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消退管丸

NEI XIAO TUI GU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6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心經 13%
腎經 11%
胃經 11%
肺經 11%
脾經 11%
三焦經 5%
大腸經 5%
小腸經 2%
膽經 2%
肝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肺經
脾經
三焦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內消退管丸中加入露蜂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露蜂房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內消退管丸針對的是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而露蜂房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有效緩解咽喉部的炎症反應,消腫止痛,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
  2. 化瘀散結,通利咽喉:露蜂房亦具化瘀散結之效,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有利於咽喉部位的炎症消退。同時,露蜂房的通利咽喉之效,可以疏通咽喉氣道,改善聲音嘶啞等症狀。

因此,內消退管丸中加入露蜂房,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瘀散結、通利咽喉的綜合作用,達到治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的效果。

內消退管丸中含有血竭,主要原因有二:

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血竭性味甘、苦、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加速瘀血吸收,減輕炎症反應,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二、補益氣血,促進癒合:血竭還具有補益氣血、生肌止血的作用。其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創面癒合,並可預防感染,有助於傷口快速恢復。

中藥方劑[內消退管丸]的組成中包含象牙,主要是因為象牙具有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的作用。象牙能夠清除體內的熱毒,緩解由內熱引起的紅腫、瘡瘍等問題,並且有助於促進皮膚的修復。在[內消退管丸]中,象牙的添加可以增強方劑的解毒和收斂效果,有助於改善由皮膚損傷引起的問題。然而,由於象牙具有一定的稀有性和成本,使用時需謹慎。

內消退管丸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解痙: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解痙止搐的功效。內消退管丸主治小兒驚風、抽搐、發熱等症,白僵蠶能有效緩解痙攣,改善抽搐症狀。
  2. 通絡止痛:白僵蠶還有通絡止痛的作用,能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經絡所致的疼痛。內消退管丸中的其他藥物,如僵蠶、蜈蚣等,也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與白僵蠶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內消退管丸」方劑中包含「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蟬蛻性味甘寒,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效。對於因風熱邪毒入侵而導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蟬蛻能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2. 通竅利咽: 蟬蛻具有通竅利咽的功效,可以促進咽喉部位的氣血流通,改善聲帶的潤滑度,從而緩解聲音嘶啞、喉嚨乾燥等症狀。

因此,「內消退管丸」中加入「蟬蛻」,可以有效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並通竅利咽,改善咽喉不適,達到治療目的。

內消退管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一、行氣止痛: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其具有行氣止痛之效,能疏肝理氣,緩解因氣滯血瘀而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二、健脾消積:木香還具有健脾消積之功,能促進消化,改善脾胃功能,有助於消除積食、改善腹瀉等問題。

綜上所述,內消退管丸中加入木香,可有效緩解氣滯血瘀引起的腹部不適,同時也能促進消化,改善脾胃功能,達到治療目的。

內消退管丸中加入芒硝,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作用:

  1. 瀉下通便:芒硝性寒,味鹹苦,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之效。對於因腸道積熱、燥結所致的便祕,芒硝可清熱瀉火,潤腸通便,促進排泄,達到消退管狀物的作用。
  2. 軟堅散結:芒硝亦有軟堅散結之功,可化解腸道內積聚的痰濕、瘀血等物質,有助於緩解管狀物形成過程中引起的疼痛、腹脹等不適。

因此,芒硝的加入可以有效促進腸道蠕動,消除積聚物,達到消退管狀物的目的。

「內消退管丸」方劑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方中加入乳香,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減輕管腔內炎症反應,達到消退管內積聚物的目的。
  2. 通絡止痛: 乳香可通經絡,緩解疼痛。對於因管腔內積聚物導致的疼痛,乳香能起到止痛作用,改善患者的痛苦症狀。

因此,乳香在「內消退管丸」方劑中,扮演着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重要角色,促進病竈消退,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內消退管丸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炎止痛: 沒藥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炎症引起的疼痛,對於治療腸道疾病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有顯著效果。

2. 活血化瘀: 沒藥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散瘀血,對於治療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腸胃不適症狀有輔助作用。

因此,內消退管丸中加入沒藥,可以有效地改善腸道炎症,減輕疼痛,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內消退管丸主治功效分析

《外科大成》 中記載,「內消退管丸,又名血竭內消丸。此能退管收口。不須外治。瘡毒成漏。服此尤佳。」此段文字簡潔有力地闡明瞭內消退管丸的主治功效,即「退管收口」以及針對「瘡毒成漏」的治療作用。

方劑組成解析

內消退管丸由露蜂房、血竭、象牙、白僵蠶、蟬蛻、木香、芒硝、乳香、沒藥等藥材組成。從其藥性及功效來看,此方兼具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疏風散結、行氣止痛等多重作用,旨在從根本上解決瘡毒成漏的問題。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露蜂房、象牙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可清除瘡毒熱邪,緩解局部紅腫疼痛。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血竭、乳香、沒藥皆為活血化瘀之藥,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化解瘀滯,加速炎症消退,亦能止痛。
  • 疏風散結,止癢消腫: 白僵蠶、蟬蛻則具有疏風散結、止癢消腫之效,可針對風邪所致的瘡瘍腫痛,並減輕瘙癢不適。
  • 行氣止痛,調和脾胃: 木香能行氣止痛,調和脾胃,可幫助藥物吸收,並緩解因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
  • 軟堅散結,通便洩熱: 芒硝則可軟堅散結,通便洩熱,助於排除體內毒素,促進瘡毒消散。

治療原理

從方劑組成的角度分析,內消退管丸的治療原理在於標本兼治。此方既能清熱解毒以治標,又能活血化瘀、疏風散結、行氣止痛以治本。瘡毒成漏,往往是由於熱毒內蘊,氣滯血瘀,導致局部氣血不暢,膿液不散而形成。內消退管丸中的藥物協同作用,能有效清除熱毒,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化解瘀滯,使膿液排出,加速創面癒合,達到「退管收口」的目的。

《外科大成》中提及「不須外治」,也體現了此方內服為主,從體內調節的治療思路。相較於單純的外敷藥物,內消退管丸能更全面地作用於病竈,從內而外地解決問題,故對於瘡毒成漏具有較好的療效。此方以活血化瘀為基礎,配以清熱解毒、疏風散結、行氣止痛等藥物,共同作用於瘡毒,使其消散,最終達到痊癒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蜂房(帶子者。煅存性)1個,刺蝟皮1個(重5兩,煅存性),血竭2兩,象牙(醋炒為末)5錢,僵蠶3錢,蟬蛻3錢,木香3錢,火消3錢,乳香3錢,沒藥3錢。退管收口。
上為末,用黃蠟8兩,熬黑取起,待溫入藥,攪勻為丸,加梧桐子大。
每服3錢,酒送下,日3次。連服七日,膿水更多,以後1日1服。半月後,毒將盡,肉管長出,漸漸剪去,用生肌散。如毒未盡,用火腿肉湯日洗2-3次,乾膿收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有收斂作用,長期服用可能會引起便秘。

相同名稱方劑


內消退管丸, 出處:《外科大成》卷二。 組成:蜂房(帶子者。煅存性)1個,刺蝟皮1個(重5兩,煅存性),血竭2兩,象牙(醋炒爲末)5錢,僵蠶3錢,蟬蛻3錢,木香3錢,火消3錢,乳香3錢,沒藥3錢。 主治:退管收口。主治:痔漏,瘡毒成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