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消活關輕竅散

NEI XIAO HUO GUAN QING QIAO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腎經 19%
脾經 19%
心經 10%
肺經 9%
膀胱經 9%
胃經 7%
膽經 2%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膀胱經
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內消活關輕竅散中使用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通經活絡: 附子性溫熱,具有溫陽散寒之功,能驅散體內寒邪,促進氣血流通。對於因寒邪阻滯經絡,導致關節疼痛、活動不便的症狀,附子可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扶陽補氣,固本培元: 附子亦有補益元氣的作用,能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對於體虛乏力、氣血不足,導致關節疼痛難以恢復的患者,附子可補益元氣,固本培元,促進康復。

總而言之,附子在內消活關輕竅散中發揮溫陽散寒、通經活絡、扶陽補氣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關節疼痛、活動不便等症狀。

內消活關輕竅散為一傳統中醫方劑,其配方精妙,旨在調理人體氣機,暢通關竅,達到祛風散寒、活血化瘀之效。方中含烏頭,此藥性烈味辛,有強大之溫經散寒、止痛功效,適於治療寒邪入侵所致之肢體疼痛、關節僵硬等症狀。烏頭屬大毒之品,其應用需極為謹慎,用量宜小,且須炮製以減低毒性,確保安全。在內消活關輕竅散中,烏頭與其他藥物相互制約,共同發揮作用,既可增強整體療效,又能減少單味藥物之副作用。烏頭的加入,使此方更適合治療因寒濕阻滯而引起的各種疼痛,尤其是對於風濕骨病患者,具有較顯著的緩解作用。然而,由於烏頭之劇毒性,臨床使用時務必遵循醫師指導,嚴格控制劑量,以防中毒。

「內消活關輕竅散」方中包含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宣肺解表: 麻黃性辛溫,入肺經,具有宣肺解表、散寒止咳之功效。方中麻黃可針對患者外感風寒、肺氣不宣、鼻塞流涕等症,起到疏風散寒、通竅之效。
  2. 通竅止痛: 麻黃亦能通利鼻竅,緩解鼻塞、頭痛等症狀。該方針對患者鼻淵、頭痛、肢體疼痛等症,麻黃可起到通竅止痛,減輕疼痛的作用。

內消活關輕竅散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 行氣止痛: 沉香氣味辛溫,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納氣之功效。該方劑旨在治療關節疼痛、活動受限,沉香的通絡止痛作用可以緩解關節疼痛,促進氣血運行,改善關節功能。

二、 溫腎助陽: 沉香性溫,能溫腎助陽,對於腎陽虛所致的關節疼痛有輔助治療作用。沉香溫陽化寒,配合其他藥物,可增強整體治療效果。

內消活關輕竅散中加入蒼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開竅醒神:蒼朮性溫燥,能燥濕健脾,利水滲濕,並可通利關竅,醒神開竅,有助於改善因濕邪困脾、痰濁阻竅所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神志不清等症狀。
  2. 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蒼朮與方劑中的其他藥材,如羌活、獨活等,具有協同作用,共同起到祛風濕、通經絡、活血止痛的效果,進一步增強藥效,以達到治療關節疼痛的目的。

內消活關輕竅散中加入防風,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方面:

  1. 祛風解表: 防風味辛溫,具有祛風解表、通竅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包含防風,可以有效驅散體內風寒邪氣,減輕關節疼痛和頭面部不適,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活絡關節、輕利竅開的效果。
  2. 配合其他藥材: 方劑中其他藥材可能具有辛溫發散、活血通絡等功效,與防風共同作用,可增強祛風解表、活血通絡的功效,達到更佳的療效。

內消活關輕竅散中包含萆薢,主要原因如下:

  1. 利濕通痺:萆薢性味甘淡,歸膀胱、腎經,具利水滲濕、通經活絡之效。對於風濕痺痛、關節腫脹,因濕邪阻滯經絡而引起的症狀,萆薢能有效祛除濕邪,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清熱解毒:萆薢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清解濕熱蘊結於關節周圍而引起的疼痛、紅腫、發熱等症狀。此與內消活關輕竅散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的功效相契合。

內消活關輕竅散中使用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肝腎,強筋骨: 杜仲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效。方劑中可能因患者出現腰膝痠軟、肢體乏力等肝腎不足、筋骨失養的症狀,而使用杜仲以補益肝腎,增強筋骨力量。
  2. 利水消腫,通絡止痛: 杜仲亦具有利水消腫、通絡止痛的功效。若患者伴隨水腫、關節疼痛等症狀,則杜仲能利水消腫,通經活絡,緩解疼痛,達到整體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內消活關輕竅散」

麻黃

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常見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

萆薢

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等功效。適用於治療風濕頑痺、腰膝疼痛、小便不利等問題。

蒼朮

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通常與厚朴、陳皮一起使用,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狀。

沉香

溫裡的同時又能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治療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寒邪犯胃、嘔吐清水、胃寒久呃、虛喘證、寒凝氣滯之胸腹脹痛、以溫中止嘔、治寒凝氣滯之大腸閉不通、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咳嗽、哮喘、胸悶、上熱下寒、氣逆喘息、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以及脾腎久虛、水飲停積、上乘肺經之咳嗽短氣、腹脅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

杜仲

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強體能;促進骨骼發育和修復,增進骨密度與強度,改善肌肉痠痛、關節僵硬等症狀;強筋骨、安胎,並對高血壓病有一定療效;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提高懷孕機率,鞏固胎氣,減少流產風險;增強免疫力和抗疲勞。

防風

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

附子

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烏頭

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

總結

中藥方劑「內消活關輕竅散」,具有毒瘡(中醫名詞,又稱瘍毒、毒瘡)的治療功效。方劑中,烏頭、附子、麻黃為君藥,起溫裡散寒、散風邪解表的功效;沉香、杜仲、蒼朮為臣藥,起溫補氣血、健脾益腎的作用;萆薢、防風為佐藥,起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溫裡散寒、解表祛風、活血止痛之功。

傳統服藥法


附子半兩(炮),川烏半兩(炮,去皮尖),草烏1兩半(炮,去皮尖),麻黃(去節),沈香1分,蒼朮3分,防風半兩(炙),萆薢1分,杜仲半兩(炙)。
上為末。
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1個,煎7分,通口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辛溫燥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內消活關輕竅散, 出處:《衛濟寶書》卷下。 組成:附子半兩(炮),川烏半兩(炮,去皮尖),草烏1兩半(炮,去皮尖),麻黃(去節),沉香1分,蒼朮3分,防風半兩(炙),萆薢1分,杜仲半兩(炙)。 主治:疽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