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化瘀丸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活血: 柴胡性微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瘀血的形成往往與氣血運行不暢有關,柴胡可以疏通肝氣,使氣血流通,從而促進瘀血的消散。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化瘀丸中其他藥物,如桃仁、紅花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柴胡的加入則能更好地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使這些藥材的藥效得到充分發揮,達到更好的化瘀效果。
化瘀丸中加入薄荷,主要考慮其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
- 清熱解毒: 薄荷性涼,味辛,能清熱解毒,對於瘀血所致的發熱、紅腫、疼痛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 疏散風熱: 薄荷具有疏散風熱的作用,可以改善瘀血所致的頭痛、頭暈、目眩等症狀。
薄荷與其他化瘀藥材配合使用,可起到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瘀血所致的各種病症。
化瘀丸中加入梔子,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化瘀丸中加入梔子,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避免瘀血化熱,加重病情。
- 降火消炎:瘀血常伴有熱毒,梔子可以降火消炎,減輕炎症反應,促進瘀血消散,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因此,化瘀丸中加入梔子,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降火消炎的功效,促進瘀血消散,改善病症。
化瘀丸中加入當歸尾,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當歸尾性溫,味甘辛,入肝、心、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尤其擅長治療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化瘀丸本身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而當歸尾的加入能增強其活血化瘀的功效,使藥效更為顯著。
- 補血養血,促進傷口癒合: 當歸尾還具有補血養血的作用,能改善氣血循環,促進傷口癒合。跌打損傷常伴有血瘀,而當歸尾的補血作用可以改善血瘀,促進傷口癒合,加速康復。
化瘀丸中加入紅花,是因其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功效。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之效。其主要成分紅花醌類化合物,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加速血腫吸收,減輕疼痛。
此外,紅花還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作用,能進一步促進瘀血消散,加速傷口癒合。因此,將紅花加入化瘀丸,能有效改善瘀血癥狀,促進傷口恢復,達到治療目的。
化瘀丸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的功效。
赤芍味苦、酸,性寒,入肝、心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其涼血止血作用可緩解瘀血所致的疼痛和腫脹,而活血化瘀作用則能有效地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的消散。
因此,化瘀丸中加入赤芍,能夠起到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協同作用,從而更好地達到治療瘀血證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化瘀丸】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肝郁血瘀證」,其主治症狀可分為三大層面:
- 皮膚病變:
- 面部色素沉著(如黃褐斑、黑皮病)
- 四肢紫紅結節性皮疹(如銀屑病、痤瘡)
- 慢性紫紅斑片(如酒渣鼻、慢性皮炎)
- 婦科瘀滯:
- 月經提前、經血夾塊、痛經
- 肝郁徵象:
- 脅肋脹悶,脈弦滑,舌薄黃苔伴瘀斑
其病機核心在於「肝氣郁結,血瘀阻絡」。肝主疏泄,郁則氣滯,久而化熱,瘀熱互結上攻頭面、外泛肌膚,或內擾衝任,故見斑疹、經亂。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劑結構與配伍思維:
疏肝解郁為主軸:
- 柴胡(30克):疏肝解郁,條達氣機,為君藥。
- 薄荷(30克):助柴胡疏散肝郁,清輕上行,兼透熱邪。
二者相配,針對「肝郁化熱」之本。
清熱涼血為輔佐:
- 梔子(30克):清瀉三焦鬱火,防肝郁化熱傷陰。
- 赤芍(30克):涼血散瘀,清血分伏熱。
此組遏制瘀熱上炎,防斑疹色澤加深。
活血化瘀為關鍵:
- 歸尾(30克):活血養血,祛瘀不傷正。
- 紅花(30克):破血行滯,化結節癥瘕。
二者側重消散有形之瘀,針對紫紅結節、經血塊。
全方作用機理:
- 氣血雙調:柴胡、薄荷理氣,歸尾、紅花活血,符合「氣行則血行」原則。
- 清散並用:梔子、赤芍清熱,薄荷透散,避免瘀熱膠結。
- 上通下達:柴胡引藥入肝經,紅花下趨血海,共調頭面與胞宮瘀滯。
現代應用推衍:
- 黃褐斑:肝郁血瘀泛於顴頰,此方疏肝活血以退斑。
- 痤瘡結節:瘀熱凝滯成硬結,歸尾、紅花軟堅散結。
- 月經不調:經期提前伴血塊,赤芍、梔子涼血止血,紅花化瘀通經。
總結:此方以「疏肝-涼血-化瘀」為層次,標本兼顧,尤適於肝郁血瘀所致之皮膚病變與婦科疾患,體現中醫「內調外治」的整體觀。
傳統服藥法
柴胡30克,薄荷30克,梔子30克,歸尾30克,紅花30克,赤芍30克。
疏肝活血,化瘤消斑。
煉蜜為丸,每丸6克。
早、晚各服1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化瘀丸, 出處:《中西醫結合皮膚病學》。 組成:柴胡30g,薄荷30g,梔子30g,歸尾30g,紅花30g,赤芍30g。 主治:疏肝活血,化瘤消斑。主治:肝鬱血瘀證。面部色素沉著,四肢皮膚有紫紅色結節性皮疹,慢性紫紅斑片,脅脹,月經提前,經血有血塊,痛經等,脈弦滑,舌薄黃苔,可有瘀斑。常用於黃褐斑,女子顔面黑皮病,銀屑病、酒渣、痤瘡、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