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石決明丸中包含石決明,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肝明目: 石決明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清肝瀉火、平肝潛陽、明目退翳的功效。其能清熱降火,改善肝火上炎導致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
- 鎮靜安神: 石決明亦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可舒緩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目眩、心煩失眠等症狀。
因此,石決明作為石決明丸的主要成分,可有效改善肝火上炎引發的目疾,並有助於平肝安神,提升整體視力健康。
石決明丸中加入谷精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肝明目: 谷精草味甘淡,性涼,入肝經,具有清肝明目、涼血止血之效。與石決明、決明子等藥材配伍,可加強清肝瀉火、平肝潛陽的功效,治療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迎風流淚等症狀。
- 疏風散熱: 谷精草亦具有疏散風熱的作用,能配合石決明丸中的其他藥材,如菊花、桑葉等,共同清除體內風熱,改善因風熱上攻引起的頭昏眼花、鼻塞流涕等症狀。
石決明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助運藥力: 石決明丸主要功能為清肝明目,但若脾胃虛弱,則藥力難以充分發揮。白朮具有健脾益氣之效,可增強脾胃功能,使藥物更好地吸收和運化,達到更好的療效。
- 補氣升陽,助清上焦: 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補氣升陽之效。石決明丸中含有清熱瀉火之藥物,若脾氣虛弱,易致寒邪內侵,白朮的補氣升陽作用可協調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更安全有效地清熱明目。
石決明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清肝明目: 石決明丸主治目赤腫痛、羞明畏光等症,而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活血通絡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肝經風熱上擾導致的目赤腫痛等症狀。
- 行氣止痛,促進藥效: 川芎能行氣止痛,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成分更有效地到達眼部,加強療效。同時,川芎也能緩解石決明等藥物可能造成的頭暈目眩等副作用。
石決明丸中包含羌活,主要原因如下:
- 疏散風寒,清熱明目:羌活性溫,味辛,具有疏散風寒、清熱解毒、明目止痛的功效。石決明丸主治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而羌活可疏散風熱,清肝明目,與石決明、菊花等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明目止痛的功效。
- 通經活絡,改善眼部循環:羌活還能通經活絡,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減輕眼部炎症,促進眼部組織修復,進而改善視力。
石決明丸方劑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風散熱: 石決明本身具有清肝明目之效,但若肝火上炎、風熱上擾,則難以單憑石決明清熱。防風辛溫解表,善於疏散風熱,與石決明相配,可相輔相成,更好地清熱明目,使藥效更佳。
- 引藥上行: 防風性輕微升,能引藥上行,有助於石決明藥力直達頭部,更好地發揮清肝明目之效。
石決明丸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 調和藥性: 石決明性寒,味甘鹹,擅長清熱平肝,但久服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味平,入脾胃經,能調和諸藥,緩解石決明寒涼之性,避免損傷脾胃,使藥性更平和。
- 增強療效: 甘草與石決明配伍,能增強石決明清熱平肝之效,使藥力更顯著,並能改善石決明味苦之弊,使藥物更容易服用。
石決明丸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疏風止痙的功效。
蟬蛻性味甘寒,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解毒消腫之效。與石決明共用,可加強清熱瀉火、平肝潛陽之功,對於治療風熱上擾、肝陽上亢所致的目赤腫痛、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蟬蛻還有散瘀止痛的作用,可以輔助石決明治療瘀血阻滯所致的視力模糊、眼痛等症狀。
石決明丸中加入決明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肝明目: 決明子性寒,味甘苦,入肝經,具有清肝火、降肝陽、明目的功效。石決明丸主要針對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決明子可有效清熱降火,改善眼部炎症,達到明目效果。
二、潤腸通便: 決明子還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有助於改善便祕,排除體內毒素,從而減少肝火上炎的發生,使治療效果更加全面。
石決明丸中加入蕤仁,主要基於其清肝明目之效,與方劑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蕤仁,性寒,味甘,入肝經,具有清肝熱、退翳膜、明目的功效,適用於肝火上炎、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石決明丸主要功效為清肝瀉火、明目退翳,針對肝火上炎、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蕤仁可與石決明、菊花等藥材協同作用,增強清熱明目的效果,使治療更為全面。
石決明丸中包含木賊,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明目: 木賊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其與石決明、菊花等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清肝熱、降肝火,改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
- 止血生肌: 木賊亦有止血生肌的功效,可促進傷口癒合,對眼部外傷、角膜炎等引起的視力下降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石決明丸整體以清熱明目為主,木賊的加入既能增強清熱解毒功效,又能輔助止血生肌,使藥效更全面,治療效果更顯著。
石決明丸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消脹: 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行氣消脹、止咳化痰之效。石決明本身性寒,與其他藥材配伍可能造成脾胃虛寒,而橘皮可緩解此弊端,使藥性更為平和。
- 理氣降逆: 橘皮能理氣降逆,對於因肝氣鬱結或脾胃不和所致的頭暈目眩、胸悶氣短等症狀,能起到改善作用,與石決明共同起到清肝明目、平肝熄風的功效。
石決明丸中加入水蛇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平肝熄風: 水蛇皮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功效。石決明丸主要用於治療肝熱目赤、頭痛眩暈、耳鳴耳聾等症,而水蛇皮的清熱解毒作用,能輔助石決明清肝明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水蛇皮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作用。對於一些因肝火上炎導致的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等症狀,水蛇皮能幫助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緩解疼痛,起到協同治療的作用。
石決明丸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開竅醒神:細辛性溫,味辛,入肺、心經,具有散寒解表、通竅止痛的功效。石決明丸主要用於治療肝陽上亢、頭痛眩暈等症,細辛的加入,可協同石決明清肝降火,同時疏散風寒,開竅醒神,緩解頭痛,改善神志不清等症狀。
- 配合石決明清肝降火:石決明性寒,味甘,入肝經,具有清肝明目、平肝潛陽的功效。細辛的溫性可以中和石決明的寒性,防止寒涼之性傷脾胃,同時溫陽散寒,更好地配合石決明清肝降火,增強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石決明丸」
組成:
- 石決明
- 谷精草
- 白朮
- 川芎
- 羌活
- 防風
- 甘草
- 蟬蛻
- 決明子
- 蕤仁
- 木賊
- 橘皮
- 水蛇皮
- 細辛
功效:
- 肝經風毒侵襲上攻,眼睛長翳膜,畏光,頭昏眼重。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 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朮 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蟬蛻 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退翳、透疹、去風止痙等功效。
- 川芎 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防風 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蕤仁 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止痛、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益精明目的的作用。
- 木賊 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退翳、止血、透疹等功效。
- 羌活 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石決明 具有平肝息風、清肝明目、利水消腫的功效。
- 細辛 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
- 橘皮 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總結:
- 中藥方劑「石決明丸」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平肝息風、清肝明目、利水消腫的功效,可治療肝經風毒侵襲上攻,眼睛長翳膜,畏光,頭昏眼重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石決明2兩,車前子2兩,防風,知母(焙)2兩,茺蔚子1兩,細辛(去苗葉)1兩,五味子1兩,黃芩(去黑心)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大黃(銼,炒)1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眼針後,每服15丸,食前茶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肝明目、散風通絡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石決明丸, 出處:《聖惠》卷三十三。 組成:石決明1兩(搗,細研,水飛過),茺蔚子2兩,防風1兩(去蘆頭),車前子1兩,細辛1兩,桔梗2兩(去蘆頭),人參1兩(去蘆頭),白茯苓1兩,薯蕷1兩。 主治:眼烏風內障。
石決明丸, 出處:《聖惠》卷三十三。 組成:石決明1兩(搗碎,細研,水飛過),黃連3分(去須),秦皮3分,細辛半兩,菥蓂子1兩,蕤仁3分(湯浸,去赤皮),車前子3分,甘草(炙微赤,銼)半兩,羚羊角屑3分。 主治:視物漠漠,似隔絹看物。
石決明丸, 出處:《聖惠》卷三十三。 組成:石決明半兩(搗碎,細研,水飛過),決明子半兩,酸棗仁(微炒)半兩,葳蕤半兩,蕤仁(湯浸,去赤皮)半兩,胡黃連半兩,藍葉半兩,龍膽(去蘆頭)半兩,青葙子半兩。 主治:眼障翳,經年不消,遠視不明。
石決明丸, 出處:《雞峰》卷二十一。 組成:石決明半兩,谷精草半兩,白朮半兩,川芎半兩,羌活半兩,防風半兩,甘草半兩,楮子半兩,蟬殼半兩,草決明半兩,蕤仁半兩,木賊3分,青橘皮3分,蛇皮1錢,細辛1分。 主治:肝經風毒上攻,眼生翳膜,隱澀羞明,頭目昏重。
石決明丸, 出處:《聖惠》卷三十三。 組成:石決明1兩,桂心半兩,槐子1兩,熟乾地黃1兩,陽起石1兩(酒煮半日,細研,水飛過),磁石2兩半(燒,醋淬7遍,細研,水飛過),菟絲子1兩(酒浸3日,曬乾,别搗爲末),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令乾)。 主治:眼昏暗,漸成內障。
石決明丸,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組成:石決明1兩(搗,細研,水飛過),黃連3分(去須),玄參3分,地骨皮3分,防風3分(去蘆頭),梔子仁3分,子芩3分,獨活3分,茯神3分,甘菊花3分,車前子3分,青葙子3分,枳殼3分(麸炒微黃,去瓤),秦艽3分(去苗),五加皮3分,決明子3分(微炒),葳蕤3分,沙參3分(去蘆頭),蕤仁3分(湯浸,去赤皮),川大黃3分(銼碎,微炒),茺蔚子3分。 主治:肝臟熱極,目赤澀痛,淚不止,風濕癢,心膈壅滯,頭目常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