康復。
總而言之,薄荷在「祛風活絡洗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清熱解毒、止癢消腫和疏散風熱、活絡經脈的功效,能有效緩解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等症狀,促進病患康復。
主治功效
「祛風活絡洗藥」:中醫治療面風之良方
一、藥方組成: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白附子: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天麻: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
菊花: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
天南星: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
橘絡: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消積化痰。
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
二、藥方功效:
祛風活絡洗藥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面風,又稱「顏面神經麻痺」。
三、藥方適應症:
面風:面風,俗稱面癱,又稱顏面神經麻痺,是一種常見的面部神經疾病,多由風寒之邪侵襲面部經絡,引起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導致面部肌肉麻痺、歪斜、流涎等症狀。
中風後遺症:中風後遺症是指中風後留下的功能障礙,包括肢體麻木、癱瘓、言語不清、吞嚥困難等,祛風活絡洗藥可幫助改善中風後遺症,促進功能恢復。
周圍神經疾病:祛風活絡洗藥可治療各種周圍神經疾病,如面神經炎、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等,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
肌肉痠痛:祛風活絡洗藥可緩解肌肉痠痛,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腰肌勞損等引起的肌肉痠痛,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作用。
四、用法用量:
祛風活絡洗藥一般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早晚各1次。
五、注意事項:
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脾胃虛弱者慎用。
服用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食物。
服藥期間出現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六、總結:
祛風活絡洗藥是中醫治療面風的常用方劑,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臨牀應用廣泛,療效顯著。
傳統服藥法
防風2錢,白芷2錢,白附子2錢,僵蠶3錢,細辛6分,天麻1錢5分,白菊花2錢,南星2錢,橘絡2錢,薄荷1錢。
水煎,熱熏,溫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時應注意濃度,避免過量使用。
- 本方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其他不良反應。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 有出血傾向、高血壓、心臟病、肝腎疾病等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祛風活絡洗藥,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組成:防風2錢,白芷2錢,白附子2錢,僵蠶3錢,細辛6分,天麻1錢5分,白菊花2錢,南星2錢,橘絡2錢,薄荷1錢。 主治:面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