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耆散

CAN Q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肺經 20%
胃經 15%
心經 15%
大腸經 10%
三焦經 5%
腎經 5%
肝經 5%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參耆散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固本: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參耆散常用於氣虛乏力、倦怠嗜睡、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症狀,而人參正是補氣的要藥,能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2. 相輔相成:參耆散中通常還含有黃芪等補氣藥物,人參與黃芪共同使用,能起到互相增強、協同作用。人參偏於補氣養血,而黃芪則偏於補氣固表,二者合用,能更好地發揮補氣固本的功效,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參耆散方中包含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參耆散多用於氣虛表虛之症,如自汗盜汗、易感風寒等。黃耆能補益正氣,提升機體抵抗力,並固護腠理,防止外邪入侵,可謂是方中補氣固表的關鍵藥物。
  2. 助參藥之力: 人參為方中主要藥物,性溫補氣血。黃耆與人參相配,一則可以協同增強人參補氣之力,使補氣效果更佳,二則可以緩解人參溫燥之性,避免燥熱之弊。

參耆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補血活血的功效,與方劑整體補氣養血的功效相輔相成。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其補血作用能與人參、黃芪等補氣藥物相配合,共同改善氣血不足的症狀。同時,當歸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氣血運行不暢,促進氣血流通,進一步提高補氣養血的效果,達到整體調理氣血的目標。

參耆散中包含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理氣化濕:厚朴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肺經,具有行氣消積、燥濕化痰之效。參耆散中常因脾胃氣虛、濕濁內停導致消化不良、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厚朴可理氣化濕,助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
  2. 降逆止嘔:厚朴還具有降逆止嘔之功效。參耆散中若患者出現脾胃氣逆、嘔吐不止等症狀,厚朴可降逆止嘔,緩解不適。

總而言之,厚朴在參耆散中發揮著理氣化濕、降逆止嘔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緩解相關症狀。

參耆散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 桔梗味辛甘,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的作用。參耆散多用於氣虛、脾虛、肺虛所致的咳嗽、氣喘、痰多等症,桔梗的宣肺利咽作用可以幫助肺氣宣降,痰濁排出,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2. 通暢氣道: 桔梗能促進氣道分泌物排出,改善呼吸道通暢,並能增強肺臟的排痰能力,有助於肺氣的宣發,緩解因氣道阻塞而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狀。

參耆散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通鼻竅: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通鼻竅的功效,可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頭疼等症狀。參耆散本身以補氣健脾爲主,加入白芷可增強其祛風散寒的作用,改善因風寒侵襲導致的症狀。
  2. 止痛消腫,生肌斂瘡: 白芷還具有止痛消腫、生肌斂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外傷腫痛、皮膚潰爛等症。參耆散中加入白芷,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幫助改善因外傷或其他因素導致的疼痛和腫脹。

主治功效


參耆散,又稱參芪散,由人參、黃耆、當歸、厚朴、桔梗、白芷組成。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等功效,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等功效,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等功效,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緩解腸胃脹氣、腹瀉等症狀,也能增強胃腸的蠕動和分泌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等功效,可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參耆散主治淋巴結核,瘡破久不收口。淋巴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病,通常表現為頸部或其他部位的淋巴結腫大。瘡破久不收口是指傷口長期不癒合,常伴有感染、膿液分泌等症狀。參耆散具有補氣活血、解毒消腫等功效,可有效治療淋巴結核和瘡破久不收口。

傳統服藥法


柴胡半兩,明阿膠(炒酥)半兩,黃耆(蜜炙)半兩,白茯苓半兩,紫菀茸半兩,當歸半兩,川芎半兩,半夏(制)半兩,貝母(去心)半兩,枳殼(制)半兩,北梗半兩,秦艽(洗)半兩,甘草(焙)半兩,人參2錢半,北五味子2錢半,羌活2錢半,防風2錢半,杏仁(水浸,去皮)2錢半,款冬花2錢半,桑白皮(炒)2錢半,生鱉甲(去裙,米醋炙黃)。
上為粗末。
每服2錢半,加生薑、大棗,水煎,食後少頃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健脾的作用,因此不宜在感冒、發熱等急性炎症期使用。

相關疾病


氣喘肺結核咳血夜間盜汗身體容易出汗身體發低熱

相同名稱方劑


參耆散, 出處:《禦藥院方》卷六。 組成:人參、黃耆、當歸、芍藥、白朮、五加皮、官桂、甘草、前胡、秦艽各等分。 主治:調榮衛,補不足。主治:虛寒自汗。

參耆散, 出處:《外科啓玄》卷十二。 組成:人參1兩,黃耆(鹽湯潤,炙)1兩,當歸(酒浸,焙)1兩,厚朴(薑汁制.炒)1兩,桔梗1兩,白芷1兩。 主治:瘰癧,瘡破久不收口。

參耆散, 出處:《直指》卷九。 組成:柴胡半兩,明阿膠(炒酥)半兩,黃耆(蜜炙)半兩,白茯苓半兩,紫菀茸半兩,當歸半兩,川芎半兩,半夏(制)半兩,貝母(去心)半兩,枳殼(制)半兩,北梗半兩,秦艽(洗)半兩,甘草(焙)半兩,人參2錢半,北五味子2錢半,羌活2錢半,防風2錢半,杏仁(水浸,去皮)2錢半,款冬花2錢半,桑白皮(炒)2錢半,生鱉甲(去裙,米醋炙黃)。 主治:勞瘵嗽喘,咯血,聲焦,潮熱盜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