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痔脫管丸

諸痔脫管丸

ZHU ZHI TUO GU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胃經 15%
腎經 13%
肺經 9%
脾經 9%
心經 9%
大腸經 9%
三焦經 4%
膽經 2%
小腸經 2%
肝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露蜂房」作為諸痔脫管丸的組成成分,主要是基於其收斂止血、清熱解毒的藥理作用。

露蜂房,即蜂巢的空洞部分,性涼味甘,歸脾、大腸經。其含有豐富的蜂蠟、蜂膠等成分,具有良好的收斂止血作用,可有效治療痔瘡出血、脫垂等症狀。此外,露蜂房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消炎止痛,對於痔瘡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將露蜂房加入諸痔脫管丸中,可以有效改善痔瘡的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諸痔脫管丸中包含刺蝟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種作用:

  1. 收斂止血:刺蝟皮性寒,味苦,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對於痔瘡引起的出血,刺蝟皮能有效收縮血管,止血止痛,減輕病患痛苦。
  2. 清熱解毒:刺蝟皮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消解痔瘡周圍的熱毒,促進組織修復,緩解炎症反應,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綜上所述,刺蝟皮在諸痔脫管丸中發揮收斂止血、清熱解毒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治療痔瘡,減輕病患症狀。

「諸痔脫管丸」方劑中加入「血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血生肌: 血竭性味苦、澀,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生肌的功效。對於痔瘡脫出,常伴有出血,血竭能有效止血,並促進傷口癒合,防止二次感染。
  2. 消腫止痛: 血竭還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能緩解痔瘡引起的腫脹、疼痛等症狀,使患者舒適度提高。

因此,血竭在「諸痔脫管丸」中發揮著止血生肌、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痔瘡脫出。

[諸痔脫管丸] 方劑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止痛消腫:白僵蠶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痔瘡引起的紅腫、疼痛、瘙癢等症狀。
  2. 活血化瘀,收斂止血:白僵蠶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並有收斂止血的作用,有助於控制痔瘡出血。

總之,白僵蠶在[諸痔脫管丸]中起到清熱解毒、止痛消腫、活血化瘀、收斂止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痔瘡症狀,促進康復。

諸痔脫管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痔瘡及其所引發的相關症狀,木香是其重要成分之一。木香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特性,能有效緩解痔瘡患者因氣滯而引起的腹部脹痛。中醫理論認為,痔瘡的發生與氣滯、血瘀有關,而木香的行氣作用能促進氣血流通,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減輕痛感和不適。此外,木香還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能夠調理腸胃,改善便祕情況,對於預防和緩解痔瘡的發作尤為重要。因此,將木香納入諸痔脫管丸中,不僅可以針對症狀進行調理,還能整體提升患者的脾胃功能,達到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效果,使方劑的療效更加全面和有效。

諸痔脫管丸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蟬蛻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散風止癢之效。痔瘡多因濕熱下注、氣血瘀滯而發,蟬蛻能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緩解痔瘡的紅腫、疼痛等症狀。
  2. 疏風通絡,活血化瘀:蟬蛻還具有一定的疏風通絡、活血化瘀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有助於痔瘡脫出、出血等症狀的改善。

綜上所述,蟬蛻在諸痔脫管丸中的加入,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以及疏風通絡、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痔瘡病症。

芒硝性寒,味鹹苦,入肝、腎、膀胱經,具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清熱解毒的功效。諸痔脫管丸主要用於治療痔瘡,而芒硝在此方中主要起到以下作用:

  1. 清熱解毒: 痔瘡常伴有局部炎症,芒硝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消炎止痛,緩解痔瘡的疼痛和腫脹。
  2. 潤腸通便: 芒硝的瀉下通便作用可以使大便軟化,減少排便時的用力,減輕痔瘡的疼痛和出血。

因此,芒硝在諸痔脫管丸中起到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痔瘡的症狀。

諸痔脫管丸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痔瘡引起的腫脹、疼痛等症狀,緩解患者的痛苦。
  2. 收斂止血:乳香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能幫助痔瘡組織收縮,減少出血,促進傷口癒合,有助於改善痔瘡脫出的情況。

乳香在諸痔脫管丸中與其他藥材配合,發揮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治療痔瘡的目的。

「諸痔脫管丸」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血生肌:沒藥性溫,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生肌之效。對於痔瘡脫出、出血等症狀,能有效止血,促進傷口癒合。
  2. 消腫止痛:沒藥亦有消腫止痛作用,能緩解痔瘡引起的疼痛、腫脹等不適。

綜上所述,沒藥在「諸痔脫管丸」中發揮著止血生肌、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痔瘡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諸痔脫管丸」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大腸熱毒蘊結所致之肛腸疾患,包含以下病理表現:

  1. 內外諸痔:熱毒迫血妄行,瘀阻肛門絡脈,形成痔核腫脹。
  2. 脫肛便血:熱毒下迫兼氣虛下陷,直腸脫垂;血熱妄行則見便血。
  3. 痔漏生管:熱毒腐肉成膿,久潰不斂,形成瘻管竇道。
  4. 膿血淋漓:瘡瘍潰後餘毒未清,氣血失攝,膿血持續外滲。
    綜觀之,此方針對「熱毒瘀滯」與「腐敗成膿」之核心病機,具化瘀解毒、斂瘡生肌之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組方結構解析

  1. 攻毒消腫

    • 蜂房(8錢):性平味苦,善攻毒散結,祛風止痛,針對痔瘡熱毒腫痛。
    • 蝟皮(2兩5錢):苦平入大腸,涼血止血,解毒消痔,《本草綱目》載其「治五痔陰腫」。
    • 火消(1錢):即硝石,清熱軟堅,破瘀散結,助消痔核腫硬。
  2. 化瘀生新

    • 血竭花(1兩):甘鹹入血分,散瘀定痛,爲外科斂瘡生肌要藥。
    • 乳香、沒藥(各1錢5分):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促進瘡口癒合。
  3. 脫管排膿

    • 制象牙(2兩5錢):甘寒清熱,傳統用於拔毒生肌,尤擅促進瘻管脫落。
    • 蟬退(1錢5分):質輕透散,助排膿毒,兼緩肛門瘙癢。
  4. 理氣通絡

    • 木香(1錢5分):辛行苦泄,調大腸氣滯,緩肛門墜脹。
    • 僵蠶(1錢5分):化痰散結,通絡止痛,輔助消散痔核瘀結。

(二)治療原理
本方以「清熱解毒」為本、「化瘀脫管」為標,結合「生肌斂瘡」三層次作用:

  1. 清泄熱毒:蜂房、蝟皮、火消直折大腸火毒,阻斷瘡瘍進展。
  2. 破瘀通絡:血竭、乳沒活血散瘀,改善局部氣血壅滯。
  3. 祛腐生新:象牙、蟬退促進瘻管脫落,配合血竭生肌收口。
    輔以木香行氣、僵蠶通絡,標本兼治,終達「毒去瘀消、瘡平管脫」之效。

三、製劑特點
煉蜜與黃蠟爲丸,既能緩和攻毒藥峻烈之性,又藉蜜蠟潤滑之質,減輕口服對肛門患部的刺激,體現「瘍科內治」之巧思。

傳統服藥法


蜂房8錢,蝟皮2兩5錢,血竭花1兩,制象牙2兩5錢,僵蠶1錢5分,木香1錢5分,蟬退1錢5分,火消1錢,乳香1錢5分,沒藥1錢5分。
化瘀解毒止痛。
共研極細末,煉蜜和黃蠟二兩熔化為小丸。
每服1錢,空心白開水送下。
忌發物,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脫肛胃腸出血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大便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諸痔脫管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組成:蜂房8錢,猬皮2兩5錢,血竭花1兩,制象牙2兩5錢,僵蠶1錢5分,木香1錢5分,蟬退1錢5分,火消1錢,乳香1錢5分,沒藥1錢5分。 主治:化瘀解毒止痛。主治:大腸熱毒,內外諸痔,脫肛便血,肛門痛癢,痔漏生管,膿血淋漓。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