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解散

NEI JI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脾經 17%
肺經 15%
腎經 13%
胃經 12%
心經 10%
膀胱經 10%
膽經 2%
肝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內解散方中含有烏頭,是因其寒性毒性的特殊作用。

  • 寒性: 烏頭性寒,可散寒止痛,對於內寒所致的疼痛有良好效果。內解散方常用於寒凝血瘀,烏頭可散寒化瘀,並能活血通絡,改善氣血運行,達到止痛的目的。
  • 毒性: 烏頭毒性較強,但適當劑量下,可溫經散寒,祛風除濕。內解散方中,烏頭往往與其他藥物配伍,降低毒性,增強療效。但使用時需謹慎,避免過量使用,並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內解散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內解散方劑中多用辛、苦、燥之品,容易傷脾胃,而甘草味甘性平,能緩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峻猛,保護脾胃。
  2. 解毒護脾: 甘草有解毒作用,可緩解其他藥物對脾胃的刺激,並能補脾益氣,增強脾胃功能,使藥物更容易被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

甘草在內解散方劑中起到重要的調和與保護作用,是方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內解散方劑中包含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解表: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之功效。內解散方劑主要針對風寒表證,麻黃可幫助驅散外邪,解除表寒,使患者體表之邪氣散出,達到解表之效。
  2. 通鼻竅: 麻黃能通鼻竅,改善鼻塞,有助於患者呼吸順暢。內解散方劑中常配伍辛涼解表藥物,麻黃則能起到引藥入肺,並幫助藥力深入鼻竅,達到通鼻竅、解表之效。

因此,麻黃在內解散方劑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宣肺解表、通鼻竅的功效,有助於治療風寒表證,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狀。

「內解散」方劑中加入沉香,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1. 行氣止痛:沉香性溫,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降逆之效。方劑中若有氣滯血瘀、脘腹冷痛等症狀,則沉香可疏通氣機,緩解疼痛。
  2. 溫陽助運:沉香溫陽散寒,可溫暖脾腎,促進氣血運行。若方劑中需溫補脾腎、化痰利氣,沉香可助其發揮功效,達到溫陽助運、散寒止痛的目的。

內解散方劑中包含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健脾:蒼朮性溫燥,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內解散方劑主治濕濁內阻,脾胃不和之證,蒼朮可燥濕化濁,健脾開胃,促進脾胃運化,消除濕濁對脾胃的阻礙,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2. 祛風止痛:蒼朮兼具祛風止痛的功效。內解散方劑中常伴隨有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蒼朮可祛除風寒濕邪,止痛消腫,緩解疼痛症狀,達到整體療效。

內解散方劑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痛: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入膀胱、肝經,具有祛風止痛之效。內解散主治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而防風能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2. 通絡止痺: 防風還具有通絡止痺的功效,可以疏通經絡,解除痺痛。內解散治療的病症常伴有肢體麻木、疼痛等痺證,防風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

綜上所述,防風在內解散方劑中,可發揮祛風止痛、通絡止痺的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達到治療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疼痛的效果。

內解散方劑中包含萆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通淋止痛:萆薢性甘淡,微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通淋止痛之功效。內解散方劑主治濕熱下注,膀胱濕熱,症見小便不利、淋瀝澀痛等。萆薢的利水通淋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泌尿系統症狀。
  2. 清熱解毒,除濕止癢:萆薢還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癢之功效。內解散方劑中常加入萆薢,不僅能利水通淋,還能清熱解毒,緩解濕熱所致的瘙癢、腫脹等症狀,提升療效。

內解散方劑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腰,固本培元: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內解散方劑多用於治療腰膝痠軟、肢體乏力、腎虛腰痛等症,杜仲有助於補益腎氣,強壯腰膝,從根本上改善症狀。
  2. 祛風除濕,通利關節:杜仲具有祛風除濕、通利關節的作用,對於因風濕寒邪侵襲所致的腰腿疼痛、關節不利等症,能起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效果。內解散方劑常用於治療風溼痹痛,杜仲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方劑的祛風除濕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內解散」組成介紹

麻黃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萆薢

萆薢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等功效。

蒼朮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沉香

沉香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杜仲

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防風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烏頭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內解散」組成包含烏頭、甘草、麻黃、沉香、蒼朮、防風、萆薢、杜仲等,具有散風寒、解表發汗、清熱解毒、補氣、補腎等功效,主治膿腫:一種嚴重的皮膚感染,可引起腫脹、疼痛、發紅和化膿。

傳統服藥法


人參、山甲、黃耆、當歸、芍藥、川芎、皂角刺、金銀花、山楂、甘草、木香。
為散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臨床用量宜小,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痤瘡癤和癰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男性勃起障礙頭昏精神不佳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內解散, 出處:《治痘全書》卷十四。 組成:人參、山甲、黃耆、當歸、芍藥、川芎、皂角刺、金銀花、山楂、甘草、木香。 主治:痘瘡7-8日間,色枯淡,不起無漿者。

內解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八八。 組成:川烏(炮)1兩,甘草(半生半炙)1兩,麻黃1兩,沉香1分,蒼朮1分,防風1分,萆薢1分,杜仲半兩(炙)。 主治:癰疽。

內解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三。 組成:柴胡(去苗)1兩,黃芩(去黑心)1兩,葛根(銼)1兩,黃連(去須)1分,石斛(去根)1分,甘草(炙,銼)1兩1分。 主治:風邪入中,蘊瘀成熱,頭昏目黃,心膈煩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