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茸附湯以鹿茸為君藥,主要因其具有溫陽補腎、益精填髓之效。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肝經,能溫補腎陽,壯筋骨,益精血,並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腦部血液供應,故常用於治療腎虛陽痿、腰膝酸軟、頭昏耳鳴、神疲乏力等症。
此外,茸附湯中亦有附子,性熱,味辛甘,入腎、心經,可溫補命門,散寒止痛,與鹿茸相輔相成,共奏溫陽補腎、散寒止痛之功,更有效地改善因腎虛所致的各種病症。
茸附湯中包含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附子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功效。對於寒邪入侵,陽氣不足所致的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脈沉遲等症狀,附子可溫補陽氣,驅散寒邪,改善體溫及血液循環,達到回陽救逆之效。
- 配合鹿茸,增強補益作用:鹿茸性溫,味甘,入腎、肝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之功效。附子與鹿茸相配,一寒一熱,相互協調,溫陽補腎,相輔相成,增強補益作用,更能有效改善虛寒體質,提升機體免疫力。
茸附湯中加入桂枝,是基於其溫陽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主要針對以下兩個方面:
- 溫陽散寒: 茸附湯主治脾腎陽虛,而桂枝性溫,可溫補陽氣,散寒止痛,有助於溫暖脾腎,改善陽虛症狀。
- 通經活絡: 桂枝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解除寒邪阻滯,有利於改善陽虛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因此,桂枝的加入,可協同鹿茸、附子等藥材,共同發揮溫陽散寒、補益脾腎的功效,達到治療陽虛疾病的目的。
茸附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散寒,助陽氣: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作用。茸附湯主治脾腎陽虛,寒濕內盛所致的腰膝冷痛、小腹冷痛、四肢不溫等症。乾薑的溫陽作用可以助陽氣驅散寒濕,改善脾腎陽虛狀態,從根本上緩解疼痛。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茸附湯中鹿茸性溫,附子性熱,藥性偏燥。乾薑性溫,味辛,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燥烈,防止燥傷津液的作用。同時,乾薑的辛溫之性可以促進鹿茸和附子的藥力滲透,增強其溫陽散寒、補腎壯陽的效果。
茸附湯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腎壯腰: 杜仲性溫,味甘苦,歸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茸附湯以鹿茸、附子為君藥,溫補腎陽,杜仲輔之,可加強補腎壯腰的效果,使藥力更加充沛。
- 固腎止遺: 杜仲可固腎氣,止遺精、尿頻等症狀。茸附湯常用於治療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遺精等,杜仲的加入可增強固腎止遺的作用,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症狀。
在中藥方劑「茸附湯」中,胡蘆巴的使用是基於其溫腎壯陽、利水消腫的功效。胡蘆巴性溫味甘,能夠溫補腎臟、強壯體魄,適用於治療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小便不利等問題。與鹿茸等其他藥材結合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溫腎壯陽作用,對改善男性性功能障礙有良好效果。
茸附湯中包含狗脊,主要原因有二:
- 補腎壯腰: 狗脊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補腎壯腰、強筋骨的功效,與方中鹿茸、附子相輔相成,共同增強腎陽,溫補腎氣,達到強壯腰膝,改善腰膝酸軟無力的作用。
- 祛風濕止痛: 狗脊亦可祛風濕止痛,對於風濕痺痛引起的腰膝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發揮顯著的治療效果。
茸附湯中加入補骨脂,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溫腎助陽: 補骨脂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溫腎助陽、補脾益氣的功效,可溫補腎陽,改善腎虛陽痿、腰膝痠軟等症狀,與附子相輔相成,增強溫腎壯陽的效果。
- 溫脾止瀉: 補骨脂亦可溫脾止瀉,對於腎陽不足導致的脾虛泄瀉,以及寒濕凝滯所致的腹痛泄瀉,均有一定療效,與肉桂、白朮等藥物協同作用,溫脾散寒止瀉。
茸附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引血下行,通利關節: 川牛膝性寒,味苦甘,入肝、腎經。其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可引血下行,疏通經絡,對於因瘀血阻滯而導致的關節疼痛、腫脹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配伍補腎壯陽之藥,更益下焦: 茸附湯中以鹿茸、附子等溫陽補腎的藥物爲主,而川牛膝能引血下行,與溫陽補腎之藥相配伍,可使藥力更好地直達下焦,補腎壯陽的同時,也能改善下焦虛寒、氣血運行不暢等問題。
在中藥方劑「茸附湯」中,茴香的應用主要是因為其行氣止痛、暖胃開胃的作用。茴香性溫味辛,能夠行氣寬中、溫腎散寒,適用於治療胃寒脹痛、食欲不振等問題。與鹿茸等其他藥材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溫腎壯陽作用,並有助於改善消化系統的不適。
主治功效
茸附湯
茸附湯,是一首中醫方劑,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的功效。它由以下幾味中藥組成:
鹿茸:性溫,味甘鹹,歸腎經。具有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壯筋骨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陽痿滑精,宮冷不孕,虛勞贏瘦,神疲畏寒,眩暈,耳鳴耳聾,腰背痠痛,筋骨痿軟,小兒五遲,女子崩漏帶下,陰疽等症。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其補氣功效可幫助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強體能;強筋骨功效可促進骨骼發育和修復,增進骨密度與強度,改善肌肉痠痛、關節僵硬等症狀;補益肝腎功效可強筋骨、安胎,並對高血壓病有一定療效;安胎功效可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提高懷孕機率,鞏固胎氣,減少流產風險;補腎功效可增強免疫力和抗疲勞。
胡蘆巴:性平,味甘、苦,歸脾、胃、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固攝、溫補脾腎、溫腎化濕、燥濕溫中、健脾消食、導滯消癥、理氣化痰、止瀉固精等功效。主治遺精、滑精、早洩、陽痿、宮冷不孕、尿頻、遺尿、白濁、崩漏、帶下、體虛乏力、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嘔吐洩瀉、氣滯痰凝、胸痞氣短、咳嗽氣喘、小兒疳積等症。
狗脊:性微溫、味甘、辛,歸肺、腎經,具有補陽、補氣、止血、祛風除濕、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等功效。可用於腎陽不足小便過多,婦女白帶過多及男子腎虛遺精,尿血、便血、崩漏、月經過多、外傷出血等症,風寒濕痹、足膝關節疼痛,腰膝酸軟、下肢無力、尿頻、遺尿、白帶過多等症,肝腎虧虛,兼感風寒濕邪所致的腰痛脊強、足膝軟弱等症。
補骨脂:具有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可以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激素,增加陽氣能量,起到補陽作用。此外,其富含營養成分,能促進能量合成,增強免疫,補充營養,從而補氣。補骨脂還含有生物鹼類物質,可以刺激腸道運動,促進蠕動,止瀉。另外,它性溫,味苦、辛,入脾、腎經,具有健脾益氣、溫腎壯陽的功效。
川牛膝: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牛膝最突出的功效是強筋骨,尤其以懷牛膝為良品。牛膝活血化瘀,適用於瘀血閉阻引起的婦科疾病,如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腹痛等。牛膝利水滲濕,利尿消腫,可治淋證、小便不利等症。牛膝活血止痛,能緩解頭痛、肌肉痛、經痛、關節痛等疼痛。牛膝通經,舒筋活絡,能緩解經痛。牛膝清熱利尿,能治肝陽上亢,眩暈,胃火上炎,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滋陰,有引火(血)下行之效,故可治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及胃火上炎之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止痛,適用於腰膝酸軟、筋骨疼痛、腎虛、肝血不足、月經不調、產後血虛等症。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茴香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噁心嘔吐、泄瀉腹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墜、少腹冷痛、陽痿、早洩、遺精、肝氣鬱滯、脅肋疼痛、腰痛、小腸氣等症。
以上是茸附湯的主要成分及其功效,此方劑可以補腎壯陽、強筋健骨,可用於治療腎陽不足、陽痿滑精、宮冷不孕、虛勞贏瘦等症。
傳統服藥法
鹿茸1錢, 制附子3錢, 桂枝1錢5分, 乾薑1錢, 杜仲3錢(炒), 胡蘆巴4錢, 狗脊3錢(去毛,蒸), 補骨臘3錢, 川牛膝3錢, 小茴1錢(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補腎陽、強筋壯骨的功效,適合寒濕久困所致的兩足痠痛、不能步履等症。
- 本方中含有鹿茸、附子等溫熱性中藥,陰虛火旺、體熱者慎用。
- 本方中含有乾薑、桂枝等辛溫燥烈之品,陰虛火旺、口乾咽燥、大便乾結者慎用。
- 本方中含有附子,有毒,使用時應嚴格遵醫囑。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茸附湯,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四。 組成:鹿茸1兩(酒炙),肉豆蔻(面裹,煨)1分,附子2隻(炮,去皮臍),當歸(去蘆,酒浸)1分,白朮1分(炒)。 主治:脾腎俱虛,臟腑滑瀉。
茸附湯,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五○引《濟生續方》。 組成:鹿茸(去毛,酒蒸)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 主治:精血俱虛,榮衛耗損,潮熱自汗,怔忡驚悸,肢體倦乏,但是一切虛弱之證。
茸附湯, 出處:《鎬京直指》。 組成:鹿茸1錢,制附子3錢,桂枝1錢5分,乾薑1錢,杜仲3錢(炒),胡蘆巴4錢,狗脊3錢(去毛,蒸),補骨脂3錢,川牛膝3錢,小茴1錢(炒)。 主治:寒濕久困。傷及督腎之陽,兩足痠痛,不能步履。
茸附湯,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四。 組成: 茸附湯(《魏氏家藏方》卷四。)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四。組成:鹿茸(去毛,切作片,酒浸,炙)1兩,肉蓯蓉(去皺皮,酒浸)1兩,人參(去蘆)1兩,遠志(去心,炒黃)1兩,當歸(去蘆,酒浸)3分,白芍藥3分,熟乾地黃3分(洗),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半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主治:補肝腎心血。 。 主治:補肝腎心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