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擦牙益笑散」方劑中加入肉桂,主要原因有二:
- 溫陽散寒,去腐生肌: 肉桂性溫,味辛甘,入心、脾、腎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之效。對於寒性牙痛、牙齦萎縮、牙周炎等症狀,肉桂能溫陽散寒,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牙周組織營養,加速傷口癒合。
- 芳香闢穢,清口除臭: 肉桂具有芳香闢穢之效,能消除口臭,清新口氣。對於因牙周炎、牙齦炎等引起的口臭,肉桂能有效改善口腔衛生,保持口氣清新。
「擦牙益笑散」方劑中加入鹽,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殺菌消炎: 鹽具有良好的殺菌消炎作用,可有效抑制口腔內細菌生長,預防牙齦炎、口腔潰瘍等問題,改善口腔衛生。
- 清潔去垢: 鹽的研磨性有助於清除牙齒表面的污垢和食物殘渣,保持牙齒潔白。此外,鹽還能促進唾液分泌,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和口腔清潔。
總之,鹽在「擦牙益笑散」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清潔、消炎和殺菌角色,有助於維持口腔健康,達到「擦牙益笑」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擦牙益笑散主治「心肝腎諸火牙痛」,意指因心、肝、腎三臟火熱上炎所致的牙痛。中醫認為:
- 心火上炎:可致口舌生瘡、牙齦腫痛,伴煩熱失眠。
- 肝火上亢:多因情緒不舒,火循經上擾,見牙齦紅腫、痛引頭側。
- 腎虛火旺:腎陰不足,虛火浮越,牙痛隱隱、齒搖鬆動。
此方以局部用藥(擦牙)清熱、固齒、殺蟲,針對火熱上攻或虛火浮越之牙疾。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桂圓(龍眼肉)
- 性味歸經:甘溫,歸心、脾經。傳統多用於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外治較少見。
- 推測作用:
- 滋養固齒:可能取其滋潤之性,緩解牙齦萎縮(腎虛火旺者常見)。
- 黏附緩釋:煅後研粉,或能黏附牙齦,延長藥效。
2. 食鹽
- 性味歸經:鹹寒,入腎、胃、大腸經。
- 核心作用:
- 清熱解毒:外用可清局部火毒(如《千金方》以鹽水漱口治牙痛)。
- 殺蟲防腐:鹽能抑制口腔細菌(古代稱「殺蟲」),減少齲齒誘因。
- 引火下行:鹹入腎,或助虛火歸元。
3. 冰片(隨症加減)
- 性味歸經:辛涼,歸心、脾、肺經。
- 增效關鍵:
- 散鬱火:辛涼透散,開竅止痛,緩解火熱牙痛之劇烈症狀。
- 局部麻醉:輕微鎮痛,抑制炎症。
配伍邏輯
- 溫清並用:桂圓溫潤防鹽寒傷正,鹽制桂圓之膩,共調寒熱。
- 標本兼顧:鹽、冰片清火治標;桂圓潛在滋養(或固本),符合「諸火牙痛」多屬本虛標實之病機。
- 物理作用:煅後研粉細膩,擦牙可潔牙、磨蝕牙垢(類似古代「牙粉」思路)。
治療原理綜述
通過局部清熱(鹽)、鎮痛(冰片)及潛在滋養(桂圓),達到「殺蟲」(抗菌)、固齒(改善牙周環境)之效。針對火熱上攻或虛火浮越,直接作用口腔病灶,不必內服瀉火藥,避免傷正。
此方體現中醫外治法「簡便效廉」之特點,然其機理與現代口腔醫學之「抗菌消炎」亦有暗合。
傳統服藥法
桂圓1斤,食鹽4兩。
久擦固齒,殺蟲。
火煅,研細粉,冰片隨加。
每日早晨擦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擦牙益笑散, 出處:《中國醫學大辭典》。 組成:桂圓1斤,食鹽4兩。 主治:久擦固齒,殺蟲。主治:心肝腎諸火牙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