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滌痰湯

BAN XIA DI T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鎬京直指》卷二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脾經 18%
大腸經 15%
胃經 15%
心經 11%
腎經 4%
肝經 3%
膀胱經 3%
小腸經 3%
肺經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半夏滌痰湯中包含半夏曲,主要是為了增強半夏的燥濕化痰功效,並減輕其毒性。

半夏本身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但性偏寒涼,且有一定毒性。而半夏曲是經過發酵處理後的半夏,其性溫和,且毒性減輕。

將半夏曲加入方劑中,一方面可以增強半夏的燥濕化痰功效,另一方面也可以減輕其寒性和毒性,使藥效更溫和,更易於服用。同時,半夏曲的加入也更利於脾胃的消化吸收。

半夏滌痰湯中包含枳實,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消痞化痰:枳實味苦、性寒,具有破氣消痞、化痰散結的功效,可有效化解痰飲,緩解胸悶、脘腹脹滿等症狀。
  2. 行氣利膈:半夏滌痰湯常用於痰飲阻滯、氣機不利,而枳實能行氣消積,利膈開胸,促進氣機疏泄,有助於痰飲排出,改善呼吸道阻塞。

因此,枳實的加入,能與半夏、陳皮等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化痰、行氣、利膈的效果,達到治療痰飲阻滯的目標。

半夏滌痰湯中包含白前,主要原因有二:

一、 燥濕化痰: 白前性辛溫,善於燥濕化痰,能有效清除肺部痰濕,與半夏、茯苓等藥材共同作用,加強清熱化痰的效果。

二、 宣肺止咳: 白前兼具宣肺止咳功效,可緩解肺氣鬱閉、咳嗽痰多等症狀,配合半夏、生薑等藥材,提升方劑整體的止咳效果,達到治療痰濕咳嗽的目標。

半夏滌痰湯中加入旋覆花,主要原因如下:

  1. 宣肺降氣,止咳化痰: 旋覆花性溫,味辛,歸肺經,具有宣肺降氣、止咳化痰的功效。半夏滌痰湯主治痰多咳嗽,而旋覆花能幫助宣暢肺氣,利於痰液的排出,有助於止咳化痰。
  2. 配合半夏,增強功效: 半夏性寒,味辛,歸脾、胃、肺經,善於燥濕化痰。旋覆花性溫,與半夏寒性相配,寒溫並用,能更好地宣肺化痰,溫肺止咳,增強療效。

半夏滌痰湯中加入橘紅,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化痰: 橘紅味辛、性溫,入肺經,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半夏則善於燥濕化痰,二者合用,相輔相成,能有效地解決痰濕阻滯、氣機不利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
  2. 宣肺止咳: 橘紅能宣肺氣,使肺氣通暢,有利於痰液排出。半夏則能燥濕化痰,降低痰液黏稠度,二者共同作用,能有效地宣肺止咳,緩解咳嗽、痰多等症狀。

半夏滌痰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健脾燥濕:茯苓性平和,味甘淡,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半夏滌痰湯以半夏為主藥,燥濕化痰,但容易損傷脾胃,而茯苓可健脾益氣,使藥力不傷脾胃,並增強藥效。
  2. 利水滲濕:茯苓能利水滲濕,使痰液易於排出。痰濁乃水濕凝聚而成,茯苓利水滲濕,有助於化解痰液,使痰液易於咳出,提高療效。

總之,茯苓在半夏滌痰湯中起到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作用,輔助半夏化痰,使藥力更加平和有效。

半夏滌痰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調和藥性:半夏性辛溫,容易燥烈,而甘草性甘溫,能緩解半夏的燥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傷陰耗津。

二、增強功效:甘草具有健脾和胃、益氣補虛的作用,可以輔助半夏祛痰止咳,並減輕半夏對胃的刺激,使藥效更顯著,治療效果更佳。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半夏滌痰湯」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前:味甘、性溫,入肺、脾經,具有溫中化痰、止咳化痰、降氣、消食化積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寒痰、咳嗽、哮喘、肺氣壅實、食積等症狀。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孕婦水腫、先兆流產、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失眠、多夢等症狀。

橘紅:性溫味辛,歸肺、脾二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適用於陽虛氣弱、脾胃虛寒、痰濕咳嗽、瘰癧、乳癰、痰核、水腫、痞塊、吐血衄血、咳喘痰多、食慾不振、胸悶脘痞等症狀。

旋覆花:性溫、辛,入肺、肝、大腸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等功效,適用於緩解痰喘、咳嗽、嘔吐、暈眩、胸悶、痞滿等症狀。

枳實:性溫味酸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適用於收斂、止瀉、解毒、利尿、消食化積、補氣等效果。

半夏滌痰湯主治腹瀉反復發作,時好時壞,有時稀水便中帶粘液,有時伴有腹痛。方中半夏曲、白前,二味皆具有溫中化痰、清稀止瀉功效,如用生半夏非曲則為治標之品;茯苓甘淡滲濕,兼有健脾之功;橘紅行氣化痰,兼有宣理肺氣之效,復能醒脾開胃,導滯消積;甘草甘緩,益氣和中,復能調和諸藥,益氣生津。

本方善於溫化中焦寒痰以止瀉,常應用於寒濕侵襲脾陽不振,中焦寒痰凝聚,脾虛濕盛,清陽不升,脾約失運所致之腹瀉。

傳統服藥法


半夏曲1錢半(川制,另吃), 枳實錢半(炒), 白前2錢, 旋覆花3錢(包), 炒菔子6錢(杵,包), 橘紅1錢, 炙甘草5分, 白茯苓3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脾胃虛弱、濕痰阻滯、腸道不通的患者。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相關疾病


大便溏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半夏滌痰湯, 出處:《鎬京直指》卷二。 組成:半夏曲1錢半(川制,另吃),枳實錢半(炒),白前2錢,旋覆花3錢(包),炒菔子6錢(杵,包),橘紅1錢,炙甘草5分,白茯苓3錢。 主治:泄瀉忽來忽止,或溏水粘涕,兼乎滯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